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图书《身边的二十四节气》发布,24种植物带你认识二十四节气

《身边的二十四节气》作者刘从康做客长江网直播间,分享创作经历。 记者李志翔 摄
长江网5月20日讯(记者孙笑天)“楝花落尽夏初来,黄鹤楼下,长江大桥武昌桥头,有一棵苦楝树,春末开花,花落时夏至。”5月20日,由武汉出版社出版的“江城科普读库”系列丛书第五本——《身边的二十四节气》新书线上发布会在长江传媒大厦举行。这本气质独特的科普图书,以时下最潮流的直播形式在夏天第二个节气小满,与读者见面。该书作者、科普作家刘从康在线与读者分享这本原创科普精品的打造历程。
二十四节气,作为中国古老而科学的“时间制度”,反映着季节变化,指导着农事活动,是中华5000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优秀传统文化。
刘从康介绍,该书以武汉本土植物为依托,每个节气以一种武汉本土生长的植物为重点,将古诗文、科普知识、民俗文化、精美手绘插图相结合,生动形象讲述了气候环境在时间与空间上的变化,让读者通过阅读立体认识身边的大自然。

春末时,黄鹤楼下,长江大桥武昌桥头的苦楝树开花 刘从康提供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首先要认识自然,认识了才会产生感情,有了感情才会保护自然。”刘从康认为,“重建”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节气物候是一个很好的桥梁。他希望通过这本书,让大家认识城市里的某一种植物、某一棵树,让它们也成为城市的一个标志、一种代表,这样也会帮助城市环境变得越来越好。
发布会上,武汉科学技术协会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市科协实施科普内容精品打造计划,坚持公益推进和市场运作相结合,加大对本土优秀原创科普作品的扶持、奖励力度,鼓励社会各界参与科普作品创作。自2016年,与武汉出版集团合作,共同打造“百万市民学科学——江城科普读库”系列图书,很受读者欢迎。
武汉出版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科普图书的出版不是科普的终点,还要做好读者从书本到行动的“最后一公里”。围绕图书出版,武汉出版集团还将推出科普作家进校园、进社区等活动,以直播等方式,让读者和科普作者面对面交流,为读者们提供更多接触、了解自然的服务。
本次新书线上发布会由武汉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武汉出版集团、长江网承办、武汉全民阅读促进会协办。目前,《身边的二十四节气》一书已上架武汉出版社天猫旗舰店和“阅读武汉”微信公众号的出版商城。
【编辑:姚昊】
一周热门
- {{index+1}}{{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