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员讲述武汉抗疫亲历
长江网讯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有一群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在抗击新冠疫情时白衣执甲,驰援武汉。25日,长江网-长江网记者连线了其中4位。他们深情回忆了在武汉的战疫时光,并齐声为武汉鼓劲加油!
全国人大代表张伯礼:
不屈不挠的武汉
未来会越来越好!
从1月27日至4月16日,院士张伯礼在武汉奋战81个日日夜夜,与武汉结下不了情。
情到深处难自禁。5月22日,天津代表团全体会议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说起在武汉的抗疫经历时,看到武汉同行们已连续奋战20多天,还有人病倒,又一次哽咽落泪……
全国人大代表张伯礼
25日晚9时许,长江网记者辗转联系上正在北京参加两会的张伯礼院士,他为自己奋战过的城市鼓劲加油:不屈不挠的武汉,未来会越来越好!
急赴武汉 组织的信任是无价的
疫情如山倒。
1月24日,以钟南山院士为组长、14位专家组成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工作机制科研攻关专家组成立。张伯礼院士系14位专家之一。
两天后的晚上,正在天津忙于疫情防控的张伯礼,接到国家疫情防控指导组的电话。
“请您明天早上,赶到北京机场集合。”“什么事?”“到武汉去。”“多长时间?”“3个月。”“那么长时间,准备什么东西?”“不知道。”“还有谁一起去?”“不知道。”
72岁的张伯礼说,这是一件很悲壮的事,“当时武汉的情况已经很严重了,并且当时对新冠病毒的了解远不如现在了解得这么多”。
在张伯礼看来,“72岁年龄,不是情况紧急,组织不会让你来。还有,就是信任,组织叫你来,是一份信任,这份信任是无价的,绝对不能推”。
刻不容缓。
1月27日,即大年初三,张伯礼来到武汉,作为中央指导组中医药专家,此后一直战斗在最前沿。
大水漫灌 让患者普遍服用中药早期干预
中央疫情防控指导组在武汉召开的会议上,针对当时武汉医院人满为患,确诊患者、疑似患者、无法排除感染可能的发热患者、确诊患者的密切接触者“四类人员”,存在交叉感染风险的状况,张伯礼院士提出,必须马上对患者分类分层管理、集中隔离,建议征用学校、酒店作为隔离观察点,给患者普遍服用中药,用“大水漫灌”方式达到早期干预目的。
这一建议很快被采纳。在中央疫情防控指导组推动下,武汉开始征用学校、酒店作为隔离观察点,并为集中隔离的疑似患者普遍服用以治湿毒疫为主要功效的中药袋装汤剂。
与此同时,张伯礼院士和同是中央指导组专家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刘清泉院长,主动请战,提出筹建一家以中医药综合治疗为主的方舱医院。
时间就是生命。2月14日,张伯礼挂帅中医“国家队”,率领来自天津、江苏、湖南、河南、山西等地209名医护人员组成的中医医疗团队,接管江夏方舱医院,对患者采取纯中医药治疗,同时辅以太极拳、八段锦等方法进行康复。
穿上防护服,72岁的张伯礼为病人治疗,没有觉得累。江夏方舱医院副院长熊侃说:“和张院士相处的日子里,不仅体会到中医的博大精深,更是体会到一个中医大家的医者仁心。”
3月10日,江夏方舱医院正式休舱。共接收患者564名,没有1例转为重症,且患者返阳率为零。
“后来,武汉投入使用的全部方舱医院中,中药使用率超过90%。”张伯礼说。
深厚情谊 和武汉会常来常往
由于多日劳累,张伯礼院士在武汉做了胆囊摘除手术,手术前自己签字,“肝胆相照,我把胆留在武汉了”,胆囊摘除第三天就投入救治工作。
其间,张伯礼院士的儿子——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副主任、天津中医药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暨滨海新区中医医院执行院长张磊,也主动请战来到武汉。张伯礼叮嘱张磊:“把你的病人看好,不要来看我。”
江夏方舱医院休舱后,张伯礼仍然牵挂在江夏普安山康复驿站的康复患者,不定期去坐诊,与许多“康友”结下深厚的友谊。
