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第二届“吉庆之星”评选全国启动,“黄梅戏皇后”“诗词达人”都来了

新闻中心 > 武汉

2020-08-30 22:23 来源: 长江网
【字体:
  吉庆街民间艺人正在表演。记者陈俞 摄
  长江网8月30日讯(记者陈俞 通讯员刘培)悠长的二胡声、清脆的笛声、风情万种的萨克斯音乐……每当夜幕降临,吉庆街开始人声鼎沸,艺人吹拉弹唱,食客推杯换盏,欢笑声阵阵。
  身怀绝技的民间艺人,是吉庆街宵夜文化的灵魂。在这片土壤中孕育而生的“四大天王”,吸引着南来北往的食客。不久前,“四大天王”中唯一活跃在吉庆街的“老通城”因病离开,吉庆街民间艺人的金字招牌能否守住?
  8月28日,“吉庆之星 云上之约”江岸区第二届街头文化艺术节启动全国报名。“希望借助比赛,让吉庆街民间艺人被更多人看见,更多喜爱他们的人来看他们的表演,也诚邀全国优秀民间艺人入驻吉庆街。”江岸区文旅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报名启动两日,得到吉庆街民间艺人的热烈响应。
  首届获奖选手再度参赛
  “我们代表吉庆街,一定要参加”
  得知报名消息后,吉庆街“黄梅戏皇后”吴九香第一个报了名。
  吴九香是安徽人,受父母影响,她自小喜欢黄梅戏。小时候,父亲用一把二胡,教会了她七个音符。后来,经过老乡“麻雀”推荐,她只身来到吉庆街,成为一名民间艺人。
  每晚7时至12时是工作时间,白天空闲时,吴九香就跟着视频自学黄梅戏,苦练二胡。喜欢听她唱黄梅戏的客人越来越多,在吉庆街,她感觉自己遇到了不少知音。
  去年,江岸区举办首届“吉庆之星”评选。凭借一首《女驸马》,她在决赛场上夺得“吉庆达人”的称号。名气上升了,更多食客慕名而来,专门要听她唱黄梅戏。
  此次举办第二届评选,吴九香信心满满:“我们代表着吉庆街,一定要参加。”
  每到夜晚,吉庆街大排档人声鼎沸。记者陈俞 摄
  68岁的廖光英是藏在民间艺人队伍里的“诗词达人”。他爱看书,酷爱古典诗词,还是个地理迷、体育迷。去年错过了首届“吉庆之星”赛事评选,这次他抓住机会报了名。
  廖光英自小在交易街长大,这里临近吉庆街,年轻时他常看见民间艺人在这里表演。他也喜欢唱歌,以前在单位经常参加演出。退休后,他来到吉庆街做起了民间艺人。
  “来这里吃饭的人,来自不同的地方,我喜欢和他们交流。”廖光英会背的诗词有将近千首,曾作为武汉选手参加中国诗词大会。对诗,成为他与食客拉近距离的最好方式。
  遇到南京人,他会念:“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若是陕西人,他会念:“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遇到国际友人,他会用简单的英语对话交流,他还知道200多个国家的首都。
  据悉,目前吉庆街常驻民间艺人共有30多名,此次大部分民间艺人表达了参赛意向。
  全国范围寻找街头艺人
  壮大吉庆街民间艺人队伍
  上世纪90年代初,吉庆街民间艺人就开始涌现。发展鼎盛时期,活跃的艺人达到两三百人。作为吉庆街第一批街头艺人,“老通城”“麻雀”“拉兹”“黄瓜”并称“四大天王”。
  对于艺人来说,吉庆街是一片自由的舞台,但自由的另一端是无序。
  吉庆街艺人“光头”和他的乐队在表演。记者陈俞 摄
  “光头”是湖北孝感人,2000年经亲戚介绍来到吉庆街。他为食客表演吉他、萨克斯。但因竞争激烈,中途他选择了离开。
  后来,江岸区对吉庆街整体环境进行改造升级,并将民间艺人纳入管理。凡是来表演的艺人必须事先办理手续,明码标价,限定表演时间。
  自小在吉庆街长大的“老陈”退休后,加入艺人管理队伍。每晚7时,他会戴上红袖章,来到吉庆街上岗值守,一直守到凌晨1时30分。“快到12时的时候,就要提醒艺人停止表演,以免影响周围居民休息。”他指着周围一栋栋公寓楼说。
  “老陈”说:“现在吉庆街环境变好了,外地的游客也增多了。每到节假日,一辆辆旅游车停靠在吉庆街,将各地游客往这送。”
  现在,“光头”也重新回到了吉庆街,他和表弟、好友组建起一支摇滚乐队。“光头”很活跃,食客都喜欢点他的歌,其他艺人私下里称他为吉庆街“四大天王”候选人。
  江岸区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借助此次赛事,将从全国选拨一批优秀的街头艺术表演者,入驻吉庆街,充实艺人队伍,提升吉庆街民间艺人影响力。
  武汉本土民谣歌手冯翔去年曾担任首届“吉庆之星”赛事评委,一直很关注民间艺人的发展。“吉庆街民间艺人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发展壮大,如今时代在不断变化,民间艺人也需要不断提升专业技能,拓展不同的表演形式。赛事评选,对艺人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提升自己的机会。”
  【编辑:贺方程】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