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度处于疫情“风暴之眼”,武汉市金银潭医院打磨更锋利的科研尖刀
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副院长黄朝林(中),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党委副书记、公共卫生专家姚群(左)参加访谈。记者金振强 摄
【访谈嘉宾】
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副院长 黄朝林
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党委副书记、公共卫生专家 姚群
新冠肺炎疫情来袭时,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凭借科研力量,最先发现病原体,为抗击疫情赢得先机。
近日,该院副院长黄朝林在长江日报策划推出的大型系列报道“人民至上 生命至上——武汉战疫院长访谈”录制现场说,人类应对各类新的传染病,最终是依靠科研的力量来取得进展和突破。金银潭医院会继续与科研院所合作,依靠科技力量,将应对各种传染病的尖刀打磨得更为锋利。
谈科研合作
修建传染病应急病房楼
加强科研力量
当前,武汉的疫情防控战取得决定性成果,市金银潭医院也逐步走出疫情防控战的“风暴之眼”。
访谈中,黄朝林说,医院今后更加注重两个方面:一是持续加强平战结合机制,修建一栋平战结合型传染病应急病房楼;另一个是加强与科研院所合作,提升传染病诊疗科技能力。
2017年,金银潭医院的国家药物临床试验平台(GCP)获批。更早在2015年,该院成为国内首批使用ECMO救治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单位之一。
今年4月3日,金银潭医院与中国医学科学院签署合作共建协议,成立中国医学科学院武汉传染性疾病诊治研究中心。根据合作协议,双方将强化传染病疾病诊疗领域的协同创新,服务于人民群众生命安全身体健康;双方做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并协同发展。
该院党委副书记、公共卫生专家姚群为医院提升科研力量谈了自己的看法。他说,传染病医院和综合性医院互相学习,传染病医院的医护人员将加强多学科培训,扩大诊疗业务面,提升应对患者复杂情况的诊疗能力,取长补短。这样,平时的科研抓上去了,医护的综合业务能力抓上去了,到了战时,整个传染病医院的“作战能力”就更强了。
姚群参加访谈。记者金振强 摄
姚群还说,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0年下半年重点工作任务》,把预防为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方面强调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公立医院继续强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走上高质量发展道路。
谈应对疫情
迅速发现病原体
最早实施尸检开展病理学研究
访谈中,黄朝林回忆了该院应对疫情的表现。他说,2019年12月29日那天,他上午在医院查房,下午2点多时,接到市卫健委打来的电话。电话里说湖北省新华医院有7个病人,是不明原因的肺炎,需要金银潭医院派出专家一起去看看。
黄朝林到了现场,将病人资料仔仔细细地看了一遍,病人的片子也看了。因为考虑到传染,专家们把病人单独安置在不同的房间里。当天下午,这些患者被集中转移到了金银潭医院。
黄朝林参加访谈。记者金振强
摄“这些病人来医院之前,在其他医院诊疗过,但是找不到病原学依据。因为当时在冬春季,最常见的就是各种流感,这种流感引起肺炎比较多见。”
“我们做好防护后,立即对患者实施进一步流行病学检查和采样,目的是要尽快找到病原体。”黄朝林说,他们通过患者的鼻腔,然后进入到肺里面,收集好样本,然后再送出去做检测。最后通过基因测序,最早发现病原体,发现它是一种新型的冠状病毒,这为下一步的治疗和诊断方案赢得了先机。
为突破新冠肺炎救治和诊疗瓶颈,2月中旬,金银潭医院响应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指示,开展临床病理研究工作。2月16日,首例新冠肺炎尸体解剖在金银潭医院完成。14小时后,医院又完成了第二例尸体解剖。随后,该院在负压手术室共完成18具尸体解剖病理学研究。最先5例尸检的病理变化结论被纳入第七版新冠肺炎诊疗方案,提供了新冠肺炎病理学基础,受到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的高度表扬。
抗击疫情期间,该院建起21个病区、900多张病床,全部用来收治新冠病人,先后收治2800多名重症和危重症患者。
谈医患关系
“我感染了,我是能够切切实实地感受到病人的这种痛苦”
黄朝林还在访谈中谈到自己感染新冠肺炎的经历。
1月22日,黄朝林的肺炎开始发作了。当时,他在办公室上班,大概2点多钟就开始发烧,两三个小时后全身发软了,不断出汗。接下来几天,发烧一直持续,接近20天。在发烧过程中,还会明显剧烈地咳嗽,有明显的喘息,缺氧、胸闷。那个时候,拿个水杯喝口水都会有问题。
“人有一种濒死感,就是缺氧,像在潜水游泳的时候,人整个在水里面憋着,有人按着你的头……”黄朝林说,所以说通过这一次经历,“我是能够切切实实地感受到病人的这种痛苦”。
黄朝林说,他在金银潭医院见到过因感染去世的患者,而他感染后通过治疗却活了下来,这是幸运的,这得益于国家的付出和医院应对传染病的科研力量。
黄朝林还说,他经历感染新冠肺炎后,经常跟医生护士们说,医护人员要站在病人的角度,来为他们着想。比如发烧,医院常有病人体温38℃,病人很紧张,如果说医护人员不给一定的处理,不给予安慰和引导,病人就会很焦虑。他们会加强从病人角度出发思考问题的教育培训,增强医护人员的责任心、抗击疫情的使命感。
(长江日报-长江网记者柯美学 通讯员李洁 )
【编辑:贺方程】
一周热门
- {{index+1}}{{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