张院士还在武汉“传帮带”。4月6日上午,张伯礼院士、刘清泉院长传承工作室,落户武汉市中医医院。武汉市中医医院7名重症医学科、呼吸科等医生拜师张伯礼、刘清泉。未来,工作室将保障抗疫期间科研攻关项目的顺利完成,同时,培养一批高层次的中医药在重症、急症方面人才。
从寒冬腊月,到春暖花开,再到蛙鸣蝉叫,72岁的张伯礼院士,不仅把“胆”留在武汉,还在武汉播撒下深厚的情谊。
在武汉奋战81天,临别之时,张伯礼院士的话,至今在荆楚大地回响:武汉是英雄的城市,武汉人民做了贡献,但还是要坚持一下,现在武汉市是全国最安全的城市。我们在武汉留有很多联络线,还收了徒弟,还开了专家门诊,两个月来一次武汉,跟武汉会常来常往。 (记者胡义华 通讯员杨丰文)
全国政协委员王建业:
一日武汉人
终生武汉情
2月7日,62岁的王建业带领北京医院第二批援鄂医疗队奔赴武汉。抵达武汉的第二天,医疗队就整建制接管了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B座11层(东区)重症病房。
全国政协委员王建业
“50张病床,一夜收满病人。”作为领队,王建业深感责任重大,“一要和重症病人一起闯关;二要保证医护人员安全。”
5月25日晚,正在参加全国两会的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医院院长王建业接受长江网记者采访,回忆自己在武汉的抗疫故事。
竭尽全力为每一个生命护航
尽管从战疫一线回北京已经一个多月,但谈到最初到武汉时,王建业仍觉得仿佛发生在昨天。
“我们到病区还不到2个小时,一位危重症患者就被送了进来。”王建业告诉记者,他们甚至还不清楚病人的病史、病情程度,都没来得及抢救,病人就去世了,“我和我们的队员有不少都参加过抗击SARS,在北京时想到武汉形势很严峻,但到了‘战场’,惨烈程度还是超出了我们的想象”。
王建业说,新冠肺炎重症患者中,多数是中老年人,很多患者伴有基础性疾病,给救治带来很大难度。吸取第一批北京援鄂医疗队的经验,第二批队伍涵盖心脏科、肾内科、消化内科、内分泌科、肿瘤科、中医科、放射科等多科室,通过多学科综合治疗,按照“一人一议、一人一案”制定救治方案,竭尽全力为每一个生命护航。
2月下旬,一位47岁患有晚期糖尿病的新冠肺炎患者,在进行气管插管操作时心跳突然停了。心内科、重症科和专门做血滤和透析的专科护士迅速到位抢救。
“我们给患者上了床旁血滤机,但是血氧饱和度一直上不去,只有85%左右。”王建业说,患者全身发紫,他们当即开会讨论下一步治疗方案。当晚,专家们给病人做了ECMO(体外膜肺氧合)。两天后,患者顺利撤机。之后,各项指标在医护人员全力救治护理下逐渐好转,并在他们撤离武汉的时候,核酸检测结果转阴。
有的医生双手泡到发白也不叫苦
刚到武汉的时候,王建业感觉自己每时每刻都在被各种事情推着走。用他的话说,就是“24小时随叫随到,根本不知道是星期几”。
但在他眼里,再苦也没有一线医护人员苦。“战疫之初,一线医护人员穿着防护服不吃不喝工作六七个小时。”王建业回忆,医疗队的一位医生,双手常年患有严重湿疹,需要保持干燥,但在全套隔离防护下,需要戴双层手套,闷热潮湿不透气。出了隔离病房,摘下手套双手都被泡得发白,甚至皮肤破溃。“但这位医生从不叫苦叫累,默默地自行处理,一次次进入污染区”。
王建业带领的第二批援鄂医疗队有151名队员,他们中既有年过六旬的老专家,又有95后生力军,很多人都是家中顶梁柱。“有的人推迟了婚期,有的人甚至都没告诉父母,还有的家中老人刚刚做完手术,孩子、老人都需要照顾,他们请其他亲人帮忙照料,自己义无反顾来到武汉”。
“出院患者没有不流着泪感恩的”
作为国家老年医学中心,北京医院在救治老年患者中优势突出。在与老年患者的相处中,北京医院的医护人员也非常和气。“我们所负责的病区医患关系非常好。”王建业说。
有段时间,他看到不少医护人员总是带着巧克力、酸奶等零食去医院,让他很担心会发生病区污染等情况。一开始他不了解情况,还跟值班医护人员交代,不要在上班时吃东西,走的时候吃饱一点。“后来我才发现,原来医护人员带的这些零食都是为患者准备的”。
有些转危为安的患者说很久没吃到水果了,细心的医护人员听到后便记在了心里,第二天就把自己的水果带过来给患者。医护人员的赤子之心,无不让人动容。一位康复后的老奶奶流着泪对年轻护士说:“你们在北京轻轻松松地多好,还要大老远地跑来。你们都是孩子啊,24小时在病房里跑来跑去,冒着感染的风险,无微不至地关怀照顾我们,我看着都心疼。”
