暌别25年,曾经风光无限的保龄球比赛又回来了

22日,2020年武汉全民健身运动会亲子保龄球赛吸引了众多家庭参赛。 记者喻志勇 摄
长江网8月22日讯(记者朱文秀)22日,2020年武汉全民健身运动会亲子保龄球赛在泛海城市广场康霸球馆开赛。为了这次比赛,武汉的孩子等得太久了,要知道,武汉市上一次举办青少年级别的保龄球比赛还是1995年。
比赛于上午10时开始,70个参赛家庭的近200人将球馆塞得满满当当,现场变成了欢乐的海洋。

很多家庭都是第一次参加保龄球比赛。 记者喻志勇 摄
9岁的王梓铭和妈妈陈女士一大早就从南湖赶到汉口泛海城市广场。他先是和妈妈一起参加亲子赛,然后独自出战青少年比赛并夺得个人第八名。“之前孩子参加了一次康霸球馆举办的夏令营活动,打过三四局,我上次打球的时候还没结婚呢,孩子比我发挥得好,真的没想到还能拿名次。今天的比赛氛围很棒,很高兴看到武汉也有保龄球青少年比赛了,希望明年还能参加全民健身运动会。”比赛结束后,陈女士笑开了花。

比赛小选手动作连贯标准。 记者喻志勇 摄
今年43岁、带着孩子参加体验活动的蒋先生说,自己上次打保龄球还是20岁出头,后来在街上再也看不到保龄球馆了。19日,他在看到长江日报-长江网好玩武汉平台征集体验者的消息后,赶紧报了名,“听说有100多人报名,只选了10名体验者,挺幸运的。”在玩了半个多小时后,蒋先生说自己感觉回到了从前,“孩子是第一次玩,感觉很新鲜、有趣,要一次击倒全部球瓶还是很有挑战性的。”

一位父亲现场指导孩子投掷。 记者喻志勇 摄
上世纪90年代,保龄球曾经像旋风一样席卷全国,保龄球馆遍布武汉的大街小巷。三五好友聚完餐,移步保龄球馆,来上几局,既活动了筋骨又增进了情感。如今武汉街头已经很难看到保龄球馆。近日记者采访发现,武汉目前只有湖北大学和泛海城市广场两处保龄球馆,加起来只有22条球道。要知道1998年,武汉健丰一家球馆就有50条球道,是华中地区最大的保龄球馆。
17年“老玩家”: 全民健身运动会带来了希望

罗暐博和外婆王冬萍。 记者喻志勇 摄
在22日的2020年武汉全民健身运动会亲子保龄球赛中,66岁的王冬萍和10岁的外孙罗暐博组成的亲子组合十分抢眼,这一老一少出手时步法优雅,一看就是“练家子”。罗暐博甚至打出了一次全中的成绩,博得场边观众的喝彩声。“太开心了,终于可以在武汉参加市级比赛啦。”王冬萍笑着说。
王冬萍从2003年开始,已经打了17年的保龄球,“每周三练”成了她的运动习惯。在她的影响下,10岁的小外孙罗暐博成了武汉市为数不多的比赛型选手。王冬萍说,2003年已经过了保龄球的黄金年代,那年她刚好退休,在老年大学参加了保龄球培训课,渐渐就爱上了这项运动。“保龄球不受天气影响,也不用找对手,自己挑战自己,打两局还可以休息一下再打。这项运动需要开动脑筋,出球时一瞬间的动作非常舒展优雅,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还可以预防老年痴呆。”王冬萍笑着说,保龄球运动让她一直保持着上班时的身材,和她一起玩的球友中,有80多岁的人还在坚持打球,腰不酸背不驼,没有一个人大腹便便。

罗暐博和王冬萍击掌庆祝。 记者喻志勇 摄
2010年有了外孙后,王冬萍一周三次练球的节奏被打断,后来她干脆带着小家伙一起去球场玩。也许是耳濡目染的缘故,小家伙从小就喜欢保龄球,并在7岁时开始正式练球,至今已经有近4年的球龄,而且经常走出湖北武汉参加全国性比赛。王冬萍说了一件让她感到很心酸的事:“2017年和2019年两次去上海参加中国国际青少年保龄球赛,孩子只能代表上海队出战,因为武汉就他一个孩子参加,而比赛需要6人组队。武汉能参加比赛的孩子很少,基本上组不起一支队。那时候真希望武汉能有一支自己的青少年保龄球队。”

耳濡墨染, 罗暐博小小年纪很有球星范儿。 记者喻志勇 摄
王冬萍说,这么多年了,认识的新球友越来越少,和自己一起打球的还是原来那一拨人,所以她对全民健身运动会抱有特别的期待。“40岁以下的球友越来越少了,希望保龄球项目年年都可以列入全民健身运动会,为武汉培养青少年保龄球人才提供一个舞台。”
2020年武汉全民健身运动会保龄球亲子赛成绩
亲子比赛前八成绩
第一名 陈青宜 408分
第二名 张致勋 387分
第三名 林可欣 365分
第四名 罗暐博 361分
第五名 谢舒依 341分
第六名 余东铭 336分
第七名 余家亨 323分
第八名 谢珊玲 322分
青少年比赛前八成绩
第一名 张致勋 382分
第二名 余家亨323分
第三名 胡诗琦297分
第四名 叶云泽273分
第五名 罗暐博266分
第六名 陈青宜251分
第七名 刘思彤230分
第八名 王梓铭 229分

欢迎保龄球爱好者通过微信,扫码加入全民健身运动会保龄球交流群,群内将不定期发布保龄球相关赛事活动,还有神秘大礼等着你!
一周热门
- {{index+1}}{{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