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后浪”,像拼图一样将碎片复原成文物原貌,发掘补缺复活历史
长江网讯 在我们想象中,考古是什么?是老教授们背着小铲子、小刷子在昏暗的墓室里敲敲打打去“挖宝”?或是《盗墓笔记》里的奇骇冒险?都不是。
枣树林墓地车坑内,考古队员细致清理铜车器。
枣树林墓地车坑中发掘出土精美铜车輨。
2020年5月5日,湖北随州枣树林春秋曾国贵族墓地入选201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参与这次考古的是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一群“80”后、“90”后的年轻考古队员。
2019年9月至2020年6月,长江网记者先后3次跟随这群年轻的考古队员,深入到五六米深的墓坑、出土文物修复室用镜头记录文物发掘和修复的过程,也记录下他们心中对考古的理解和追问。
郭长江副研究员(中)与考古队员正在察看曾公求编钟铭文和纹饰。
从文物库房到整理间,“双人成行”搬运文物。
据随州枣树林墓地考古项目负责人郭长江副研究员介绍,“他们的队伍相对全国考古队伍来说,是年轻的。作为80后的他,算是年长的了。大多队员都是91、92年出生的。”在他看来历时3年的湖北随州枣树林春秋曾国贵族墓地的勘测、发掘和整理弥补了春秋中期曾国考古的缺环,是在“补楚史,补两周史,也是在补史书上没有记录的曾国史”。
考古队员陈虎正在对青铜器铭文进行拓片。
描图是考古整理阶段数据采集部分一个重要的环节。
对于考古队员来说回家是件奢侈的事情。据郭长江回忆:“2019年1月的一天,我从外地回到武汉,下午到学校门口接儿子放学,儿子在人群中突然看到了我,飞扑到我怀中。”他既心酸又无奈,“儿子看到我身边的行李箱,很开心,以为我出差回来陪他过周末了,其实我马上就要动身。”让他欣慰的是,那天,中央电视台10频道《探索发现》栏目播放了随州枣树林墓地发掘纪录片,7岁的儿子看得十分认真,在众多出土文物中一眼就认出了编钟和鼎,还很专业地发现了编钟上的铜锈,比看到电视上的爸爸还兴奋。
枣树林墓地经过考古队员精心发掘清理后的车坑内,马车轮毂遗迹清晰可见。
老专家宋有志(左)与90后的考古队员交流分享经验。
队员李晓杨是一名“90”后,他告诉记者,考古是一件随时可能发生惊喜的工作。上学的时候,田野考古老师经常讲“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铲会挖到什么”。“在发掘中,我们发现的一截树枝、一片树叶和若干果核,都要研究透彻,这些遗物是否因墓葬被盗扰都要得到准确答案。”李晓杨好奇心特别强,“当发掘一个遗迹时,探索欲望会让你忘却一切,就像看一部电影,会特别渴望看到结局。不过,更多的是平凡、普通、繁琐,是朴实的发掘、测绘、记录、整理。”
技师张艳芳正在修复拼接破损陶器。
考古队员李晓杨正在对出土的青铜器进行数据采集。
来自湖北荆门的修复技师张艳芳是考古队为数不多的女队员,也是“80”后,有着13年的考古工作经历,在此次枣树林发掘中出土了一件残缺的陶鼎。当时,这件陶鼎已碎成了100多片。每次修复她都小心翼翼地用喷枪加热陶鼎碎片,经过半个多月的不断比对、吻合,当最后一块残片拼上去,一件完整的陶鼎呈现在她面前时,她感叹道:“像孩子玩拼图一样特别有成就感!”
技师刘申迪在描图。
说起工作中的艰辛,在队员们看来,风吹、日晒、雨淋都是工作的一部分。聊起和现在很多“后浪”追求的快节奏、高回报,队员们有自己的见地, “都是年轻人,工作和追求没有高低之分,快和慢都是相对而言。找到心中的价值感最重要,幸福的生活是奋斗出来的!这么多年,一次次重现文物的原貌,让历史复活,让今天更加明晰,就像让2000多年的生命再次发光一样,这种价值感和获得感,也是当下年轻人的渴望与追求。”
考古队员在枣树林墓地对车坑进行后续清理。
枣树林墓地出土的2000余件青铜器中的部分青铜礼乐器。
2020年6月,随州枣树林墓考古工作已转入整理阶段,发掘现场将来会作为遗址公园对外向市民开放。
为何选择考古?他们说:“研古鉴今,以史明智。”
(记者何晓刚 詹松 肖僖 摄影报道)
整理|陈智 设计|胡欣
【编辑:戴容】
一周热门
- {{index+1}}{{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