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志愿者朋友圈引发国家博物馆关注,这些战疫物品被收藏

新闻中心 > 武汉

2020-06-15 23:49 来源: 长江网
【字体:
  长江网6月15日讯(记者乔驰 通讯员王国军)“疫情公告、防疫文件、无疫情小区旗帜,这些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物品能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让我们感到意外又荣幸。”15日,江汉区常青街复兴村社区党组织书记罗良忠向记者展示了近日刚刚收到的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证书。

  社区工作人员手持收藏证书与志愿者和居民合影。 记者乔驰 摄

  复兴村社区收到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证书。 记者乔驰 摄
  4月初,为铭记这段全民战疫历史,中国国家博物馆给复兴村社区来函,委托社区收集疫情防控中的相关公告、通知、出入证明、标语、海报等实物资料。

  疫情防控期间的重要公告被收藏。 社区供图
  经过一段时间的收集整理,来自复兴村社区、辖区航天花园小区及居民提供的65件战疫相关物品,作为文物被国博收藏。
  志愿者朋友圈引发中国国家博物馆关注
  “既讲述了疫情防控期间居民的生活日常,也反映了政府支持力度,每一件物品背后都有故事。”今年47岁的李奇是航天花园小区居民,身为湖北省文物交流信息中心研究员的他,在2月中旬加入小区志愿服务。
  志愿服务中,李奇在微信朋友圈记录下社区和居民的战疫事迹,引起了中国国家博物馆文物征集与鉴定部负责人的关注。“国博人员联系上我,请我留意收集疫情防控相关物品。”
  4月10日,中国国家博物馆给李奇所在单位和复兴村社区发函,正式委托李奇和社区收集相关物品。“收集的物品要与居民生活和疫情防控密切相关,具备较强的证明能力。”
  5月初,82件战疫实物被小心翼翼地打包好,寄往中国国家博物馆。最终65件实物资料被国博收藏,成为战疫文物。
  居民手写感怀信被收藏
  65件实物中,41件来自社区,15件来自航天花园小区,另外9件则由居民个人提供。
  航天花园小区居民熊学英今年67岁,她在疫情防控期间也参与到志愿者行列。“其间我有感而发,花了2天时间手写一篇感怀信,感谢小区业委会、志愿者、业主和物业的辛劳付出。”
  近1500字的感怀信,熊学英讲述了志愿者采购防疫物资,社区发放爱心蔬菜,居民、物业协作防控等故事,字迹遒劲,饱含深情,最终也被国博收藏。
 

  熊学英展示感怀信复印件。受访者供图

  熊学英觉得,小区被收藏的15件物品,就是居民们齐心战疫的一个缩影。“比起整个国家,一个小区就像浩瀚大海中的一滴水,我们的故事能被国博收藏,是武汉人民战疫的一个见证。”
  社区书记捐出车辆通行证,不起眼却意义非凡
  在社区提供的41件物品中,包含一张社区党组织书记罗良忠的车辆通行证。
  “这张通行证对我来说意义非凡。”罗良忠说,“多亏了它,我们才能及时转运病人、为居民采购物资,各项工作得以及时落实。”罗良忠觉得,这张通行证陪他经历过太多,甚至一度还不舍得捐出去。“但它更承载了我们社区工作人员的奉献精神,不该只成为我一个人的记忆。”
  记者在翻看社区所捐赠的实物资料清单时,发现许多物品可能在大多数人眼中没有任何价值,但在亲历者心中,这些都是难以舍弃的情感。
  在社区党组织副书记张定林心里,他最难忘的收藏物品,是几个硬纸箱。“这些纸箱是全国各地捐赠物资的包装盒,有云南捐来的咸菜、澳门捐来的口罩……”张定林说,这是全国人民支援武汉的心意。


  来自澳门的捐赠物品包装盒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 社区供图
  李奇告诉记者:“文物需要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这些战疫实物资料虽大多不起眼,但每一件东西都能解决一件实际问题,具备一定历史意义,反映了咱们社区在防疫各个阶段的工作,能向世人和后人展现武汉人民的坚强。”
  【编辑:张靖】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