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驻村14年,这个第一书记要等最后45名村民进城再退休

新闻中心 > 武汉

2020-07-23 09:05 来源: 武汉开发区融媒体中心
【字体:

  长江网7月23日讯 “小蒋,麻烦你这两天再跟我送一点尿不湿过来吧。”

  “好勒,我在堤上防汛走不开,我请同事代购下午送到您家。”

  7月21日早上7时,正在纱帽街通津村堤段参加防汛值守的该村第一书记蒋国银接到了“穷亲戚”杨纯翠打来的求助电话。

  今年86岁的杨纯翠是一名抗美援朝老战士,患有多种疾病,已经丧失劳动能力。其老伴与儿子都已去世,是村里为数不多的高龄贫困户。

  从武汉开发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下沉到纱帽街通津村并担任第一书记后,蒋国银主动上门认领了这位“穷亲戚”。

  看到杨纯翠走路缓慢,他自掏腰包三千元为他购买了一台电动轮椅。因身体原因,老人常年使用成人纸尿裤。疫情期间,大部分商户都未营业,蒋国银发动亲戚朋友同事为其代购。

  “每到月中的时候,就要提前为老杨采购纸尿裤。”蒋国银憨笑着说道,这是他今年第8次为老人代购,每次都要买足一个月的用量。

  为杨纯翠跑腿办事 仅仅只是蒋国银下沉通津村服务村民们的一个缩影。

  皮肤晒成古铜色、额头布满皱纹的蒋银国是湖北天门人,现为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土地整理中心正科级干部。

  纱帽街通津村 所辖641户2300多人,是当地最大的行政村。

  2006年,时年40岁的蒋国银被单位下派到该村开展结对帮扶工作,一干就是14年。“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我留在村里工作比较得心应手。”蒋国银自豪地说。

  2016年至今,蒋国银还担任通津村第一书记,帮助该村两委开展各类工作。 驻村14年来,他为村里筹集到近50万元资金,用于改善村湾环境。

  近年来,因当地街道实施整村集并,通津村也面临拆迁,大部分村民搬到纱帽城区租房过渡,村里只剩下40余户村民。由于集中安置房还未完工,已搬走的596户、2000多村民全部临时分散居住在纱帽街各个社区。

  抗疫期间,蒋国银把村干部、下沉干部和志愿者分成5个工作组,搜集、上报所有村民的个人信息,对村民进行分类管理。

  为了让村民安心宅家不出门,蒋国银发动单位领导、同事捐款捐物,为村民们筹集了12000多斤大米,100箱食用油。

  蒋国银把这些物资平均、逐一发放到分散居住在纱帽城区600多栋楼的每一户村民家里,“村里的党员干部、志愿者挑了大梁,把私家车当货车用,每家每户跑,一户都没漏。”蒋国银得意地说,“我还有个‘私心’,按户平均分配后还多余一些物资,而村里目前还有26户贫困户,我就把多余的物资全分给了他们。”因为措施得当,通津村疫情期间无一人感染,是全区第一批“无疫情村队”。

  “封城期间,蒋书记受了蛮多罪。”通津村副主任吴延虎回忆,管控期间,租住在纱帽街绿苑路社区的74岁村民杨纯干突发前列腺炎,村里安排网约车到小区接他去医院救治,但因小区封闭管理车子开不进来。

  得知杨纯干的情况后,他立马跑进小区背起老人就往公路上赶,已经54岁的蒋国银背着老人快步走了300多米,扶上网约车,陪老人做完检查、打完针后,又是网约车送到路口,他再把老人背回家。如此每天来回两趟,背着老人跑了9天,直到老人完全康复。

  通津村地处长江边,每逢汛期,村民都要组织起来上堤值守。近几年,有着丰富防汛经验的蒋国银担任他们的总指挥。“长江2号洪水即将过境,请大家提高警惕,加强巡查”。

  今年,通津村组织了70多人的防汛突击队,蒋国银千方百计改善他们的驻守条件。他觉得油布帐篷不保险,就委托自己的战友陆续运来6个集装箱,作为防汛人员的休息哨棚。

  “能遮风挡雨,有床铺,可以住6个人,还有空调吹,这比过去强多了。”蒋国银说,集装箱租3个月才2000元,一天6元钱,却改善了值守条件,更利于巡查。

  从外表看,黝黑的皮肤,粗壮的手掌,蒋国银跟村民没什么两样。自从7月4日上堤值守以来,他就常被前来督查防汛的各级领导当成村民。

  “这是我的光荣,说明我没有丢掉本色,没有忘记初心。”蒋国银笑呵呵地说,巡查排险,他不是第一次。“1998年,我驻守汉南农场长江干堤90天,白天顶烈日暴晒,晚上被蚊虫叮咬,下堤时瘦到体重不足80斤。”蒋国银认为,现在的防汛条件比20年前简直是天翻地覆的变化,但晒太阳、踩泥巴还是基本功。

  驻村14年,干部变村民,难道就不想回机关上班吗?面对这个问题,蒋国银坦言:“怎么不想?我也跟领导提过,领导也答应过,但是后来村民有事还是找我,我想事总要人做。我对这儿熟,大家也很抬我的桩,反正都是组织布置的工作,干就干好。”

  蒋国银觉得,驻村工作也很有成就感,前期给村里通水通路,后期村里拆迁又逐户做通工作,从领导到村民,对他都很认可。

  目前,他正在筹划如何给通津村600多户村民分配安置房,“这又是块硬骨头,但我相信自己拿得下来。”军人气质的蒋国银,没被困难吓倒过。

  “等最后45户村民进城了,我就该退休啰。”蒋国银打算把驻村工作做到底。(记者彭宇 康鹏)

  【编辑:陈辰】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