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他们冒着生命危险守护武汉,我们也要守护好他们的家人。” 志愿者张淑芳:65户医护人员家人的“守护者”

新闻中心 > 武汉

2020-04-14 22:39 来源: 长江网
【字体:

  长江网4月14日讯 从1月26日到3月26日,洪山区名都花园社区志愿者张淑芳,为居民整整服务了60天。4月14日接受长江网记者采访时,身为高级工程师与一级建造师的她,正往返于洪山区白沙洲片区、和平片区的道路施工现场,投身到紧张的建设工程里。

  洪山区名都花园社区志愿者张淑芳 记者金思柳 摄

  回顾疫情期间60天的志愿者工作,张淑芳感慨良多,“红袖章、白口罩,手提两大袋食品,穿梭在不同的居民楼间,是我的工作常态,除了常备药品、米面油之外,零食水果也是时常配送的特色食品”。

  张淑芳贴身服务的对象有65户医护人员家庭,家中老人孩子留守,有的一日三餐成了难题。这时,张淑芳等50多名志愿者主动“补位”站了出来,天天敲门服务。“他们冒着生命危险守护武汉,我们也要守护好他们的家人。”

  第一个到社区报到

  “作为武汉人,更不应该认怂”

  1977年出生的张淑芳,是土生土长的武汉人。2010年12月,张淑芳的丈夫患上重病。万难之际,社区组织居民捐款,一名普通志愿者也伸出援手,丈夫治愈后,张淑芳几经辗转找到这位志愿者,想要报答却被婉拒,“他没别的要求,只希望我们把爱心传递下去”。

  大年初三,张淑芳便来到社区报到,成为名都花园第一名志愿者。戴着口罩在社区做志愿者的第一天,张淑芳就差点“闷晕”。

  张淑芳对家人说,“全国人民都来帮我们,作为武汉人,更不应该认怂”。从上门排查“四类”人员到封控楼栋的管理,从物资配送到关爱特殊群体,张淑芳都冲在前头。

  社区排查的时候,张淑芳等志愿者发现,社区有不少居民在医院工作。他们与社区群干一道,圈定出52户医护人员家庭,天天敲门“对口”照料。

  特供个性化需求

  “父母在一线,孩子老人要照顾好”

  为什么要组织志愿者,重点照顾医护家庭?名都花园社区书记涂传简介绍,医护家庭双职工多,他们奋战在一线,最放心不下的便是老人和孩子。

  这52户医护家庭,分处名都花园、瀚城两个小区,相隔两站路。志愿者负责人丁元珍介绍,安排张淑芳等6人成立医护志愿服务专班,并建立了两个微信群,线上线下共同为医护家庭保障生活。

  医护人员家庭买菜难的问题,迎刃而解。4月14日,张淑芳向长江网记者回忆,在当时,社区志愿者们建立社区网络微店,与商超联动。每次“团菜”时,张淑芳都再三叮嘱,“下单时请备注医务人员,志愿者将送货上门”。

  3月4日中午11时,张淑芳便拎着4份10元爱心菜,给医生吴娟家中送去。想到吴医生家中有2个孩子,张淑芳还贴心地加了2包薯片。

  医生高友兵在群里说家中孩子想吃草莓,其他医生看到后也表示想团购“接龙”,于是,草莓购买提上日程。3月3日,志愿者负责人丁元珍驱车前往白沙洲大市场买来了草莓。

  居民硬塞苹果表谢意

  “我付出不多,收获却不少”

  让张淑芳感到意外的是,52户重点医护家庭几乎不怎么麻烦志愿者。她说,近一个月来,虽然不时在微信群里“吆喝”,却平均每天只收到两三个求助电话。

  “他们表达诉求克制又自律,能不麻烦我们,就绝不添麻烦。”张淑芳说,医护家庭的要求,大部分集中在买菜等基本生活需求上。

  渐渐地,名都花园社区志愿者工作为人熟知,更多的医护家庭也主动加入进来。丁元珍介绍,在52户重点家庭外,还有一些医护人员发来求助信息,志愿者也一视同仁。如今,2个微信服务群已有65户医护家庭。

  投桃报李,传递爱心的“张淑芳们”,也收到来自居民的爱心。仅有一面之缘的“何彦哲妈妈”,在培训班上与张淑芳认识。当得知其志愿者身份后,“何彦哲妈妈”执意要送一盒口罩给张淑芳,“我只供应你,把你‘保着’,向你致敬!”

  无意间看到张淑芳的晚饭是白米饭配南瓜,社区居民“lily岩妈”心疼得不得了:“看到你冲在前面,我好感动。我给你买了一箱苹果,家里也卤好了一只鸡,这是我们居民的一点心意,你一定不能推辞!”

  居民们的举动,张淑芳也十分动情,“我们付出不多,收获却不少”,并定下约定,“既是萍水相逢,也是生死之交,等疫情结束之后再相庆”。

  记者手记:

  好样的志愿者们应急“补位”

  张淑芳和她的小伙伴们,无疑填补了志愿服务对象的一大空白——

  原来,那些冲上一线的医护人员,家庭只留下了老人和孩子。孩子尚小,老人不懂网络,日常生活变成了“老大难”。这时,志愿者们就应急“补位”了。

  疫情来势汹汹,困难群体也随之涌现。他们不局限于独居老人、低保户等常规人群,而像医护家庭一样,有着极强的动态性。

  因交通阻隔,子女与父母分居两地,甚至隔江相望,本可以得到子女照料的老人,便成了“战时独居”;治愈返家隔离的新冠肺炎病人,不仅有生活物资的普遍诉求,还有处理生活垃圾的个性化要求……

  我们的志愿服务,便是像“张淑芳们”那样,及时发现刚刚出现的困难群体,了解其个性化需求,最终扫清服务“死角”。(记者龙京 通讯员张宾 百佳威 肖满)

  (统筹:兰家兴)

  【编辑:张靖】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