“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患者的眼泪。”王建业说,“从我们这里出院的患者,没有不流着泪感谢我们的。我们撤离的时候,武汉人民自发送别我们,我这辈子都不会忘记。”
王建业寄语武汉:如果没有900万武汉人民的高度配合,这场武汉保卫战不会取得胜利。一日武汉人,终生武汉情。我们一定会再回来的。 (记者王恺凝)
全国政协委员孙铁英:
能为武汉出这份力
我很自豪
“经历了此次战疫,我更感受到应重视基层医疗‘守门人’的培养。”25日晚,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医院大内科主任孙铁英教授在接受长江网记者采访时谈到,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湖北代表团审议时,提出织牢织密公共卫生防护网,她深有同感。
全国政协委员孙铁英
“我是老兵,去一线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61岁的孙铁英教授主动请战。来到一线后,她埋首在重症病房,和同事们抢救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践行着她口中的“医者天职”。
17年前,孙铁英就走上了抗击“非典”的一线战场,多年来,作为有40年工作经验的呼吸科专家,她始终冲在重大突发急性传染病救治工作的最前线。这一次,孙铁英没有考虑过自己的年纪,她只有一个念头:“我是老兵,去一线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2月7日,元宵节前一天,孙铁英随北京医院第二批援鄂医疗队奔赴武汉。上飞机前,她在朋友圈动情地写下心声:“和平时,我们是白衣天使;‘战时’,我们是白衣战士!”与她一起赶来武汉的,是北京医院十余个科室负责人亲自带头的精英团队,并将呼吸机、超声心动仪等各种家当带来武汉,“基本等同于一家小医院”。
抵达武汉的第二天,北京医院援鄂医疗队整建制接管了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B栋11层东区重症病房。在孙铁英看来,“救治每个人,都是一场大考”。
3月3日,是孙铁英的61岁生日,那天,她经历了惊心动魄的一夜。病区收治的一名男性患者合并有糖尿病、高血压,肾功能不佳,当时已经接受了气管插管。3日当晚,患者的病情急转直下,专家们果断决定实施ECMO植入手术。此后,这位患者成了病区的“重点对象”,医护们轮班守护,密切监控各项数据,连饮食也不敢有一丝松懈。得益于多学科诊疗团队的通力协作,一周后,患者有了明显好转,并成功撤机。
“脑子里想的都是病人的事,忘了什么是累”
为了更好地开展高龄患者救治工作,孙铁英和其他专家采取了专家查房制度,对所有重症、危重症及死亡病例进行研究讨论、总结经验。
医疗队还采取了每日联合会诊机制,在驻地的专家、医生组长通过视频与病区建立远程会诊,讨论危重病例,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北京医院作为国家老年医学中心,在老年病诊治和护理方面有着丰富经验,多学科团队在诊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护理团队也让孙铁英赞叹不已。她告诉记者,很多患者病情危重,又与家人长期分离,情绪低落甚至不肯积极配合治疗,“有些人不肯吃饭,护士就一点点喂下去,排泄物也由他们负责清理,从没说过脏苦累”。医护的付出换来了患者的真心,很多高龄患者被深深感动,“你们简直胜过了我们的孩子”。
来到武汉后,家人朋友常常询问孙铁英“累不累”,她告诉记者,“当脑子里想的都是病人的事,早就忘记了什么是累”。
“60多岁还能为武汉出这份力,我很自豪”
在武汉的两个月,孙铁英分不清星期几,白天黑夜颠倒地工作也成了常态。为了能随时在微信群里回复问题,即使在睡觉时,她也把手机放在枕头边,一有动静,她就拿起来回复。直到现在她也睡不踏实,每隔一小时便会自然醒,习惯看看手机,“总是梦见在武汉病房工作的场景,太难忘了”。
