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协和西院一人一策精准治疗,“战时医务处”紧盯每名重症患者

新闻中心 > 武汉

2020-03-28 05:49 来源: 长江网
【字体:

  长江网讯 截至3月26日24时,武汉新冠肺炎现有确诊病例2880人。其中重症、危重症患者995人,已从高峰时的过万人降到不足千人。重症救治进入最后攻坚阶段,重症、危重症患者向高水平医院集中。连日来,长江日报记者在集中收治重症患者的定点医院——协和医院西院探访发现,医院针对每一位患者的病情制定了个性化治疗方案,落实一人一策,精准施治,尽最大努力挽救每一个生命。

  中央指导组专家进驻医院

  督导提升治疗方案

  协和西院白衣战士护送患者检查 广东支援武汉协和西院ICU医疗队 供图

  3月26日一早,武汉协和西院ICU,中央赴湖北指导组专家组成员邱海波教授参加了查房,查看危重症患者的救治情况。从3月21日起,他就进驻协和西院,指导落实强化医疗质量管理。

  邱海波是全国著名重症医学专家、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副院长。1月20日驰援武汉,作为国家卫健委医疗救治专家组重要成员,负责武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症患者的救治、指导等多项工作。

  据悉,西院成立“战时医务处”,制定了以“医疗组—病区—专家组—院区”为主的四级把关人制度,便于分层、有序、高效管理。同时,西院共分为五大医疗片区,定期、灵活地进行疑难重症讨论及联合会诊。

  每个片区每周提供一个疑难病例,进行全院大讨论。战时医务处还定期到病区,走到病人床边,查看治疗方案、治疗手段是否合理,能否进行提升。

  协和医院党委副书记、协和西院总协调人汪宏波表示,通过不同层级对病人的治疗方案进行督导提升,集中优势力量盯住每一位病人,尽最大努力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

  病毒转阴却出现耐药

  钟南山3次参加1名患者会诊

  27日,35岁的何女士恢复不错,有望近期出院。经过钟南山院士的3次会诊,集中了协和西院和援汉医疗队的最强大脑,制定细致的治疗方案,终于帮她打赢了这场翻身仗。

  1月29日,何女士确诊新冠肺炎住进协和西院,2月5日病情急转直下转入ICU。在ICU内病情几度反复,甚至在病毒转阴后又出现多重耐药感染,常见抗生素效果不佳。

  针对何女士的病情,钟南山院士在2月进行了3次远程会诊,给出了指导意见。根据钟南山院士会诊意见,专家团队精准施治,多次调整抗感染治疗方案。

  合适的抗感染药物难寻觅,协和西院积极帮助协调,终于找到了相应的药物。何女士的病情得以逆转。

  广东支援武汉协和西院ICU医疗队是钟南山院士团队,医疗队延续了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士大查房”的传统,选择疑难病例,保持每周一次的频率,与钟南山院士共同会诊,强攻疑难病例。

  除了集中最强大脑,协和西院还配备灵活高效的作战小分队,主攻危重症领域。在协和西院,插管小分队、清肺小组一直在发挥作用。

  3月4日,协和医院西院插管小分队获得“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集体”称号。这支小分队2月12日成立,由麻醉科主任陈向东教授带队,通过快速、专业的插管,给很多患者打通供氧的通道,而操作医生要面临高浓度的气溶胶传播风险,插管小分队因此被称为离病毒最近的医生团体。

  同样危险级别的还有清肺小组,为危重症患者开展纤支镜清肺。能够将肺部深处的痰栓吸出来,避免气道阻塞,让气管插管的作用更稳定地发挥出来。清肺小组的12位医护人员,已为危重症患者进行清肺10多人次。

  白血病患者先治新冠肺炎

  同样病不同患者,治疗千差万别

  在协和西院,到25日在院病人还有239名,其中重症危重症105人,占了近一半。该院累计治愈出院的重症患者达到1260人,随着患者不断出院,住院患者的绝对数少了,但重症救治难度却更大了。

  汪宏波介绍,剩下的患者治疗有三大难点:住院时间长;年龄偏大,身体条件差;合并有肿瘤、脑梗、高血压、糖尿病等多种基础性疾病,病情复杂。

  这种情况下,同样是新冠肺炎的病人,病情表现各不相同,治疗上绝不能千篇一律。医院调配了各科优质专家资源集中攻关。

  六旬的周先生患有慢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10年,今年2月确诊新冠肺炎后更是雪上加霜,转入协和西院7楼西区重症病房。西院血液内科负责人王雅丹反复为他抉择最适宜的治疗方案。

  抗肿瘤的用药会影响病毒的清除,在肿瘤疾病不是急诊状态时,王雅丹决定暂停白血病用药,仅保持输血,纠正他的贫血和血小板减少状态,同时积极进行新冠肺炎治疗。

  近日,周先生3次核酸检测都是阴性,达到出院标准。下一步周先生将延续白血病治疗。

  而患有糖尿病这类基础疾病的患者,往往是新冠肺炎重症的高危人群,治疗的同时就要兼顾控制血糖。

  1个月前,六旬的江女士新冠肺炎病情严重,不能进食,靠着鼻饲管输入营养液,她还是名糖尿病患者,转入协和西院11楼西区治疗。这里是哈尔滨医科大附二院与协和西院麻醉科、内分泌科、心内科专家组成的联合战队。

  西院内分泌科负责人黎慧清使用多种途径,首先将江女士的血糖控制好,在血糖保持平稳的基础上治疗新冠肺炎。现在她的新冠肺炎症状逐渐好转,已能自己进食了。

  像江女士这样的糖尿病患者,医院都会进行血糖监测,针对性地进行干预,避免病情向危重方向转化。

  同是大出血,抢救大不同

  一人一策必须盯守到位

  27日,协和西院重症ICU病房内,64岁的陈先生和69岁的梁先生的各种生命监测仪器平稳运转,对病程均在2个月左右的危重患者,维持这一结果十分不易。

  就在4天前,两人同一天经历了一次大出血,协和西院的专家与广东支援武汉协和西院ICU医疗队联手,24小时生死竞速才救回生命。

  ICU的危重症救治是难中之难。同是大出血,出血原因、部位不同,治疗方案也截然不同。陈先生是脾脏出血,由协和西院介入室、心血管内科的专家担纲,通过介入手术堵住出血点。梁先生则是消化道大出血,由协和胃肠外科专家主刀,截断出血部位。

  两台手术能够成功,除了团队的精诚合作,更是在细节上一丝不苟。在陈先生的介入手术中,训练有素的白衣战士们目不转睛紧盯心电监护仪,发现异常,当机立断,飞速抽吸药液,推注肾上腺素等治疗手段果断执行,千方百计维持心跳不停摆。

  汪宏波介绍,一人一策,其实就是两个字,一个守,一个盯。病情随时都会有变化,守住病情,就守住了生命,要靠细心,耐心,责任心。

  “治疗原则都是类似的,抢救到最后,拼的就是责任心,能否把精准治疗落实到位。”广东支援武汉协和西院ICU医疗队领队、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张挪富教授表示。

  再是盯,牢牢盯住病人。在协和西院,每名新冠肺炎病人都有一位明确的责任医生,病人治疗进展到哪一步,需要及时跟进,全程负责。

  (记者刘睿彻 通讯员吴立志 金煦 郑慧雯)

  【编辑:戴容】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