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彻夜无眠!长江日报4路记者现场直击巡堤

新闻中心 > 武汉

2020-07-10 10:43 来源: 长江网
【字体:
  防汛对于武汉
  历来都是“天大的事”
  二级响应下的武汉到底怎样在防汛?
  昨晚8时
  长江日报记者兵分四路进入
  武汉青山、蔡甸、
  江夏、东西湖防汛堤段
  与巡堤人员一起值守堤防
  青山江滩
  9日晚上10时30分,在新沟桥街防汛分指挥部,8个值守人员到齐。做完交接,当天带班领导罗颢开始分配巡堤的位置。“我们站成一排往前进,电筒、竹篙拿好,大家走密一点。”
  罗颢(中)与队员一起巡查。
  值守人员每班分成两个小组,轮流巡堤。4人在40°左右的背水坡上呈一字排开,一人在堤肩,两人在半坡,一人在堤脚。强光手电的光束在草丛里交叉,寻找着积水的反射。
  罗颢1991年开始从事街道工作,防汛成了他参与近30年的工作。对于寻找管涌、散浸等,他有一套自己的方法。“首先是踩,地面的软硬可以感觉得出来。其次是看,一定要仔细,发现积水一定要用竹篙探一探。还有一招是听。”罗颢记得,1998年抗洪时他用上了“听”,“找管涌可以通过听树林里流水的声音。”
  罗颢与巡查队员在江边查看水情。
  队伍行至建设六路公交站,有队员发现地上的草是湿的。9日一整天的太阳,背水坡前几天的雨水基本都干了。罗颢排除了喷淋设施漏水的可能后,依然没有找到水的源头。他马上叫队员插上提前准备好的小红旗,现场给区防汛抗旱指挥部打电话。大约十分钟后,专业防汛人员到现场查看,原来是地下埋的管道渗水。虚惊一场。罗颢说:“我们的宗旨是宁可错报,不可漏报。”
  新沟桥街防汛堤段为武青堤建设四路至建设六路,全长1380米。为了合理配置人员,街道在堤段两端设立了两个指挥部,分别向东西前进,在建设五路汇合折返。去时巡查背水坡,回时巡查迎水坡。
  在建设五路小广场,罗颢专门带着晚班班长周恒到水边看了看。这里有水泥台阶,罗颢靠数台阶记录水位。“周二有7级没被淹,现在只剩3级了。水涨得很快,防汛的压力很大,武青堤建设五路紧邻倒口湖,这是我们观察的重点堤段。”
  今天凌晨3时30分,周恒第三次上堤,发生了一点小插曲。检查建设六路广场时,他发现两处异常:江水淹没的范围有扩大的迹象;地上有大片不明原因的水渍。拍照并和队员讨论后他还是拿不定主意。
  周恒到建设五路广场去看了看之前看过的台阶,还是3级台阶,水位没有明显上涨。还是不放心,他又跑去街道另一个分指挥部请来更有经验的队员到现场查看,才打消了担心。
  满头大汗回到建设六路的分指挥部,大家一坐下就找凉茶喝。做完巡查登记,下一班马上开始,保证堤上随时有人。
  洪北大堤
  9日晚,长江日报记者前往蔡甸区通顺河洪北大堤,体验大堤夜晚值守。截至晚9时,通顺河北垸闸外水位达27.59米,已超历史最高水位。
  刘治洪(中)和两名村干部在大堤上巡查。
  洪北大堤上2500米长的洪北一堤段,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就一直由蔡甸区奓山街25个村联合值守。56岁的蔡甸区奓山人刘治洪所在的大东村,负责其中98米。刘家两代人,均守过这段堤。
  当晚零时,记者跟随着刘治洪、明小晶和陈文三名大东村值守人员,参与夜间巡堤。这段仅98米长的堤段,一趟巡查下来,需花费约半小时。被雨水浸润的坡体,每脚下去,都能踩出一个泥印。
  巡堤时,三名值守人员依次横向巡检堤身半腰处、堤角处和压津台范围。三天前,正是在堤身半腰处,刘治洪发现了4处浸水点,好在经过及时排查,排除了堤身渗水的可能性。
  刘治洪说,今年洪北大堤的路灯投入使用后,夜晚巡堤,不仅效率提高,而且更加安全了,“有了路灯,配上强光手电,草下面都看得一清二楚!”