孙铁英来过武汉很多次,刚过去冬天的武汉却让她心碎,说起这座英雄的城市和英雄的武汉人民,她在电话中哽咽许久,“所有接触过的武汉人都向我们表示感谢,可我觉得,60多岁还能为武汉出这份力,其实我很自豪”。
每位出院或转至普通病房的患者都会主动提出和医疗队队员们合影,还有一名康复患者告诉孙铁英,自己出院后要去捐献血浆,以救治更多人,这让她欣慰不已。
“全力救治,这是国家交给我们的重要任务。”从2月7日到4月6日,孙铁英和同事们通过科学救治,大大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发挥国家队优势,跑赢了这场生命接力战,“我一定会再回到武汉,看看我曾经拼过命的地方”。 (记者刘晨玮)
全国人大代表葛明华:
武汉人民的坚强
鼓舞着我
自4月3日从武汉平安回到杭州,葛明华终于又能睡上踏实觉了。“我目睹了武汉人民的不容易,他们的坚强深深鼓舞着我”。25日,正在北京参加全国两会的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人民医院院长葛明华忆起在武汉战疫的日子,那些场景依稀又在眼前。
全国人大代表葛明华
征战武汉,没睡过一个安稳觉
2月19日,浙江省抽调医务人员组成第五批医疗队,出征湖北武汉。葛明华是领队,同行有172名队员。
其实早在农历正月初一,浙江省派出第一批援鄂医疗队时,葛明华就曾口头提出过申请,直至第五批才得以如愿。
战队一到武汉,就整建制接管了武大中南医院重症病区。“那时的武汉,太不容易!”葛明华回忆,“武汉本地医护对我们非常热情,但看上去很疲惫,看了很心痛!武汉最艰难的日子,他们始终在坚守。”
作为医疗队队长、资深临床专家,葛明华目标明确,“我们是来治病救人的,有困难尽量自己解决”。
为此,葛明华率先与感控专家、主任、护士长一起进入重症隔离病房,一来是为了从心理上化解年轻队员的紧张感,二来希望通过了解患者病情,检查院感控制情况。从制度上建立完整的防控体系,杜绝医疗队员被感染,尽最大努力不给当地添麻烦。
但即便如此,“没有心理压力是假的”,那段时间,葛明华既要保护好他的队员,又要全力救治重症病患,没有一个晚上睡得安稳。
葛明华既揪心,又欣慰:“我们团队中有好多90后,都是和我女儿差不多的年纪,别看他们不上班时活泼好动,一到工作岗位就变了样,勇敢、稳重。”
与死神搏斗,英勇武汉人永难忘
在武汉与死神搏斗的45天里,葛明华率队先后驰援中南医院、金银潭医院重症病区。不少危重病人往往年龄偏大,伴随有高血压、糖尿病、恶性肿瘤等多种基础疾病,多学科诊疗成为治疗常态。
浙江医疗队队伍构成多元,带给了葛明华必胜信心,更多信心源自武汉新冠肺炎患者的全心交付。
在浙江省人民医院接管的武大中南医院重症病区里,有一间特殊病房——年逾八旬的夫妻和47岁的儿子。父亲和儿子病情相对较轻,老太太是重症,而且两位老人都患有帕金森病。老太太还有老年痴呆症,多年卧床,全身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生活完全不能自理。
葛明华团队特意将一家人安排在同一个病房,1米8的大男人像女儿一样悉心照顾父母,喂饭、翻身、换尿袋……病房里没有护工,护士人手有限,中年儿子主动帮护士们分担工作,甚至学着给老太太扣肺。
医护团队非常感动,护士长从杭州千里邮寄增稠剂,连同自己省下的蛋白粉一并交给了老人的儿子,以减少误吸安全喂食;医生团队每天着重讨论两位老人的治疗方法,每一个医嘱更改都经过反复讨论权衡;护理团队在监控护理上细上加细,遇上老人不配合,还要像哄小伢一般耐心……
葛明华说:“面对新冠病毒的肆虐,病人选择了相信,积极配合治疗。正是他们的这种坚强和坚定,让我们暗下决心,一定要竭尽全力,把他们的生命留住。”特别幸运的是,一家三口住院20多天后,终于达到出院标准。
整整45天,累计接管患者117人,无一人转危重症,无一人死亡,医护零感染——这是葛明华团队与武汉本地医护、新冠肺炎患者齐心努力的结果。葛明华由衷赞叹:“武汉不愧是英雄的城市,武汉人民不愧是英雄的人民。”
而从武汉到北京,从医疗专家到人大代表,葛明华一路坚持为老百姓健康发声,他希望“武汉疫情能全面、迅速地得到控制”,更衷心祝福“武汉老百姓的生活、工作尽快恢复常态”。 (记者陈馨)
【编辑:邓腊秀】
全国人大代表张伯礼:
不屈不挠的武汉
未来会越来越好!
