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早安武汉 | 武汉科学防汛打了三场仗

新闻中心 > 武汉

2020-07-17 07:11 来源: 长江网
【字体:

  “巡堤时,要眼到、手到、耳到、脚到、工具物料随人到,检查的时候要逐一查看堤顶、堤坡、堤脚。”16日,在四邑公堤,江夏区防汛办总工秦时军正在给一线防汛人员讲解巡堤技巧。

  尽管防汛人员已守堤多日,但秦时军还是将熟悉的作业流程再细述一遍。这是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使命担当,也是作为一名专家的严谨本能。

  科学防汛、守护家园,防汛前线的背后,武汉有一支为防汛提供强力智力支撑的专家力量。

  打好准备仗:

  有预案临危不乱

  3月初,武汉市水务局召集开会研商,《武汉市城市防洪应急预案总体预案》的修编。因疫情防控,今年防汛工作将要面临的新挑战,预案需要大幅修编。

  市水科院专家谢珊一头扎进档案堆里,经过反复修改,核定下全市水系、泵站、排涝能力的基础数据——32个、80座、3546立方米/秒。摸清现有“家底”,心里有了数。

  谢珊(左一)正在查看金水河新河闸封堵情况。

  3月12日,武汉召开防汛备汛工作视频部署会。水务系统全员转战防汛战场,来自长江流域省市的防汛专家迅速集结,以专业特长和技术成果为防汛备汛提供强大智力支撑。

  7月6日5时,武汉宣布将防汛应急响应级别由Ⅳ级提升至Ⅲ级。6时30分,又将防汛应急响应级别由Ⅲ级提升至Ⅱ级。短短一个半小时,防汛应急响应级别两次升级。有了《预案》的谋划在前,应急响应启动工作高效有序。

  7月8日23时30分,市防汛办副楼304办公室,众多专家围坐一圈,对《2020超高洪水应急指南》进行商讨。此刻,市防汛办办公大楼正对的汉口江滩,江水已没过二级平台。

  7月9日6时,这份由市水科院、市防洪院、规划公司、市测绘院彻夜编制的《指南》新鲜出炉,为长江高水位运行下,干堤、支流、泵站、水库等部位可能遇到的险情指明应急应对方向。

  防汛专家王怀清(中)、周松泉(右)在黄陂检查泵站河堤脱坡处置情况,研判处置效果。

  打好突击战:

  紧急打通汤逊湖外排通道

  6月8日入梅以来,武汉先后遭遇7轮强降雨,大部地区降水量是历史同期的2倍至3.5倍。强降雨下,汤逊湖水位猛涨,周边区域或将面临严重内涝。

  专家组连夜研究认为,要尽快降低汤逊湖水位,必须把江夏区海口泵站作为支援抽排泵站。可泵站能力如何?排水通道是否通畅?

  专家向浩接下现场踏勘的任务。下过雨的土路严重打滑,车行5公里的路,花了整整2个小时。在杨咀村附近,他找到一处拦水土坝。向浩赶紧报告市防汛办,请求工程措施。第二天,十里长渠全线畅通。

  防汛战场,每处堤防、每处涵闸都有防汛专家的身影。不少一线守堤人、泵站工坦言:有他们在,我们心里踏实。

  打好主动仗:

  发布考点渍水风险图

  8日上午,江岸区汉铁高中不远处,停着一个全身亮黄色、头顶水管的大块头——“龙吸水”。这里是高考考点。为了避免区域发生渍水,“龙吸水”在此待命。

  专家李敏查看东湖水位和闸门封堵情况。

  在武汉,每年发布的“易渍水点风险图”是各区指导排涝工作的行动指南。主创者李敏、石亚军是市水科院的专家。今年入梅后的连续强降雨,“是不是能够对考点也进行一下渍水风险分析?”

