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我要是有事,小陈肯定会管我的”,独居老人与志愿者73天结下“电话姐妹情”

新闻中心 > 武汉

2020-04-27 16:10 来源: 长江网
【字体:
  长江网4月27日讯4月23日9点,在蔡甸区大集街千年美丽小区9栋1楼,听说张桥珍要去医院化疗,志愿者、蔡甸区公共检测检验中心工作人员陈艳芬登门,送来了一些防护服和口罩。在73天70多通电话之后,张桥珍第一次见到“亲人”,不禁泪眼婆娑:“小陈,真的是你吗?”
  陈艳芬在办公室内给张桥珍老人打电话问候 记者张衡 摄
  “她给了我温暖和安全感”
  春季的千年美丽小区,鸟语花香。
  65岁的张桥珍家住在一楼,门口有块小花园,还种了些菜。她是武汉市弘桥中学退休教师,老伴去世,女儿远嫁湖南,她一人独居,2019年,肠癌复发住院数十天,今年春节前才出院。张桥珍说,在疫情最紧张的时候,她害怕自己有个三长两短,“是陈艳芬给了我温暖和安全感,她是我的恩人”。
  她口中的恩人“小陈”,是蔡甸区公共检测检验中心业务监督科科长陈艳芬。她们之间的“电话姐妹情”始于疫情排查。2月9日,独居在家的张桥珍接到了“陌生电话”。
  “您是张桥珍老人吗,最近有没有发热……”打电话的是陈艳芬。第一次电话交流,张桥珍如实告知自己的情况,患癌、独居,还伴有慢性病……
  让老人没有想到的是,第二天上午10点,电话如约而至。“张老师,我是昨天给您打电话的小陈。您今天怎么样,有没有不舒服?您有什么困难尽管说,我尽量帮助您。”陈艳芬几句朴素的问候,让张桥珍倍感温暖,几度哽咽。
  一人独居,在疫情最紧张的时期,张桥珍感到了从未有过的孤独、害怕,“女儿被阻隔在湘西,回不来。我万一出现意外,真不知道该怎么办。”
  张桥珍不愿给人添麻烦。直到第3次接到陈艳芬的电话,才试着提了需求,“可否帮我买些蔬菜?”此时,她的冰箱里仅剩几个鸡蛋,几根胡萝卜。第二天,陈艳芬委托同事、下沉到天鹅湖社区的干部黄红松将菜包送上门:藕、萝卜、香干、猪肉……
  “每次陈艳芬代购回蔬菜、肉类,都嘱咐我们不要收老人的钱。”黄红松和同事先后给张桥珍送去了4袋蔬菜、3提肉。黄红松说,“2月底,我们给张桥珍带去了260元的排骨、筒子骨,老人很感激,强塞了300元钱,委托我们还给陈艳芬。没过多久,陈艳芬又买了2斤肉和5斤蔬菜给老人。”
  在张桥珍心里,未曾谋面的陈艳芬,给了她家人般的温暖和安全感,是她可依靠的“亲人”,“我要是有事,小陈肯定会管我的。”
  “这种大爱感动着我身边人”
  4月23日之前,“小陈”全名叫什么,是哪个单位的?张桥珍一概不知。刻在她心底的,只有“小陈”帮助过她的一件件事。
  为了表达谢意,张桥珍花了很长时间,在家亲笔写了一封近千字的“感谢信”。她在信中说:“疫情防控期间几乎每天一个电话,嘘寒问暖。她不仅自己帮我买菜买药,还让她的家人早上7点去肉类供应点排队帮我买肉买排骨。这种大爱不仅感动着我,还有我的邻居、朋友、同学以及家人。”
  “特别是2月15日那天,天特别寒冷,下着大雪。她为了帮我和几位老人买药,在风雪中,一家家药店跑,一种种药品问。直到傍晚7点钟,她的电话打来了,说药买到了,明天早上送来。我的感动无法形容。”
  张桥珍和她手写的感谢信 记者张勇军 摄
  陈艳芬,今年51岁。她说,2月8日单位驻点支援千年美丽小区,她负责在办公室值守,同时协助排查小区1141户3400人中有无发热病人,因此结识了5名独居老人。张桥珍情况较为特殊,是她最惦念的人。
  “起初,张桥珍沉默寡言,对我有些戒备。”陈艳芬说,得知张桥珍刚做完手术,身体还没完全恢复,又一个人在家,她有些担心。70多天里,每天上午10点左右,陈艳芬准时一个电话。渐渐地,两人成了“好姐妹”,“张老师常跟我讲她的过往,她的故事。”
  在陈艳芬的电话陪伴下,张桥珍心情开朗起来,身体、精神状况越来越好。由于疫情防控工作繁忙,陈艳芬一直抽不开身。直到4月23日,她特地上门看望张桥珍老人,“人都会老去,我只是做了应该做的。看到她精神状态不错,我也踏实了。”
  (记者张勇军 张衡 通讯员孙克亮)
  【编辑:黄亚婷】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