从1月27日至4月16日,院士张伯礼在武汉奋战81个日日夜夜,与武汉结下不了情。
情到深处难自禁。5月22日,天津代表团全体会议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说起在武汉的抗疫经历时,看到武汉同行们已连续奋战20多天,还有人病倒,又一次哽咽落泪……
25日晚9时许,长江网记者辗转联系上正在北京参加两会的张伯礼院士,他为自己奋战过的城市鼓劲加油:不屈不挠的武汉,未来会越来越好!
急赴武汉 组织的信任是无价的
疫情如山倒。
1月24日,以钟南山院士为组长、14位专家组成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工作机制科研攻关专家组成立。张伯礼院士系14位专家之一。
两天后的晚上,正在天津忙于疫情防控的张伯礼,接到国家疫情防控指导组的电话。
“请您明天早上,赶到北京机场集合。”“什么事?”“到武汉去。”“多长时间?”“3个月。”“那么长时间,准备什么东西?”“不知道。”“还有谁一起去?”“不知道。”
72岁的张伯礼说,这是一件很悲壮的事,“当时武汉的情况已经很严重了,并且当时对新冠病毒的了解远不如现在了解得这么多”。
在张伯礼看来,“72岁年龄,不是情况紧急,组织不会让你来。还有,就是信任,组织叫你来,是一份信任,这份信任是无价的,绝对不能推”。
刻不容缓。
1月27日,即大年初三,张伯礼来到武汉,作为中央指导组中医药专家,此后一直战斗在最前沿。
大水漫灌 让患者普遍服用中药早期干预
中央疫情防控指导组在武汉召开的会议上,针对当时武汉医院人满为患,确诊患者、疑似患者、无法排除感染可能的发热患者、确诊患者的密切接触者“四类人员”,存在交叉感染风险的状况,张伯礼院士提出,必须马上对患者分类分层管理、集中隔离,建议征用学校、酒店作为隔离观察点,给患者普遍服用中药,用“大水漫灌”方式达到早期干预目的。
这一建议很快被采纳。在中央疫情防控指导组推动下,武汉开始征用学校、酒店作为隔离观察点,并为集中隔离的疑似患者普遍服用以治湿毒疫为主要功效的中药袋装汤剂。
与此同时,张伯礼院士和同是中央指导组专家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刘清泉院长,主动请战,提出筹建一家以中医药综合治疗为主的方舱医院。
时间就是生命。2月14日,张伯礼挂帅中医“国家队”,率领来自天津、江苏、湖南、河南、山西等地209名医护人员组成的中医医疗团队,接管江夏方舱医院,对患者采取纯中医药治疗,同时辅以太极拳、八段锦等方法进行康复。
穿上防护服,72岁的张伯礼为病人治疗,没有觉得累。江夏方舱医院副院长熊侃说:“和张院士相处的日子里,不仅体会到中医的博大精深,更是体会到一个中医大家的医者仁心。”
3月10日,江夏方舱医院正式休舱。共接收患者564名,没有1例转为重症,且患者返阳率为零。
“后来,武汉投入使用的全部方舱医院中,中药使用率超过90%。”张伯礼说。
深厚情谊 和武汉会常来常往
由于多日劳累,张伯礼院士在武汉做了胆囊摘除手术,手术前自己签字,“肝胆相照,我把胆留在武汉了”,胆囊摘除第三天就投入救治工作。
其间,张伯礼院士的儿子——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副主任、天津中医药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暨滨海新区中医医院执行院长张磊,也主动请战来到武汉。张伯礼叮嘱张磊:“把你的病人看好,不要来看我。”
江夏方舱医院休舱后,张伯礼仍然牵挂在江夏普安山康复驿站的康复患者,不定期去坐诊,与许多“康友”结下深厚的友谊。
张院士还在武汉“传帮带”。4月6日上午,张伯礼院士、刘清泉院长传承工作室,落户武汉市中医医院。武汉市中医医院7名重症医学科、呼吸科等医生拜师张伯礼、刘清泉。未来,工作室将保障抗疫期间科研攻关项目的顺利完成,同时,培养一批高层次的中医药在重症、急症方面人才。
从寒冬腊月,到春暖花开,再到蛙鸣蝉叫,72岁的张伯礼院士,不仅把“胆”留在武汉,还在武汉播撒下深厚的情谊。
