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再访1998年防洪险段,龙王庙守堤人:城市有韧性,我们心里不慌

新闻中心 > 武汉

2020-07-11 23:54 来源: 长江网
【字体:

  长江网7月11日讯(记者黄师师 雷衎)“现在水位高,游泳很危险。”11日下午,长江救援志愿者队小红帽支队队员汤皓栋,正在劝离市民尽快离开汉口江滩。此时,长江汉口站水位28.38米,水位标志雕塑半入江水中。

  水位急速上涨,11日上午,市防办发出“江滩封闭管理”通知,下午3时,汉口江滩三阳广场除工作人员外,一片空荡。

  “这水感觉比2016年来得更猛。”市江滩办工作人员称,在江滩工作这么多年,从未看过这么高的水位,防汛形势很严峻。

  曾参加1998年抗洪的守堤人:水涨得快,但心里不慌

  严峻形势下,历史险段龙王庙亲水平台,正承受着江水的不断冲刷。站上龙王庙观景台远眺,两江交汇、清浊交融,江面更显得宽阔。

  7月11日,江水已经淹没龙王庙人行步道。 记者任勇 摄

  江汉区水政监察大队的李萍正在进行一天的巡查。虽曾经历1998年的抗洪,但李萍还是对眼下这场来势凶猛的洪水感到震惊。“涨得太快了,上个星期,下面还能走人。”李萍指着脚下的亲水平台说,“现在景观灯都淹了一半,围栏全部在水里了。”

  1998年,李萍被抽调进工程组,用沙袋等工具处置渗水险情。为了随时做好抢险的准备,他睡在旁边江汉宾馆的会议室里,两个月没有回家。

  1998年大水过后,龙王庙综合整治工程鸣锣开工,万里长江打响了“力锁龙王”的战斗。1999年夏,龙王庙综合整治工程竣工,次年景区建成。

  紧随其后,全市展开规模空前的堤防整险加固工程。

  面对滔滔洪水,李萍表示心中并不慌张:武汉已建设形成三级以上河道堤防808公里,形成了汉口、武昌、汉阳三个独立的防洪保护圈以及新城区14个防洪区(8个防洪保护区和6个防洪区),城市综合防洪体系不断完善。

  二级响应一级战备,工作要走在前面

  武汉是长江中游重点防洪城市,每年强降雨集中期正值长江、汉江武汉段高水位运行期,外洪加内涝,城市面临巨大压力。

  “战大汛必须行动得早。”市防办相关负责人称,武汉历来把防汛当成天大的事。

  7月6日5时,我市将防汛应急响应级别由Ⅳ级提升至Ⅲ级。6时30分,又将防汛应急响应级别由Ⅲ级提升至Ⅱ级。短短一个半小时,防汛应急响应级别两次升级。这天,“90后”卢斌已经在四官殿码头防汛排渍值守点守了两天。

  汛情就是命令。卢斌每天和同事轮班展开24小时的拉网式排查。

  二级响应、一级战备,很多工作要走在前面:卢斌每天会研究预警预案,查看雨情、水情、汛情分析,巡完堤,他也会和同事交流查险整险的经验技巧。

  “长江水位历来是百姓关注的重点。”卢斌说,长江干堤是确保一城安澜的关键,自己年轻,但也必须站好这班岗。

  城市有韧性,我们有决心

  汉口江滩,有一座高达37米的防洪纪念碑,每每抬头仰望,就会将人们带回1954年那场声势滔天的斗争中。

  在龙王庙,1998年夏天的故事至今传唱。一块一米多宽的黑板曾立在武汉龙王庙闸口,“生死牌”三个红色大字和“誓与大堤共存亡”的誓词鲜艳夺目。誓词下面,是16个急匆匆写上的名字。

  “历史证明,武汉是座英雄的城市,现在的我们也能证明。”李萍说,虽然眼下防汛形势严峻,但各项人力物力都已到位,巡防人员心里“不慌”。

  入梅后的7轮强降雨,四官殿码头周边并未出现明显渍水。卢斌说,经过大量投入,城市的抗洪能力和排渍能力都显著提高,城市变得更好了。

  “历史让我们警惕,也给我们经验。”市防办相关负责人称,在全市的统一部署下,各级防汛机构履职尽责、共同努力,有决心有信心打赢这场防汛战,确保城市无恙。

  【编辑:张靖】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