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谈应急响应“降级”:防控措施可进行相应调整,市民需保持良好卫生习惯
长江网6月12日讯(记者刘晨玮 黄琪) 6月12日,湖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109场新闻发布会宣布,6月13日零时起,湖北省突发公共卫生应急响应级别由二级响应调整降低至三级,并将相应调整相关防控策略,长江网记者就此采访了有关专家。
“降级后不必再过度防控”,流行病学专家、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教授魏晟说,“作为武汉市民,我深深感到‘降级’来之不易!武汉人民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牺牲,才迎来了这一刻,这也进一步反映出武汉前一阶段防控工作取得的重大成果,武汉是安全的。”
魏晟表示,目前,全国多数省份都已调整到三级响应,湖北、武汉可以参照兄弟省份、城市,在做好常态化防控的同时,积极复工、复产、复学,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争取加快速度发展,让社会生活恢复应有的活力和常态,“我希望,武汉市可以充分借鉴其他省市的经验和做法,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不要出现‘加码防控’ ‘过度防控’等不必要措施,尽快恢复正常生活。”
魏晟提出,大家也要意识到,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降级并非“万事大吉”,而是对常态化防控提出了更为精细的要求,政府需充分利用前期的防控经验,做好症状监测、病例监测等监测工作,做好院内感染的管控工作,加强医疗、疾控队伍及其后备队伍的建设,以及物资储备,同时,加强相对脆弱人群、重点场所的防控,继续提高市民的健康防护意识,“这些工作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
魏晟告诉记者,长远来看,武汉需要有计划、分步骤落实中央提出的“织牢织密公共卫生防护网”的要求,使公共卫生安全水平达到一个新高度,他相信,武汉一定会凤凰涅槃,迎来全新的发展局面。
北京协和医院第二批援鄂抗疫国家医疗队队长、感染内科李太生教授得知后表示,“这是令人振奋的好消息,千万级人口核酸检测的结果显示武汉保卫战非常成功,也证明了武汉没有问题。”他认为,经过武汉保卫战,城市的疾控和临床医疗体系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具备快速应对的能力,大众的公共卫生意识也得到提升,“我为自己来到武汉一线抗疫而感到自豪,也为武汉尽早全面复苏送上祝福。”
李太生提醒,疫情防控必须坚持常态化,降级后,市民依然要保持勤洗手、使用公筷公勺等卫生习惯,可以有效减少各类传染病传播,“良好的卫生习惯在非疫情时期也应保持,要继续注重全民卫生意识的培养。”
“武汉是安全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徐顺清教授得知“降级”消息后告诉记者,此前的集中核酸检测结果为“降级”提供了最完整的数据、最有力的证明,接下来,武汉面对的任务是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手抓”,而“降级”有利于湖北、武汉和外部恢复正常交流往来,对经济复苏将起到重要作用,通过核酸检测,也让外界对湖北、武汉的发展恢复信心。
徐顺清提醒,接下来,要继续做好常态化防控工作,并注重“外防输入”,经此一役,湖北、武汉要注重形成完备的监测预警机制,一旦有任何异常,应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
【编辑:戴容】
一周热门
- {{index+1}}{{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