在武汉奋战81天,临别之时,张伯礼院士的话,至今在荆楚大地回响:武汉是英雄的城市,武汉人民做了贡献,但还是要坚持一下,现在武汉市是全国最安全的城市。我们在武汉留有很多联络线,还收了徒弟,还开了专家门诊,两个月来一次武汉,跟武汉会常来常往。 (记者胡义华 通讯员杨丰文)
全国政协委员王建业:
一日武汉人
终生武汉情
2月7日,62岁的王建业带领北京医院第二批援鄂医疗队奔赴武汉。抵达武汉的第二天,医疗队就整建制接管了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B座11层(东区)重症病房。
“50张病床,一夜收满病人。”作为领队,王建业深感责任重大,“一要和重症病人一起闯关;二要保证医护人员安全。”
5月25日晚,正在参加全国两会的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医院院长王建业接受长江网记者采访,回忆自己在武汉的抗疫故事。
竭尽全力为每一个生命护航
尽管从战疫一线回北京已经一个多月,但谈到最初到武汉时,王建业仍觉得仿佛发生在昨天。
“我们到病区还不到2个小时,一位危重症患者就被送了进来。”王建业告诉记者,他们甚至还不清楚病人的病史、病情程度,都没来得及抢救,病人就去世了,“我和我们的队员有不少都参加过抗击SARS,在北京时想到武汉形势很严峻,但到了‘战场’,惨烈程度还是超出了我们的想象”。
王建业说,新冠肺炎重症患者中,多数是中老年人,很多患者伴有基础性疾病,给救治带来很大难度。吸取第一批北京援鄂医疗队的经验,第二批队伍涵盖心脏科、肾内科、消化内科、内分泌科、肿瘤科、中医科、放射科等多科室,通过多学科综合治疗,按照“一人一议、一人一案”制定救治方案,竭尽全力为每一个生命护航。
2月下旬,一位47岁患有晚期糖尿病的新冠肺炎患者,在进行气管插管操作时心跳突然停了。心内科、重症科和专门做血滤和透析的专科护士迅速到位抢救。
“我们给患者上了床旁血滤机,但是血氧饱和度一直上不去,只有85%左右。”王建业说,患者全身发紫,他们当即开会讨论下一步治疗方案。当晚,专家们给病人做了ECMO(体外膜肺氧合)。两天后,患者顺利撤机。之后,各项指标在医护人员全力救治护理下逐渐好转,并在他们撤离武汉的时候,核酸检测结果转阴。
有的医生双手泡到发白也不叫苦
刚到武汉的时候,王建业感觉自己每时每刻都在被各种事情推着走。用他的话说,就是“24小时随叫随到,根本不知道是星期几”。
但在他眼里,再苦也没有一线医护人员苦。“战疫之初,一线医护人员穿着防护服不吃不喝工作六七个小时。”王建业回忆,医疗队的一位医生,双手常年患有严重湿疹,需要保持干燥,但在全套隔离防护下,需要戴双层手套,闷热潮湿不透气。出了隔离病房,摘下手套双手都被泡得发白,甚至皮肤破溃。“但这位医生从不叫苦叫累,默默地自行处理,一次次进入污染区”。
王建业带领的第二批援鄂医疗队有151名队员,他们中既有年过六旬的老专家,又有95后生力军,很多人都是家中顶梁柱。“有的人推迟了婚期,有的人甚至都没告诉父母,还有的家中老人刚刚做完手术,孩子、老人都需要照顾,他们请其他亲人帮忙照料,自己义无反顾来到武汉”。
“出院患者没有不流着泪感恩的”
作为国家老年医学中心,北京医院在救治老年患者中优势突出。在与老年患者的相处中,北京医院的医护人员也非常和气。“我们所负责的病区医患关系非常好。”王建业说。
有段时间,他看到不少医护人员总是带着巧克力、酸奶等零食去医院,让他很担心会发生病区污染等情况。一开始他不了解情况,还跟值班医护人员交代,不要在上班时吃东西,走的时候吃饱一点。“后来我才发现,原来医护人员带的这些零食都是为患者准备的”。
有些转危为安的患者说很久没吃到水果了,细心的医护人员听到后便记在了心里,第二天就把自己的水果带过来给患者。医护人员的赤子之心,无不让人动容。一位康复后的老奶奶流着泪对年轻护士说:“你们在北京轻轻松松地多好,还要大老远地跑来。你们都是孩子啊,24小时在病房里跑来跑去,冒着感染的风险,无微不至地关怀照顾我们,我看着都心疼。”
“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患者的眼泪。”王建业说,“从我们这里出院的患者,没有不流着泪感谢我们的。我们撤离的时候,武汉人民自发送别我们,我这辈子都不会忘记。”