  刘治洪(中)和两名村干部在大堤内侧进行排查。
  凌晨2时到4时,值守三人组切换为夜间模式,两两外出巡查。凌晨2时15分许,记者随刘治洪、明小晶两人一趟巡堤结束后,返回哨棚,虽是夜间,但因脚下泥泞,步行困难,仍大汗淋漓。
  今年洪北大堤上的值守哨棚,由以往的应急帐篷,升级为有电源供应的集装箱简易屋。房内不仅有空调可用,还有4个通电插座可供电器充电。
  刘治洪在简单地洗漱。
  为了避免熟睡,屋内的照明,彻夜未熄。“房里有空调了,怕睡得太舒服,起不来。”刘治洪略显不好意思地说。
  早上6时,已经完全天亮,明小晶和陈文,再次换上雨鞋,前往大堤巡查,新一天的守堤生活,就此开始。
  长江干堤江夏段
  9日晚,长江日报记者跟随江夏堤防管理总段谭家窑分段专防人员一起巡堤守夜。
  大堤上,每隔一段就可以看见一个帐篷搭建的小型值守点,值守人员三五人一组,沿着大堤内排查险情。6.97公里的谭家窑管理段分布着十余座这样的临时值守点,堤上的电线杆上每间隔一个安装了照明灯,照亮了大堤。
  穿着反光背心和胶鞋的谭家窑分段段长朱国祥介绍,8日开始,区内各防汛责任单位便安排人员上堤值守,每个值守点24小时有人轮换,每两小时巡查一次所负责的堤段,重点点位的巡查更为频繁。
  朱国祥和队员一起查看渗水处。
  朱国祥在大堤上工作了30多年,2013年成为谭家窑管理段的段长。对于险段内的重点点位,朱国祥了然于胸。“晚上我们主要观察重点区域和出现渗水的点位,并询问各单位巡堤的情况,巡视一圈下来要2个多小时。”
  晚上8时30分左右,记者开始跟着朱国祥巡堤,沿着背水面堤坡往下,走到压浸台和禁脚地查看地面情况。大雨过后,堤坡部分地段泥泞,已经除过四轮的杂草又冒出头,不远处插着一面旗子。
  “这里就是标记的渗水点。”朱国祥弯下腰,查看渗水情况,“这里有一个小口在往外冒水,但是水量小且没有带出泥沙,说明比较稳定。”
  “中湾闸也是查看的重点,虽然闸口只有一米宽,但一旦漏水水压会很大。”中湾闸的闸口已经封闭,在涵闸的出水口,水面平静,没有水流动,朱国祥才放心离开。
  第一轮巡查完后,已到了近12时,朱国祥来到谭家窑管理段,洗完澡,睡了一个小时后便再次出发。
  朱国祥挨个来到值守点位询问各单位的巡查情况。在江夏经发投集团的值守点位,帐篷外放着一箱箱泡面和矿泉水,值守人员吴强告诉记者,他们当晚有6名工作人员值守,刚刚巡查完600米的堤坡,没有发现险情。
  这处帐篷搭建在路灯下,不断有飞虫聚集,吴强说:“蚊虫都不算问题,昨天我们这还出现了一条蛇。”朱国祥叮嘱,在堤上巡查值守一定要穿胶鞋,这样可以保障安全。
  府河围堤
  府河围堤(东西湖段)李家墩河道堤防所辖内总长度23.5公里。按照每1公里设置1个哨棚的标准,围堤上共设置了23个哨棚,出动巡堤防守人员593人。9日晚8时,记者探访堤防的值守情况。
  晚上8时左右,沿着东西湖塔西路一直向东,很快可以看到一面蓝色的警示牌:非防汛车辆禁止上堤。再往前行200米,有民警执勤的卡口。核实身份后,记者跟随李家墩河道堤防所的工作人员来到了府河围堤10~11公里处的哨棚。一路上,大堤漆黑的两侧都有巡堤人员的手电筒光在不停晃动。
  深夜,巡堤仍在一丝不苟进行。
  晚上10时30分,金银湖街李家墩公司的值守人员王鑫和同事前来交接班,他们负责晚上11时至10日早上7时的大堤巡防任务。“我们一般都早来半个小时,做好准备。”为了更清晰的反应两个班组之间的水位变化,每次接班的队伍上来后,都会在水里插一根竹竿,记录下水面的大概位置。
  “目前府河水位超过27.9米,按照‘二级响应、一级战备’的要求,我们已经做好了充分准备。”李家墩公司值守人员刘冬胜说,“现在守堤的条件有了很大提升,我们要做的就是瞪大眼睛消除隐患。”
  刘冬胜是李家墩村湾的居民,背靠府河围堤生活了几十年,亲身经历了防汛的历史性变化。他说,原来的哨棚就是简易帐篷搭上防晒布,现在除了用上内空更高、更结实的活动伸缩棚,还有集装箱式的工作间,里面有空调、冷柜,还配备了独立的移动厕所。手套全都加厚带涂层,就连手电筒也升级换代,用上了照射距离近300米的防爆强光手电筒。
  一碗泡面,就是年轻人的消夜。
  翻开《巡堤查险记录》,从6月29日起,可以清楚地看到每一个班组的巡查日志。
  刘冬胜介绍,随着汛情态势升级,大堤值守的人员也从最初的3个人增加到6个人,再到现在的8个人。“一个班组巡查一趟大概50分钟,一夜至少走4个来回”。刘冬胜说,在每个公里段,相邻的班组在巡堤时会多走50米,在接壤地带形成交叉检查,“避免出现遗漏”。
  “我们准备了备用土方,提前做好应急准备,一旦出现险情可及时应对。”宋居建指着哨棚旁一人多高的土堆对记者说道。不远处,上百个银白色沙袋整齐的码放在道路一旁,堤脚下的府河水正静静流淌。
  “我是生在这里长在这里,现在守在这里保护家乡。”1994年出生的李雷是村湾里的综治队员。年轻的他在2016年第一次上堤防汛,如今动作已老练起来。6月底防汛人员开始陆续上堤,李雷成为了主力队员。
  “巡堤也讲究经验积累。”李雷说,平时在堤上遇到不懂的就向大家多请教,处理险情最考验判断力。“我不仅是在为家人守堤,也为武汉人守堤。”
  (长江日报出品 文字:记者王兴华 覃柳玮 汪峥 张奔设 林坤 通讯员 彭亚楠 方红星 张苗 孙克亮 彭吉松 策划统筹统稿:赵代君 摄影:记者陈卓 何晓刚 史伟 视频:拍摄、制作胡胜 海报设计:王语哲 制作:叶凤 朱晨颖 校对:张莹莹)
  【编辑:邓腊秀】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