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写“值班日志”,退休老人接任小区“守门员”


交通小区是一个老旧小区,共有298户,70%是退休老人。进入常态化防控后,小区19名退休老人站出来,配合物业站岗值守,他们每天记录“值班日志”,提醒居民时刻保持警惕不松懈。
年轻志愿者返岗复工,退休老党员来接棒

上午11时,居民吴中尧准备出门,经过扫码、测温,顺利出了小区。吴中尧告诉记者,值守小区的老同志非常认真负责,既让大家安心,也不敢放松警惕。“平时没什么特别的事情,我们很少出门。”
据了解,交通小区这群退休志愿者,主要为六七十岁的老人,且老党员发挥了很好的带头作用。1月底,这群老党员就参与志愿服务,在小区居民中有着很大的号召力。
志愿队伍发起人阮治川是省交通厅退休干部,也是一名老党员。疫情初期,考虑到社区人手不够,阮治川和几名退休老党员牵头,组建“手拉手”志愿服务队,负责小区疫情防控、食药品代购、物资发放等工作。“当时年轻人和退休老人各占一半,年轻人冲锋在前,年纪大的则在后方统筹协调。”阮治川介绍。
随着下沉干部相继撤离,年轻志愿者返岗复工,阮治川又面向辖区退休人员发起志愿者招募。杨世武、方治国等几名退休居民自愿加入了进来。“加上前期已有的老年志愿者,现在队伍又扩大到19人。”
68岁的退休老党员安宏说:“之前是年轻人冲在前面,现在大家复工上班了,老同志也要发挥自己的力量,守护好小区。”
延续“抗疫日志”,志愿者每天写“值班日志”

在小区值守点,记者看到桌上摆放着一本“值班日志”。里面详细记录了4月8日以来,每日居民外出情况,一共33篇。这些由每日值班的退休志愿者完成。
打开5月9日的值班日志,上面写着,“极少的居民外出忘戴口罩,在值守人员劝说下,回家戴了口罩再外出。外出人员大多是去医院开药、看病人等。”日志里也有具体建议,4月28日的日志,志愿者写道,“外出锻炼,一定要提醒不要在外时间过长……”
据了解,截至4月8日,老党员阮治川一共写了70多篇“抗疫日志”。里面详细记录了小区每天疫情防控情况,该日志通过业主群每日发布。退休志愿者转战小区防控值守后,这一习惯被大家坚持下来。“抗疫日志”和“值班日志”成为居民了解小区疫情防控情况最直接的渠道。
“对于不配合的、没戴口罩的情况,日志都会记录下来,每天会以不记名的方式在群里发布,提醒小区居民注意。”退休党员孙萍在志愿队伍里还承担着宣传工作,她告诉记者。
桃源社区党委书记胡郡艳介绍,这支志愿者队伍不仅守好本小区,每天还会抽调3名志愿者到隔壁小区帮忙值守。“他们为弥补常态化防控人员不足,起到了很大补充作用。”
【编辑:戴容】
一周热门
- {{index+1}}{{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