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三餐甜食代替,她悄悄变成了“糖人”
长江网6月15日讯(记者李丽 通讯员周珊)“空腹血糖18.89毫摩尔/升、餐后血糖31.62毫摩尔/升,双双超过正常值近4倍,平时没有任何征兆,怎么就突然患上糖尿病了?”意外变“糖人”的郑女士看着化验单,对自己无节制的饮食和不良的饮食结构追悔莫及。
54岁的郑女士,是一家企业财会高管,居家办公期间,自律的生活作息随之被扰乱,她每天熬夜到凌晨,一日三餐变两餐。独居的她为了图方便,常常用汤圆米酒、马卡龙蛋糕、夹心饼干代替正餐。每天口渴了就喝浓甜花茶3到4瓶,各式浓醇巧克力近1000克,同时西瓜、甜橙、车厘子等更是不停嘴,临睡前还要再吃1斤多水果才够。
上周,单位通知郑女士出差,因需出示最近的核酸检测结果,郑女士来到附近的长江航运总医院·武汉脑科医院做身体检查,这才意外查出了糖尿病。

郭爱莉团队正在为郑女士查房。
该院肾病内分泌科接诊专家郭爱莉主任耐心告诉她,糖尿病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喜食甜食、长期高糖的饮食习惯,无形中为血糖在体内慢性增长埋下了隐患。
“再拖下去恐怕会使得血糖进一步升高,引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或糖尿病高渗昏迷,危及生命。”郭爱莉叮嘱郑女士立即停止进食高甜食品,规律作息,调整饮食结构,并住院接受降糖等综合性治疗。
6月15日,经精心医护,郑女士的血糖值已逐步恢复正常,但出院后仍需终身服用降糖药物来控制血糖平衡。
近期,因不当的饮食习惯及饮食结构引发糖尿病的病例屡见不鲜。郭爱莉建议,无论是居家办公,还是上班工作,都应坚持规律饮食、生活作息,劳逸结合,杜绝熬夜、过劳、饮食结构单一等诱发因素。
郭医生进一步提醒,40岁以上的人群,仍需坚持每半年进行一次血糖检测;有糖尿病家族病史、肥胖、血脂异常、高血压等慢性疾病的人群,血糖检测的时间更要提前至35岁开始;糖尿病确诊患者,除了应严格遵医嘱治疗外,一定要“管住嘴,迈开腿”,可适当食用草莓、苹果、奇异果等升糖指数低的水果为宜。
【编辑:张靖】
一周热门
- {{index+1}}{{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