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时待命参与防控,这对父子在社区战“疫”近60天

从2月初开始,池恒和父亲池祥新就主动报名参加社区志愿者工作。从最初做好居民物质保障工作,到如今参与小区出入防控,这对父子一起战斗了近60天。

“我们小区在航空航达上班的居民有300多人,早中晚时段出入口的压力确实比较大。”95后的池恒是金银湖街花城社区最早招募的一批志愿者。4月8日,武汉“解封”后,他所在的物资保障志愿小组,转而投入小区门岗值守,这个小区一天的出入人次达千人。
由于高峰时段出入人员较多,池恒经常会向搭档王梓核实一句,“这是你们公司员工吧”。搭档王梓是航空航达的一名维修工,是企业派驻到社区的志愿者之一。2月21日公司复工后,小区出入口曾一度出现高峰时段排队现象,为了快速通行,企业和社区商定,让企业员工分时段上下班,穿着工服佩戴工作牌,并由企业派驻一名志愿者,在出入口帮忙辨认。

池恒的父亲池祥新是个退伍军人,曾担任过花城社区居委会主任。在儿子池恒参加志愿工作的第三天,55岁的他也报了名。
60多天来,这对父子几乎没有休息过。由于购物平台团购物资到货时间不定,父子俩随时待命,有时刚刚端起饭碗,就收到任务提醒,两人放下饭碗,最快速度赶到广场维持秩序,帮助分发物资。南门是小区的唯一出口,车多人多事多货多,随时需要人员帮助值守疏导,只要志愿者群里发起执勤报名接龙,就总能看到这对父子的名字。
花城社区书记魏彦辉说,整个社区常住人口有1.4万人,社区工作人员只有25人,在疫情最严重时,60多位社区志愿者和60多位下沉干部,帮助社区做了大量工作。随着企业复工复产,人手有所减少,两天前社区发起了新一轮志愿者招募。“此前志愿者的物资保障工作,已全部转为门岗值守工作,封控仍然不能放松。”(记者蔡欣星 通讯员熊璨 陈秀珍)
【编辑:张靖】

一周热门
- {{index+1}}{{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