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李白”“花木兰”云上斗诗,江岸区中小学生开展诗词诵读大比拼
长江网8月22日讯(记者陈俞 通讯员刘培)“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8月21日晚,颂国学经典·大江金岸少年之星——江岸区首届云上诗词诵读大赛二年级决赛拉开帷幕。10名小学生身着汉服,依次登台,声情并茂地诵读中国古代经典诗词。

学生们身着汉服登台诵读诗词。记者陈俞 摄
江岸区近60所初中、小学的学生参与此次大赛。经过初赛、复赛的激烈角逐,1—5年级和7—8年级的75名参赛选手脱颖而出,成功入围决赛。决赛内容包括诗词朗诵、知识问答等环节,最终将评出一、二、三等奖及优胜奖。
在二年级决赛现场,参赛选手们饱含深情,朗诵千古名篇。“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来自武汉市育才家园小学的选手薛翰铭,身穿白色长袍,诵读了一首《将进酒》。他时而“举杯”,时而“挥手”,惟妙惟肖的表演,宛如化身为诗仙李白。

学生们身着汉服登台诵读诗词。记者陈俞 摄
薛翰铭是班上的学习委员,打小喜欢诗词,现在每天他都会“打卡”背一首诗词。“喜欢诗词里面美丽的意境。”他还介绍,自己最喜欢的诗人是李白。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来自武汉市育才第二小学的谭焕然身着红色“铠甲”,变成小“木兰”,为大家朗诵了一首《木兰辞》,表现亮眼。“这次是爸爸选的诗,妈妈在一旁陪着练习。 ”两岁开始,谭焕然就开始读诗,她还给大家分享了自己学习诗词的经验。她说,自己平时在家都是爸爸妈妈陪着自己边玩边学,通过飞花令、木头人等游戏进行诗词背诵,或者自己通过看古诗视频、书籍了解诗词背后的故事。

答题环节,学生们在规定时间答题。记者陈俞 摄
诵读环节结束后,《中国诗词大会第五季》总冠军彭敏,通过视频寄语选手,用诗词名句鼓励学生多读诗,多积累。紧接着,孩子们陆续又经历了一轮答题大比拼。
据悉,决赛将持续至8月30日,同步在云平台进行直播。本次大赛由江岸区委宣传部、区教育局主办。
【编辑:姚昊】

学生们身着汉服登台诵读诗词。记者陈俞 摄
江岸区近60所初中、小学的学生参与此次大赛。经过初赛、复赛的激烈角逐,1—5年级和7—8年级的75名参赛选手脱颖而出,成功入围决赛。决赛内容包括诗词朗诵、知识问答等环节,最终将评出一、二、三等奖及优胜奖。
在二年级决赛现场,参赛选手们饱含深情,朗诵千古名篇。“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来自武汉市育才家园小学的选手薛翰铭,身穿白色长袍,诵读了一首《将进酒》。他时而“举杯”,时而“挥手”,惟妙惟肖的表演,宛如化身为诗仙李白。

学生们身着汉服登台诵读诗词。记者陈俞 摄
薛翰铭是班上的学习委员,打小喜欢诗词,现在每天他都会“打卡”背一首诗词。“喜欢诗词里面美丽的意境。”他还介绍,自己最喜欢的诗人是李白。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来自武汉市育才第二小学的谭焕然身着红色“铠甲”,变成小“木兰”,为大家朗诵了一首《木兰辞》,表现亮眼。“这次是爸爸选的诗,妈妈在一旁陪着练习。 ”两岁开始,谭焕然就开始读诗,她还给大家分享了自己学习诗词的经验。她说,自己平时在家都是爸爸妈妈陪着自己边玩边学,通过飞花令、木头人等游戏进行诗词背诵,或者自己通过看古诗视频、书籍了解诗词背后的故事。

答题环节,学生们在规定时间答题。记者陈俞 摄
诵读环节结束后,《中国诗词大会第五季》总冠军彭敏,通过视频寄语选手,用诗词名句鼓励学生多读诗,多积累。紧接着,孩子们陆续又经历了一轮答题大比拼。
据悉,决赛将持续至8月30日,同步在云平台进行直播。本次大赛由江岸区委宣传部、区教育局主办。
【编辑:姚昊】
一周热门
- {{index+1}}{{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