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科技创新:“全链条”创新催生新兴产业集群,深圳“头部企业”全面领跑,新锐企业多点开花,中小企业雨后春笋

新闻中心 > 武汉

2020-05-14 07:13 来源: 长江网
【字体:

  长江网讯(记者万建辉 深圳报道)放眼全国,科技创新深圳走在前列,武汉如何对标深圳?需向深圳学习哪些经验?长江日报记者日前赴深圳实地探访,走访了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和云天励飞、优必选、比亚迪、天鹰兄弟无人机等多家高新技术企业。

  强化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

  “企业没有事,政府不插手;企业有难事,政府不放手”

  深圳天鹰兄弟无人机公司工作人员在给青少年进行植保无人机科普直播活动 记者何晓刚 摄

  走进深圳第一印象,满眼可见深圳的士是比亚迪电动车。深圳媒体上、自媒体公号上,高频可见深圳产试剂盒、无人机、人工智能机器人等黑科技助力抗疫检测、测温和消杀。

  高新科技在深圳发展到什么程度?深圳市科创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过去一年,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2.62万亿元,同比增长10.08%;专利授权16.6万件,同比增长18.83%;2019年,深圳高新技术企业新增超过2500余家,总量达1.7万家,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二位。

  “深圳科技创新为何领先,不仅因为地理位置紧靠香港,特区享受政策,更重要的,是与政府的眼光与谋划有关。”5月10日,深圳天鹰兄弟无人机公司创始人李才圣在龙岗区恒特美科技园的办公室和记者聊起了城市环境和科技企业成长的话题。李才圣以自己的公司成长为例说,天鹰公司相比大疆公司这样的无人机行业巨头起步较晚,从政府那里获得的资助并不多,但政府给了他宽松的发展环境。

  政府不找企业麻烦,还努力做好服务。致力于人工智能机器人研发的优必选科技公司,位于深圳北站西侧的南山智园,其办公区域享受园区提供的多项优惠。

  深圳市科创委相关负责人说,深圳创新发展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始终坚持市场化导向。1992年深圳在全国率先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从而逐渐构建了“企业没有事,政府不插手;企业有好事,政府不伸手;企业有难事,政府不放手”的新型亲清政商关系,以此强化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

  深圳科技创新有“六个90%”的特点,即90%的研发机构、研发人员、研发投入、发明专利都来自于企业,90%的企业为本土企业,90%的重大项目由企业承担,形成了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主导、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深圳的创业大环境,还包括良好的行业规范性和行业自律性。近十年来,深圳各界对品牌的保护力度加大,各行业商业环境相对规范。在深圳,企业和个人违法成本高,法律意识强。

  催生“全链条”创新:

  “头部企业”全面领跑,新锐企业多点开花,中小企业雨后春笋

  深圳湾科技生态园周边,聚集了中兴、联想、创维、TCL等著名科技型企业 记者何晓刚 摄

  “深圳营商环境好,创业环境好,有很好的上下游企业,为科技企业做大做强创造了条件。”9日上午,深圳云天励飞技术有限公司高级品牌经理刘雯霏介绍说,云天励飞是一家专注于视觉人工智能领域的公司,而深圳人工智能业内企业有100多家,该公司创始人陈宁博士2014年从美国硅谷回国创业,公司落户深圳自然成为他的不二选择。

  在深圳湾科技园周边,还聚集着深圳市数字技术园、威新软件科技园、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中钢科技园、深圳软件园等高新技术园区,这里拥有深圳市最大的高新产业集群。各园区里的企业,许多和云天励飞一样是新创企业,由于有产业生态,一些企业如鱼得水,迅速成长扩张成具有全球市场影响力的高科技企业。

  8日下午,记者在这片高层写字楼林立的园区穿行,走过中兴集团门口,看到腾讯大厦。深圳大学、留学生创业大厦、深圳人才公园均在这片区域。这片区域的南面是深圳湾,与香港隔海相望。早在2007年,深圳湾大桥建成通车,已将这片高新区与香港连接起来。