王建业寄语武汉:如果没有900万武汉人民的高度配合,这场武汉保卫战不会取得胜利。一日武汉人,终生武汉情。我们一定会再回来的。 (记者王恺凝)
全国政协委员孙铁英:
能为武汉出这份力
我很自豪
“经历了此次战疫,我更感受到应重视基层医疗‘守门人’的培养。”25日晚,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医院大内科主任孙铁英教授在接受长江网记者采访时谈到,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湖北代表团审议时,提出织牢织密公共卫生防护网,她深有同感。
“我是老兵,去一线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61岁的孙铁英教授主动请战。来到一线后,她埋首在重症病房,和同事们抢救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践行着她口中的“医者天职”。
17年前,孙铁英就走上了抗击“非典”的一线战场,多年来,作为有40年工作经验的呼吸科专家,她始终冲在重大突发急性传染病救治工作的最前线。这一次,孙铁英没有考虑过自己的年纪,她只有一个念头:“我是老兵,去一线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2月7日,元宵节前一天,孙铁英随北京医院第二批援鄂医疗队奔赴武汉。上飞机前,她在朋友圈动情地写下心声:“和平时,我们是白衣天使;‘战时’,我们是白衣战士!”与她一起赶来武汉的,是北京医院十余个科室负责人亲自带头的精英团队,并将呼吸机、超声心动仪等各种家当带来武汉,“基本等同于一家小医院”。
抵达武汉的第二天,北京医院援鄂医疗队整建制接管了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B栋11层东区重症病房。在孙铁英看来,“救治每个人,都是一场大考”。
3月3日,是孙铁英的61岁生日,那天,她经历了惊心动魄的一夜。病区收治的一名男性患者合并有糖尿病、高血压,肾功能不佳,当时已经接受了气管插管。3日当晚,患者的病情急转直下,专家们果断决定实施ECMO植入手术。此后,这位患者成了病区的“重点对象”,医护们轮班守护,密切监控各项数据,连饮食也不敢有一丝松懈。得益于多学科诊疗团队的通力协作,一周后,患者有了明显好转,并成功撤机。
“脑子里想的都是病人的事,忘了什么是累”
为了更好地开展高龄患者救治工作,孙铁英和其他专家采取了专家查房制度,对所有重症、危重症及死亡病例进行研究讨论、总结经验。
医疗队还采取了每日联合会诊机制,在驻地的专家、医生组长通过视频与病区建立远程会诊,讨论危重病例,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北京医院作为国家老年医学中心,在老年病诊治和护理方面有着丰富经验,多学科团队在诊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护理团队也让孙铁英赞叹不已。她告诉记者,很多患者病情危重,又与家人长期分离,情绪低落甚至不肯积极配合治疗,“有些人不肯吃饭,护士就一点点喂下去,排泄物也由他们负责清理,从没说过脏苦累”。医护的付出换来了患者的真心,很多高龄患者被深深感动,“你们简直胜过了我们的孩子”。
来到武汉后,家人朋友常常询问孙铁英“累不累”,她告诉记者,“当脑子里想的都是病人的事,早就忘记了什么是累”。
“60多岁还能为武汉出这份力,我很自豪”
在武汉的两个月,孙铁英分不清星期几,白天黑夜颠倒地工作也成了常态。为了能随时在微信群里回复问题,即使在睡觉时,她也把手机放在枕头边,一有动静,她就拿起来回复。直到现在她也睡不踏实,每隔一小时便会自然醒,习惯看看手机,“总是梦见在武汉病房工作的场景,太难忘了”。
孙铁英来过武汉很多次,刚过去冬天的武汉却让她心碎,说起这座英雄的城市和英雄的武汉人民,她在电话中哽咽许久,“所有接触过的武汉人都向我们表示感谢,可我觉得,60多岁还能为武汉出这份力,其实我很自豪”。
