科普问诊|春天正是“长高季”,宅家如何帮孩子长高?

长江网3月19日讯气温逐日上升,春天正是儿童长高的黄金季节,武汉儿童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姚辉提醒市民,除了从饮食、睡眠等方面来帮助孩子长高外,“特殊时期”推荐两种室内锻炼方式:跳绳、跳跃摸高。
市民朱女士的儿子刚刚10岁,身高在班上中等。为帮孩子提前“发力”,家里近几年除了饮食调养外,还给孩子报了篮球班和游泳班。可最近宅在家里,孩子不仅没法参加训练,也不能安排其他户外活动,朱女士很犯愁。
在长江日报报业集团和武汉医学会联办的母婴服务平台“好妈手册”粉丝群里,最近也有不少家长关心孩子的运动问题,担心缺乏锻炼不仅会令孩子长胖,还可能耽误孩子长高。
为此,记者特意咨询武汉儿童医院专家,为家长们支招。
孩子“长高秘方”:睡眠+饮食+运动
春天是一年中孩子长得最快的时候。这个说法有没有道理?专家表示,这个观点并没有严谨的数据支撑。不过,冬季缺乏阳光、食物种类有限、孩子们户外活动不多,相比之下,春季食物丰富、阳光中的紫外线更充足、孩子运动量增加,这都是促进孩子发育的有利因素。
怎样帮助孩子长得更高?专家分析,这要从饮食、睡眠、运动等多方面来做工作。
保证充足睡眠。生长激素在入睡后半小时开始分泌,1—2小时内达到高峰,因此,建议让孩子保持规律的作息、充足的睡眠,晚上早点上床睡觉,保证10小时的睡眠。
营养要均衡。对身高影响最大的营养素包括钙、蛋白质、维生素D。钙是骨骼的重要组成成分,是身高生长的重要物质原料,蛋白质是机体组织、器官的重要组成成分,维生素D是促进钙吸收、沉积的重要元素。建议给孩子多喝牛奶,日常饮食要搭配得当,多吃鸡蛋、豆制品、鱼虾、瘦肉、蔬菜、水果等。
经常运动。运动可以刺激骨垢分裂、促进生长激素分泌。
“宅家”最适合这两种运动:跳绳、跳高摸门框
道理都好懂,‘宅家’如何动?面对家长的疑惑,专家给出更具体的指导。
一般说来,对长高有帮助的运动,幼儿期应增强平衡性、敏捷性、柔韧性和灵活性的调节力,如过独木桥、舞蹈等,结合游戏进行跑、跳。少儿期应以室外活动为主,如打球、跑步、体操、日光浴等。青春期应以弹跳运动为主,如跳跃摸高、跳绳、引体向上等。
在目前不方便开展户外活动的前提下,最推荐的室内运动就是原地跳,可根据家庭环境,采取跳绳、跳高摸门框等不同形式,只要能达到锻炼效果即可。
原地跳要领:双脚自然并拢,脚后跟微微抬起,脚掌落地,快速跳起,离地10—20厘米,不要太高(跟双脚跳绳类似,就是没有手的动作)。
原地跳速度:越快越好,至少达到一分钟100下。
原地跳时间:每天一次,一次连续跳10分钟。对于上学的孩子来说,睡前半小时跳最好,其他孩子一天中的任何时间都可以。
多吃点、多喝汤?当心适得其反
孩子还在长身体,总喊饿,家长想方设法团购食材,煨汤、烧肉,看到孩子吃得香喷喷,自己也开心不已。当心,吃得太多、拿汤当水喝,这可能会成为阻碍孩子长高的“雷区”。
晚饭吃太饱,影响长高。夜间食物消化会刺激消化液的增加,延长胃肠蠕动时间,孩子难以进入深度睡眠,影响到夜间生长激素的分泌,还容易引发肥胖,甚至诱发性早熟。吃“补品”更危险。
多喝汤不补钙。骨头汤是家长心中的“补钙长高圣品”,但科学研究已经证实,无论熬多久,汤水中的钙盐也不会增加更多,并不能实现补钙的效果;相反,骨头汤里的大量油脂还会增加孩子肥胖的风险。 (记者王春岚 黎清 祁燕 唐智峰 通讯员高琛琛)
【编辑:黄亚婷 邹丹雨】
一周热门
- {{index+1}}{{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