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珠峰测高首次应用北斗系统,专家解读为何要登顶测高而不是直接采用卫星测量数据

新闻中心 > 武汉

2020-05-14 22:06 来源: 长江网
【字体:
  长江网5月14日讯(记者杨佳峰)在人类首次从北坡成功登顶珠峰60周年之际,2020珠峰高程测量于5月6日从珠峰大本营启程。目前,包括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多位校友在内的测量团队已进入择机登顶测量阶段。在卫星遥测技术发达的今天为何还要采用派人登顶测量珠峰的方式呢?今日,武汉大学卫星导航定位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姜卫平教授向长江网记者解读了这次登顶测量珠峰的奥秘。
  北斗系统首次测珠峰有独特功能
  此次珠峰高程测量首次运用了我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提供的数据。2005年我国对珠峰高程进行测量时,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卫星测量主要依赖美国的GPS系统。而此次测量,将同时参考中国北斗、美国GPS、欧洲伽利略、俄罗斯格洛纳斯四大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并且以北斗的数据为主。
  作为全球四大卫星导航系统之一,北斗系统是我国重要的空间基础设施,可为全球用户提供高精度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今年是北斗全球组网的收官之年,根据计划,5月我国将组织最后一次北斗三号卫星发射,从而全面实现北斗全球组网定位。在年初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曾为武汉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建设提供支持。
  “第三次测珠峰用国产设备,非常有意义,能在世界最高峰的高程测量中应用北斗系统,这是我们中国测绘人的骄傲。”姜卫平教授介绍,2005年,我国首先测得珠峰顶峰的岩面高程和雪深数据,当时使用的雪深雷达是外国设备。北斗系统是中国人自己发明的导航系统,还具备“区域增强”和“短报文”功能,这一点GPS并不具备。北斗系统的区域增强功能,可以使亚太、特别是中国区域可接收信号更精准,可用性更高,盲区更少。“短报文”功能,即使是普通人也能跟北斗卫星发短信,人和北斗卫星轻松实现对话。此次珠峰测量任务中,国产设备担当重任,其可靠性和精度相较于15年前的测量有了质的提高。
  测绘人员登顶可使测量数据更精确
  既然卫星遥测技术如此发达,为何还要采用派人登顶测量珠峰?姜卫平教授表示,卫星测量只能测珠峰峰顶积雪的整体高度,也就是说只能测表面,积雪之上,对岩石高度测量不准,精度不够。卫星遥感通过照相来测高程,对相对变动高度测量较准,而对固定的反而精度不够。
  北斗卫星要通过卫星接收机接收北斗信号,才能确定珠峰表面高程,还要采用雷达技术确定积雪高程。在珠峰峰顶,GNSS接收机能通过卫星获取平面位置、峰顶雪面大地高等信息,并将大地高程换算成海拔高程。派人登顶,在峰顶设置GNSS接收机,并依托北斗系统和珠峰地区以及外围的GNSS监测网联机同步观测,获得精准数值。“只有在先进测绘技术、通信技术等支持下,珠峰测量才会变得更加精确和顺利。”
  据介绍,珠峰高程测量是多种技术手段的综合应用过程。除了GNSS卫星测量、雪深雷达测量外,还会采用精密水准测量、光电测距、重力测量、天文测量、卫星遥感、似大地水准面精化等多种传统和现代测量技术。最终公布的海拔高度,也是对多种数据进行综合处理的结果。
  5G信号覆盖峰顶可提升北斗测量效率
  据悉,在珠峰海拔6500米前进营地,中国移动全球海拔最高的5G基站正式投入使用。5G信号对珠峰北坡登山线路及峰顶实现了覆盖,首次登顶世界最高峰。在海拔5200米的珠峰大本营、5800米的过渡营地以及6500米的前进营地3个关键区域内,已经实现了5G信号的全覆盖。其中,5300米处的基站为全球海拔最高的常态化5G基站,主要保障珠峰大本营区域的信号。海拔5800米和6500米处的基站为临时基站,主要保障攀登路线至峰顶的信号,2020珠峰高程测量结束后将拆除。目前,可有效满足珠峰上4K和VR高清直播要求。
  “5G信号覆盖珠峰可提升北斗测量效率。”姜卫平教授解释,北斗与5G的结合是一种发展方向。5G和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的差分技术可以实现动态厘米级定位。北斗在室内没有信号,但是5G有信号,把高精度的北斗系统与5G系统结合,可实现高精度的室内外无缝对接。从这一点看,珠峰上的5G信号覆盖对北斗测量意义重大,二者结合可以提升测量效率。
  【编辑:范雅琴】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