每位出院或转至普通病房的患者都会主动提出和医疗队队员们合影,还有一名康复患者告诉孙铁英,自己出院后要去捐献血浆,以救治更多人,这让她欣慰不已。
“全力救治,这是国家交给我们的重要任务。”从2月7日到4月6日,孙铁英和同事们通过科学救治,大大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发挥国家队优势,跑赢了这场生命接力战,“我一定会再回到武汉,看看我曾经拼过命的地方”。 (记者刘晨玮)
全国人大代表葛明华:
武汉人民的坚强
鼓舞着我
自4月3日从武汉平安回到杭州,葛明华终于又能睡上踏实觉了。“我目睹了武汉人民的不容易,他们的坚强深深鼓舞着我”。25日,正在北京参加全国两会的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人民医院院长葛明华忆起在武汉战疫的日子,那些场景依稀又在眼前。
征战武汉,没睡过一个安稳觉
2月19日,浙江省抽调医务人员组成第五批医疗队,出征湖北武汉。葛明华是领队,同行有172名队员。
其实早在农历正月初一,浙江省派出第一批援鄂医疗队时,葛明华就曾口头提出过申请,直至第五批才得以如愿。
战队一到武汉,就整建制接管了武大中南医院重症病区。“那时的武汉,太不容易!”葛明华回忆,“武汉本地医护对我们非常热情,但看上去很疲惫,看了很心痛!武汉最艰难的日子,他们始终在坚守。”
作为医疗队队长、资深临床专家,葛明华目标明确,“我们是来治病救人的,有困难尽量自己解决”。
为此,葛明华率先与感控专家、主任、护士长一起进入重症隔离病房,一来是为了从心理上化解年轻队员的紧张感,二来希望通过了解患者病情,检查院感控制情况。从制度上建立完整的防控体系,杜绝医疗队员被感染,尽最大努力不给当地添麻烦。
但即便如此,“没有心理压力是假的”,那段时间,葛明华既要保护好他的队员,又要全力救治重症病患,没有一个晚上睡得安稳。
葛明华既揪心,又欣慰:“我们团队中有好多90后,都是和我女儿差不多的年纪,别看他们不上班时活泼好动,一到工作岗位就变了样,勇敢、稳重。”
与死神搏斗,英勇武汉人永难忘
在武汉与死神搏斗的45天里,葛明华率队先后驰援中南医院、金银潭医院重症病区。不少危重病人往往年龄偏大,伴随有高血压、糖尿病、恶性肿瘤等多种基础疾病,多学科诊疗成为治疗常态。
浙江医疗队队伍构成多元,带给了葛明华必胜信心,更多信心源自武汉新冠肺炎患者的全心交付。
在浙江省人民医院接管的武大中南医院重症病区里,有一间特殊病房——年逾八旬的夫妻和47岁的儿子。父亲和儿子病情相对较轻,老太太是重症,而且两位老人都患有帕金森病。老太太还有老年痴呆症,多年卧床,全身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生活完全不能自理。
葛明华团队特意将一家人安排在同一个病房,1米8的大男人像女儿一样悉心照顾父母,喂饭、翻身、换尿袋……病房里没有护工,护士人手有限,中年儿子主动帮护士们分担工作,甚至学着给老太太扣肺。
医护团队非常感动,护士长从杭州千里邮寄增稠剂,连同自己省下的蛋白粉一并交给了老人的儿子,以减少误吸安全喂食;医生团队每天着重讨论两位老人的治疗方法,每一个医嘱更改都经过反复讨论权衡;护理团队在监控护理上细上加细,遇上老人不配合,还要像哄小伢一般耐心……
葛明华说:“面对新冠病毒的肆虐,病人选择了相信,积极配合治疗。正是他们的这种坚强和坚定,让我们暗下决心,一定要竭尽全力,把他们的生命留住。”特别幸运的是,一家三口住院20多天后,终于达到出院标准。
整整45天,累计接管患者117人,无一人转危重症,无一人死亡,医护零感染——这是葛明华团队与武汉本地医护、新冠肺炎患者齐心努力的结果。葛明华由衷赞叹:“武汉不愧是英雄的城市,武汉人民不愧是英雄的人民。”
而从武汉到北京,从医疗专家到人大代表,葛明华一路坚持为老百姓健康发声,他希望“武汉疫情能全面、迅速地得到控制”,更衷心祝福“武汉老百姓的生活、工作尽快恢复常态”。 (记者陈馨)
【编辑:邓腊秀】
一周热门
- {{index+1}}{{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