  排渍专家组萌生这一想法后,集结了来自市规划院、规划公司、市市政院等多部门的专家开始分片制图,并将图册分发至各区各考点值守人员手中。

  今年高考,全市55个考点周边均有排水队员24小时值守,全市无一例因道路渍水引发误考或迟到现象。

  在防汛精神的感召下,主动作战意识已融入全市新老专家血液。

  市防汛办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武汉市已建立较为完备的专家库,不仅“老专家”倾囊相授,对新人“传帮带”,让防汛精神、技能代代传承;不少村干部、退休不久的防汛人,从数十年巡堤查险经验中,也总结出有效的“土法子”,在发现险情、处置险情、预防险情等方面也各显神通。这些力量的加入,为武汉防汛赢得主动。

  科学应对防汛大考

  人类抵御自然灾害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学技术。当前,武汉正在经历防汛大考,汛情仍然十分严峻,打赢防汛救灾攻坚战需要付出艰苦努力。越是面对这种情况,越要坚持向科学要答案、要方法,做到因时因势、科学防汛。

  防汛抗洪如同打仗,讲究不打无准备之仗。只有把工作做在汛前,抢早准备,才能努力把灾害降到最低。武汉防汛立足于早,今年3月还处在紧张战疫中,市委市政府就全面部署全市防汛备汛工作,60多项防洪重点工程也先后在汛前完成,打了一场有准备的主动仗,为防汛赢得先机。

  正是准备充分、应对科学,今年汛情虽然来势凶猛,对城市影响却小于往年。尤其让人感受深刻的是,不久前水位居历史第四的长江洪峰过汉,城市安澜,市民生活如常,这与武汉防在未发之前,以科学的确定性抵御雨情汛情的不确定性是分不开的。

  科学防汛还体现在防汛的专业化和科技化。多年来,武汉逐步完善了江河堤坝库等大中小水利硬件设施,并借助信息化与高科技赋能,进一步提高防汛效率。另一方面防汛经验逐步制度化、系统化,一大批专业人才为防汛抗洪提供了强大智力支撑。正是高度重视科学防汛的重要性,把功夫下在了平时,才织就了一张预警及时、应对科学、行动高效的防汛应急之网,做到临危不乱。

  武汉因水而生、依水而兴,优于水也忧于水。防汛是武汉一年一度的必答题,从根本上说,做好“水”文章则是大江大湖大武汉的一道思考题。如何处理好人与水的关系、生态与发展的关系,达到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武汉城市发展视野中的科学考量。

  当前,防汛大考仍在继续。应对这场考试需要勇气,不畏挑战、迎难而上,也需要智慧,不断加强治水、理水的本领,努力在这场大考中获得高分,也为城市提升治理能力、建设生态文明沉淀更多经验和思考。

  记者:黄师师 王怡人 评论:长江日报评论员

  ◇ 武汉光谷空轨项目计划年内开工,线路公布。

  ◇ 今年武汉中考时间为7月20日、21日,交警呼吁:非涉考市民出行请尽量选择公共交通。

  ◇ 武汉投放2000吨政府储备冻猪肉,可在120家超市购买。

  ◇ 武汉市发放首批非道路移动机械环保标牌,挖机、叉车也要上“环保身份证”。

  ◇ 湖北首设省级科技重大专项,首批启动8个专项,拟资助金额8000万元。

  ◇ 20日起,武汉市安全生产“三项岗位”人员考核发证工作重启。

  ◇ 7月份以来洪涝灾害造成江西、安徽、湖北、湖南、重庆、贵州等24省(区、市)2027.2万人次受灾,23人死亡失踪。

  ◇ 2020年上半年经济数据公布:二季度GDP同比增长3.2%。

  ◇ 6月,中央企业今年以来首次实现月度净利润正增长。

  ◇ 15日,乌鲁木齐发现1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6日,乌鲁木齐地铁1号线停运。

  ◇ 英国实施“居家令”以来,约有64.9万人失业。

  ◇ 法国政府宣布恢复经济和就业计划。

  ◇ 闭馆四个月后,俄罗斯圣彼得堡的冬宫博物馆再次向公众开放。

  16日,国家电影局发布通知,低风险地区电影院7月20日开放营业。进电影院必须全程佩戴口罩,每场电影上座率不得超过30%。武汉影院正在加速准备恢复开放。

  制图:王语哲

  整理|陈智 制图|王语哲

  今天,武汉继续以阵雨为主,最高气温会小幅爬升至32℃。但明天开始,将迎来一轮较强降水过程,预计19日,雨势会发展为大到暴雨,气温也因此再次缩回“3字头”以下。

  长江日报出品 来源:长江日报 新华社 人民日报等 制作:叶凤 校对:熊琳琳

  【编辑:戴容】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