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河道拓宽,雨污分流,湖溪河“水岸同治”两年结束纳污

新闻中心 > 武汉

2020-06-02 20:34 来源: 长江网
【字体:

  长江网6月2日讯 两年攻坚“清肠”清淤,原本只六七米宽的河道拓宽至20多米,如今湖溪河大变样。今年6月5日是第49个世界环境日,2日,为纪念“世界环境日”,武汉市生态环境局、武汉市水务局联合在湖溪河入喻家湖口处举办了“爱我百湖——我是行动者”主题活动。武汉市一批民间河湖长代表走进湖溪河综合治理工程现场,见证湖溪河的变化。

  湖溪河综合整治后的景观效果图 市水务局供图

  大步拓宽“清肠”,湖溪河排水能力提升

  6月的喻家湖明亮如镜,水鸟翩跹。南岸入湖口处的湖溪河不再是两年多前的模样。

  作为天然河道,湖溪河上游原为雨水汇流而成的小溪,下游为湖泊,故名“湖溪河”。这条河长约1530米,南起武汉珞喻东路,北至武汉东湖的子湖喻家湖,从华中科技大学穿流而过。

  作为新聘任的湖溪河民间河长,武汉华胜工程建设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炜记得当年在华科读书的时候,湖溪河很美。那时,学生都喜欢在湖溪河畔散步,看看书、背背英语单词。

  可随着湖溪河沿岸排口不断增加,水体污染日趋严重。

  河道已完成拓宽

  2018年,武汉启动“水体提质攻坚行动”,湖溪河综合治理工程拉开帷幕。两年“攻坚”,大刀阔斧,原本只六七米宽的河道拓宽至20多米,抽干河水的河底进行了大规模的清淤。眼下,湖溪河大变样,排水防涝能力明显提升。

  截污治本,湖溪河岸上来了一场“大手术”

  湖溪河“病”了,治标不能完全治愈,必须治本。分析污染成因,湖溪河综合治理对沿岸的12个排口进行了逐一封堵。

  “有些是上游来的污水,有些是校内雨污未分流产生的污水”,现场参建人员介绍,找到污水来源才能“对症下药”。

  水里的问题岸上“治”——在湖溪河上游,工程新建了截污工程;针对湖溪河沿岸排口,华科大在校内完成了雨污分流改造。这场“大手术”埋于地下,收效甚佳,雨污水不再混流,湖溪河卸下了“纳污河”的帽子。

  “那是什么?”在湖溪河下游河畔,不少民间河湖长发现了一座外观酷似蓄水池的建筑。参建人员称,这是初期雨水调蓄池,俗称“雨污中转站”。它可有效收集汇水范围内的初期雨水,净化处理后再达标入湖。

  “建设初期雨水处理设施,是从源头上截污控污的一大举措”,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称,在系统治水思维的引领下,武汉有越来越多水环境提升工程引入初期雨水处理设施,比如正在进行的南湖水环境提升工程。“初期雨水比大家想象得更脏,这一设施能有效缓解初期雨水带来的污染。”

  优化水岸景致,一船可入东湖

  按照计划,湖溪河整体工程将在年内完工。

  现场工人正在加紧护坡施工

  现场看到,河道已全部打开的湖溪河两岸,工人们正在加紧护坡的建设。不规则的护坡石镶嵌在混凝土中,显得美观又天然。原本位于河道上方的4座小桥也因拆后重建变得更加大气宽敞。其中一座为景观桥,形似彩虹。

  参建人员称,通过治水清源、河道拓展、滨水塑景多位一体的改造,湖溪河的未来将成为集生态、休闲、自然为一体的城市景观带。市民在此将看到“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生态景观。

  早在设计之初,就有学生提出,把湖溪河打造成为如剑桥康河般的绿水空间。期待湖溪河的“新生”,这一愿望将变为现实。

  湖溪河直通喻家湖,喻家湖是东湖的一大子湖。雨季,湖溪河水涨,流入喻家湖;旱季,喻家湖水反哺湖溪河形成迷人水景观。今后,船行河上,一划入东湖将不再是梦。

  引入全过程工程咨询模式,多方共同守护

  距离工程完工,还有最后半年时间。虽时间紧迫,但项目首创的全过程工程咨询模式,为后续施工赢得有利条件。

  王炜称,水环境综合整治本就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上升至流域层面,往往因跨区域、跨部门、多层级、跨时间等问题而更显复杂和艰难。以前治水工程多为碎片化管理,业主方要和许多对接单位签订合同,不便于管理,责任界定不清晰。此次引入全过程工程咨询的模式,把碎片化管理整合成高度集成化的管理,便于项目的整体推进、责任的界定和业主的决策。这不仅有利于工程的推进,也有利于水体本身的管护。

  “水质提升从来都不是一个部门的责任”,来自市河湖长办的工作人员表示,湖溪河的持续向好得益于政府、高校、企业、民众的共同努力,这是“共治”的结果,也是新时期武汉治水思路的体现。

  (记者黄师师 王怡人 通讯员廖宇智)

  【编辑:戴容】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