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不相信不搭理不给钱,点赞短视频赚钱“老家”来电都是诈骗

新闻中心 > 武汉

2020-08-25 13:04 来源: 长江网
【字体:

  长江网8月25日讯 刷单诈骗隐藏在短视频平台里,异地来电新增“通信”和“社保”部门,网络贷款时再三确认过的银行卡号为何出错,商品退款的渠道居然还与借贷功能关联,武汉市公安局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民警分析发现,近期发生的电信诈骗案中出现不少“新剧本”。

  “给短视频点赞”也是刷单诈骗的“鱼饵”

  刷单诈骗者在群内发布的诈骗信息。通讯员冯威供图

  8月1日下午,莉莉在某短视频平台上接到一兼职信息:给平台某账号发布的8条视频点赞就可获5元酬金,操作后对方果然给她转来5元。“要不要继续刷单?”莉莉当即同意,按对方指示下载某聊天APP并注册成功后,“派单员”告诉她后续的刷单任务是在某电商平台上购物,购买1000元以内商品返利5%,3000元以内返利6%,4500元以内返利7%,4500元及以上均返利8%。莉莉刷了4单很快收到46元,但第5单开始对方就以“要连单”“操作超时”等借口不再“返利”,再刷5单后见对方仍不返款,莉莉拨打110报警。

  目前各短视频平台用户量大,而刷单诈骗者也从QQ、微信群等渠道转移到短视频平台,以高额回报为饵引受害者刷单后骗取钱财。民警提示,网络刷单、刷信誉是违法行为,任何承诺先付款后返高额佣金的兼职及平台刷单均为诈骗,不要贪图小利轻信。

  “老家相关部门”是“公检法诈骗”升级版

  诈骗者与受害人聊天记录。通讯员冯威供图

  8月12日上午,在武汉工作的小姜接到老家湖南岳阳“通信管理局”来电,对方称他名下有个手机号与一起洗钱案件相关,请他与“当地警方”联系。小姜见对方提供了他详细的个人信息,并未怀疑就添加对方QQ与其视频通话,视频里“警官”索要他的银行卡号后让他安装“安全防护软件”,接着他在QQ里发送数次验证码,连续视频通话7小时后,他才发现银行卡内50多万元被转走。

  骗子盯准在异地工作、生活的人群,冒充受害者出生地公安、通信、银行、社保等机构工作人员,告知其银行卡、手机号等出现异常,引导受害者向指定公安机关报案,再冒充警察诈骗。民警提示,遇到类似情况不要迷信“老家来电”,一定要自己拨打110报警核实或就近到公安机关咨询。

  贷款时账号输入错误?可能是骗子改了你的账号

  贷款诈骗者与受害人聊天记录。通讯员冯威供图

  8月14日,急需用钱的兵兵打开广告贷款短信里的链接下载某贷款软件,注册提交个人信息申请借款10万元。这时突然弹出需缴纳“手续费”,他咨询客服对方告知“手续费”是办理贷款合同必需的,待他还款就会退还,可他缴纳3500元后申请的10万元却一直没入账。再咨询客服却回复说他提交的收款账号有误,这时他发现系统显示的银行账号与他输入的收款账号确实错了一位数,想要更正客服却说该账号已被冻结,需缴纳“保证金”才能解冻。他依言转账并更换卡号,客服又说新卡号与原合同不匹配,还是不能放款。此时意识到不对他要求对方退钱,接着就被拉黑。

  警方分析,向正规金融机构申请贷款时若账号错误可直接联系更改,并不会导致账户被冻结也不需收取任何费用,且申请人一般都会再三确认账户,“出错”是骗子自制的贷款软件后台操作所致。民警提示:贷款应找正规金融机构,凡出现“银行卡号出错导致账户冻结”的都是诈骗,不要相信。

  退款变贷款,其实只为套取验证码

  退款诈骗者与受害人聊天记录。通讯员冯威供图

  8月15日,樊樊接到某化妆品品牌“公司来电”称因产品问题公司将给她赔款,请她与客服QQ联系,随后对方发来二维码,她扫描打开网页输入信息后却发现无法提交。再询问客服时对方却说,退款已转入她的支付宝账户还发来“转账截图”,并称为完成公司的退款流程,要求樊樊开通支付宝借贷功能,再将验证码发给客服退款。她意识到退款变贷款不对劲后,才发现提交的银行卡内资金早已被转走。

  其实,樊樊扫二维码打开的网页是骗子制作的假网站,目的是获取她的信息,而后续操作都是为套取验证码。这是“冒充电商物流客服”骗局的新变化,以信用度不高、资金流水不足为由要求受害者贷款或转账仍是此类诈骗的主流方式。民警提示,凡接到“客服”电话称网购商品质量有问题或快递丢失要办理退款的,要主动联系企业官方渠道核实处理。

  (记者夏奕 通讯员冯威 袁野)

  【编辑:戴容】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