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工作时要把一个字放大到手机大小才能看清,这位残疾人协理员治愈后说——我要把失去的时间追回来

新闻中心 > 武汉

2020-05-22 06:19 来源: 长江网
【字体:
  长江网5月22日讯5月20日,江岸区四唯街道太平社区46岁的残疾人协理员范晓冬在新冠肺炎治愈后,已经正式重回工作岗位近一个月。住院前,他坚守岗位,为社区120余位残疾人群体服务,成为了他们的知心朋友;病愈后,他又战斗在不同的岗位,目前他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把社区里213位退役军人的信息资料录入新的电脑系统。
  范晓冬患有先天性近视,度数高达1800度。录入信息时,他选择了99号字,每个字几乎有一个手机的大小,为了看清楚,他的脸几乎贴到了屏幕上。“我要把因为生病而失去的时间追回来!”范晓冬说。
  范晓冬为社区居民办理健康证明
  “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病了”
  太平社区有居民6000余人,春节前后,作为残疾人协理员的范晓冬,一直和社区的工作人员一起,在社区每个门栋分发宣传单、张贴告示,为防范新冠肺炎进行宣传。 “初二值了一天班,第二天下午就开始觉得不舒服,没想到在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病了。”发烧、胃口不好、浑身无力,这些新冠肺炎的症状,范晓冬都有。他第一时间把自己和家人隔离,又联系了社区汇报情况。当天晚上,范晓冬去八医院拍了片子,CT显示两侧肺部有磨玻璃状,两天后被确诊为新冠肺炎。
  经过街道和区残联及社区的协调,范晓冬很快被送到了武汉市中医医院汉阳分院,第二天就进了重症监护室,上了呼吸机。
  重症室里的治疗过程艰苦又难熬。住院后,范晓冬的妻子和17岁的女儿每天都通过电话询问他的情况,给他打气;医生们逐一诊治每一位病人,护士们的工作也无微不至。隔着防护服,本来眼睛就近视的范晓冬根本看不清他们的脸,只能凭借语气和声调认人。他最大的感受是,那些声音里很多时候带着疲惫,但永远都是温柔和耐心的。
  疫情暴发前,太平社区共有10位工作人员,大家都是一个人要做几个人的事,住院后,除了放心不下家人,他也因为自己无法与同事一起抗击疫情而遗憾和不安。“同事们特别好,当时我住院了,他们帮社区居民团购和代购生活物资,也总不会忘记帮我家里多带一份,送到家门口。”
  范晓冬说,住院期间,他想得最多的就是,战胜病魔,回到家人和同事身边,回到抗击疫情的最前线。
  “既要做好工作,也不能给别人添麻烦”
  4月23日,集中隔离和居家隔离一共28天后,范晓冬终于重新回到了熟悉的工作岗位。
  “其实我早就想上班了,时间长了怕耽误了居民们的事,但我也担心,同事们连续辛苦工作了几个月,抵抗力肯定下降了,万一我没有好彻底,传染给他们怎么办?”正是在这一天,范晓冬得到了医生的允许,新冠肺炎已经治愈,可以重归正常生活。
  5月12日,当最后一次复诊结果良好,他才真正安心。
  上班后,范晓冬总抢着做事。5月20日上午,社区的李奶奶因为手机办不了健康码来开健康证明。范晓冬第一时间接待了她,开好证明后,还反复叮嘱李奶奶,手机健康码更方便,她可以随时拿到社区,由工作人员帮忙办理。
  太平社区书记朱耀文说,范晓冬对工作一直特别热心,也很细心,总是为别人着想。刚结束隔离时,他走在路上都自动和其他人拉开很大的距离,生怕传染给别人,也多次提出,“我想回社区和你们一起战斗。”重返工作岗位后,他整个人都像重生了一样,比以前更努力了。为了不影响他的恢复,社区暂时安排他做一些相对轻松的事,他也是一丝不苟,从不马虎。“最近,社区里退役军人的信息要录入到新的管理系统里,时间紧,任务比较繁重,我们有5位网格员辅助,范晓冬一点一点教他们怎么操作。”朱耀文书记毫不掩饰对范晓冬工作的认可。
  “格外珍惜重生后的生活和工作”
  经历过新冠肺炎病魔的折磨,在医务人员的救治和社区工作者的帮助下重获新生,范晓冬如今有很多和以往不一样的习惯。“吃饭习惯了用公筷,也经常提醒身边的人勤洗手、戴口罩,生活规律,保持身体健康。”
  范晓冬说,他在重症病房时,虽然妻子每次打电话来都显得很轻松,但事后得知,在那20多个日日夜夜里,妻子几乎每天都担心得无法入睡;他不在家期间,同事们不仅要承担服务社区居民的重任,还总不会忘记及时为他的家人送去爱心菜和生活物资;他出院后在家隔离,社区的医生几乎每天都在微信上询问他的身体状况,提醒他做好消毒;社区领导们也多次对他提供帮助,给予他安慰和支持……
  “现在只要一想起这些,就让我充满感激,让我格外珍惜重生后的生活和工作。”范晓冬激动地说。
  朱耀文书记表示,疫情改变了范晓冬和很多人的生活和想法,也让很多人之间的关系得到了改善。
  以往,社区工作者和居民之间有时互相不理解,但现在多了换位思考和感谢,实际上也是居民和社区关系的一次重生。
  (记者陈玲 通讯员杨士启 蔡滢)
  【编辑:丁翾】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