  “从产品研发、金融保障到市场开拓,深圳形成了科技创新产业生态链,催生‘全链条’创新。许多有活力的科技公司,往往几十人、几百人,但能创造巨大产值。深圳纳税过百亿的建筑有100多栋,福田区注册千万元以上的公司有1万家以上,新公司每天都在注册中。”深圳天鹰兄弟无人机公司创始人李才圣说。

  记者从深圳市科创委了解到,在政府有意识规划下,目前深圳梯次型创新企业群基本成型,本土创新企业集群的形成是深圳城市创新最重要的特色。深圳从零起步培育了华为、腾讯、大疆、平安等知名企业。“头部企业”全面领跑,新锐企业多点开花,中小企业雨后春笋。大疆创新、迈瑞医疗、奥比中光等创新活力十足,高成长性的明星企业正成为各自领域的“小巨人”,带动产业集群的其他中小企业成长。

  除产业集群的前瞻性规划,深圳市的“眼光与谋划”还体现在前瞻性地瞄准新兴技术,让产业升级。深圳建市之初,经济形态以中低端工业为主。进入21世纪,深圳强力调整产业规划,于2008年启动生物、互联网、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文化创意、节能环保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紧接着,深圳又着手布局生命健康、海洋经济、航空航天和智能装备制造四大未来产业。深圳新型显示器件、智能制造装备、人工智能3个产业集群已入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

  补足基础科研短板:

  从科研院所为“零”到组建11家诺贝尔奖科学家实验室

  比亚迪园区内的云轨列车 记者何晓刚 摄

  11日下午,记者来到比亚迪总部,在比亚迪展厅,记者看到比亚迪汽车检测实验室模型,设备一流、功能齐全且超大规模。工作人员说,这个检测实验室,不仅用于比亚迪新研发的车型检测,也对比亚迪以外的汽车品牌检测开放。

  在深圳,一直以来,无论政府官员,还是企业家,都认识到深圳高校少,实验室少,基础研究薄弱的不足。一项新技术,往往要送到香港或海外实验室去检测,耗时长,成本高。深圳天鹰兄弟无人机公司创始人李才圣说,近年来,深圳市吸引海外高校,和香港、北京、上海的高校在深圳办分校。如今香港中文大学在深圳校区的招生人数比在香港本部还多,哈工大在深圳创造了更大影响力。

  深圳建市之初,科研院所为“零”。1996年,清华大学与深圳市政府共建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开启了我国新型科研机构的崭新探索。近年来,深圳在创新载体建设和基础科研领域陆续取得重大突破。到2019年底,深圳拥有国家、省、市级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等各类创新载体累计达到2260家,其中国家级118家。成立于2012年3月,致力于人形智能机器人研发的深圳优必选科技有限公司,几年前就与清华大学成立了智能服务机器人联合实验室。

  深圳市科创委相关负责人说,围绕基因组学、大数据、石墨烯等前沿领域,深圳设立了12家基础研究机构,组建了11家诺贝尔奖科学家实验室。

  为打造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主阵地,深圳目前正在高水平打造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高标准建设光明科学城,高起点推进西丽湖国际科教城建设。

  随着创新载体的累积增加,深圳已建立了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在5G、超材料、基因测序、3D显示、石墨烯太赫兹芯片、柔性显示、新能源汽车、无人机等领域的创新能力,处于世界前沿。

  在自主创新成果推动下,华为成为全球5G领导者,拥有麒麟、巴龙、昇腾和鲲鹏系列四大芯片,发布全球首款搭载鸿蒙操作系统的终端。腾讯,全球最大互联网公司之一,也是全球服务用户最多的互联网企业之一。比亚迪,成为新能源汽车引领者,在欧洲纯电动大巴市场占有率超20%,排名第一。大疆创新占领消费级无人机全球70%的市场份额。云天励飞全球首创“云+端”动态人像智能解决方案,率先实现“亿万人脸,秒级定位”。

  “来了就是深圳人”:

  人有活力,这个城市就有活力

  深圳优必选科技有限公司的“悟空”机器人 记者何晓刚 摄

  新能源汽车在城市公共交通全覆盖;人工智能机器人和无人机参与医院、社区病毒消杀;深圳超算中心依托“曙光6000”超级计算能力,进行抵抗新冠病毒靶点探寻、药物筛选、病毒突变预测等研究,以最强算力与病毒赛跑…… 记者还亲历优必选“Walker”机器人在工作人员口头要求下,从冰柜里拿饮料递给客人,“悟空”机器人陪孩子看书,回答孩子五花八门的问题……

  在深圳,记者有感于耳闻目睹科技创新应用于这个城市的角角落落,感受到高新科技几乎融入这个城市的血液与灵魂。看到科技产业园区的年轻人行色匆匆穿梭在写字楼间,身在这个国际性创新之都,与之交谈,更能感受到他们引领技术潮头的自信。

  政府人才引进战略造就了城市创新活力。深圳坚持人才优先发展战略,筑巢引才,创业用才,环境留才。

  航天科工(深圳)集团有限公司90后员工江琦说,深圳通过引才计划,补贴住房,吸引科技项目和科技人才,每年政府的各种引才支持项目挺多的。有了政府引导,人才和项目流入,像华强北商业区,原来是一个个小铺位的山寨电子市场,如今许多小铺位已成长为一家家小微科技企业。

  睿魔智能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是一家运用计算机视觉、边缘计算等AI技术,为影像记录带来新体验的技术研发与硬件生产企业。90后女孩李佳圳进入睿魔公司几年,已升任公司商务经理。李佳圳说,作为成长在蛇口工业园的一名标准的“深二代”,她是看着这座“生我养我”的城市迈向创新之都的。

  “如果说‘时间就是生命,效率就是金钱’反映的是早期深圳人追求效率的拼劲儿,后来那句贴满了深圳机场和高铁站的标语——‘来了就是深圳人’,则是用最朴实的语言表达了这个城市的包容。”

  李佳圳说,在深圳科兴科技园,有一个让人“闻风丧胆”的名字——中国加班第一楼,每天晚上10时到凌晨6时,很难在半小时内打到一辆回家的“滴滴”。在深圳,许多年轻人、创业者是主动在拼搏、付出。在这不足0.14平方公里的区域,4栋高低不一的写字楼,容纳着近百家游戏公司。从早先火爆的消消乐、切水果,到现在的“吃鸡”、和平精英、王者荣耀,中国的游戏产业的市值,有一半出自这里。而这,也只是深圳大大小小成千上万个科技互联网企业的缩影。

  李佳圳说,进了科技行业之后,她发现深圳不管是在政策的扶持倾斜,还是总体营商大环境的塑造,每年都有详细的科技项目支持规划,日常的各种行政审批流程也很快捷高效。

  深圳近年加大知识产权保护,避免企业走向低级竞争、山寨化,通过一系列举措让深圳成为高科技企业安心专注发明创造的地方。政府特别鼓励中小企业出海开拓国际市场,她所在的公司每年去海外参加展会,都有政府的展会专项补贴基金,同时还有诸多其他支持措施,如解决人才住房、子女教育等问题。以上种种针对科技企业扶持政策的推行,极大地吸引了更多优秀科技人才扎根深圳,这是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

  李佳圳感叹,在深圳,几乎每个人都是异乡人,但每个人也都能通过奋斗在深圳找到“根”。人有活力,这个城市就有活力,人有希望,这个城市就有希望。

  记者了解到,深圳市财政每年安排人才类专项经费,成立人才创新创业投资基金,实施鹏城“英才计划”“孔雀计划”。在全国首设深圳人才日、企业家日。建成全国首个人才主题公园,打造人才星光柱、人才雕塑群、人才功勋墙等永久性人才激励阵地,以此表达一座城市对人才的最高礼遇。还建成深圳人才史馆,展示改革开放以来深圳人才的奋斗史、发展史。

  深圳市科普教育基地联合会秘书长辛世民说,深圳也有一些劣势和短板,如高房价、高节奏给年轻人带来压力,土地有限带来产业拓展受限。不过他相信这些问题能随着深圳进一步的创新驱动,在发展中逐步解决。

  (制图|刘岩)

  【编辑:毕婷】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