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水位不退,我们不下堤”,12名退役军人自发组建防汛突击队

新闻中心 > 武汉

2020-07-13 17:20 来源: 长江网
【字体:

  长江网7月13日讯“29.19米!”7月13日上午9时许,45岁的退役军人熊刚收到了最新的汉江水位数据。一周以来,他和11位退役军人自发组建防汛突击队,24小时在东西湖区长青街的汉江干堤上驻守。

  12名退役军人列队准备巡堤。记者徐锦博 摄

  每天在大堤边放2块砖记录水位

  “今年防汛任务重,防疫也还不能放松,人手有些不够。”服役12年的熊刚,退役后被安置到了长青街天成园林公司工作。一周前,他从长青街了解到,汉江水位不断上涨,街道急需加派防汛人手,守卫附近的汉江干堤。

  “我们都当过兵,有抗洪抢险经验,这时候要顶上去。”熊刚所在的园林公司共有12名退役军人,在他的倡议下,大家自发组建了突击队。7月7日开始,他们选择去大堤上最危险的3号岗哨驻守,12个人每天24小时3班倒。

  队员们查看红砖放置处的水位。记者徐锦博 摄

  为了做到心中有数,突击队队员每天会将约5厘米厚的2块红砖,放在堤边记录水位。一周里,砖已经从堤外的第三棵树下,被移到了紧挨着大堤的一棵树,移动了2米多远。“又涨了2个多厘米。”7月12日早上8时许,周成远等4位队员在堤边查看水位时,发现3号岗哨对面的水中有多处冒泡现象,他们马上向防汛指挥部报告,专家评估后排除了险情的可能,队员们这才放了心。

  “3号和4号岗哨间有4个拐弯,大堤拐弯的地方容易出现险情。水位不退,我们不下堤。”熊刚曾在抗洪抢险中立过三等功,他告诉记者,巡堤时他们格外注意堤边冒泡的现象。“遇上险情,冒泡的地方是清水,要用八字沟改排法,及时填沙袋;如果是浑水,可能就是决堤的前兆,要赶紧打桩。”

  熊刚在做巡堤查险记录。记者徐锦博 摄

  周边社区4名老兵也加入了突击队

  “不仅是堤边,大堤内200米的区域都要仔细巡查。”51岁的吕保玉是年龄最大的队员,曾在黄继光生前所在部队服役,参加过多次抗洪抢险,因为谐音,他被队员们喊作“旅长”。“现在江堤修得比以前更牢固,防汛更扎实,但是我们不能放松。”

  巡堤、劝离上堤的居民、做查险记录……这是防汛工作的日常。一周以来,大堤上4个岗哨每天会接受突击检查。“严守纪律、执行力强、忠于职守。”连日来多次巡查,长青街党工委副书记徐文化对退役军人防汛突击队留下了这样的印象。长青街天成园林公司书记陈继新告诉记者,队员们平时作风顽强,不叫苦、不叫累,防汛抢险等急事难事他们总是抢着上。

  最近,李友新和汉江干堤周边社区的3名退役军人,也报名加入了这支退役军人防汛突击队。“当兵12年,参加过1998年抗洪,这方面的经验比较丰富,人民需要的时候我们退伍军人就要上。”李友新说。(记者徐锦博 通讯员侯西子 代四化)

  【编辑:邓腊秀】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