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抗日将领名字命名的武汉街道,背后有故事
长江网9月3日讯(记者万建辉)1938年武汉“4·29空战”中,时任第4航空大队第21中队飞行员陈怀民,与来犯日军飞机激战,在受到5架敌机围攻后飞机油箱着火,他放弃跳伞求生,选择驾机撞向敌机,与日本佐世保第十二航空队所谓的“红武士”二等航空兵高桥宪一驾驶的飞机相撞,壮烈牺牲,成为当时世界空战史上与敌机对撞的第一人。

陈岭和记者一起探访陈怀民路,介绍当年的抗战史。 记者杨涛 摄
9月3日,记者随江汉大学人文学院历史学者陈岭博士探访以陈怀民名字命名的汉口陈怀民路。
陈怀民路位于中山大道东北段东南侧,东起胜利街,西至中山大道。该路曾名南小路,抗战胜利后,该路被更名为陈怀民路。后来,此路几经易名,1985年为纪念抗战胜利40周年,改回陈怀民路原名。
“在近代中国的革命与反侵略斗争中,武汉始终占据着重要地位。全面抗战爆发后,武汉在南京沦陷后成为事实上的全国抗战中心,武汉抗战成为全面抗战时期最重要的阶段之一,其所彰显出来的抗战精神极大地推动了全国的抗战形势。”
陈岭说,抗战胜利后,武汉在抗战纪念方面有较多举措,成为国内较具代表性的城市。尤其是将原汉口租界内几处城市道路以著名的抗日将领之名来命名,除命名陈怀民路外,还命名了张自忠路、郝梦龄路、刘家麒路,颇可展现武汉人民对抗战英雄的纪念与缅怀,凸显武汉这座英雄城市的精神内核。
【编辑:邓腊秀】

9月3日,记者随江汉大学人文学院历史学者陈岭博士探访以陈怀民名字命名的汉口陈怀民路。
陈怀民路位于中山大道东北段东南侧,东起胜利街,西至中山大道。该路曾名南小路,抗战胜利后,该路被更名为陈怀民路。后来,此路几经易名,1985年为纪念抗战胜利40周年,改回陈怀民路原名。
“在近代中国的革命与反侵略斗争中,武汉始终占据着重要地位。全面抗战爆发后,武汉在南京沦陷后成为事实上的全国抗战中心,武汉抗战成为全面抗战时期最重要的阶段之一,其所彰显出来的抗战精神极大地推动了全国的抗战形势。”
陈岭说,抗战胜利后,武汉在抗战纪念方面有较多举措,成为国内较具代表性的城市。尤其是将原汉口租界内几处城市道路以著名的抗日将领之名来命名,除命名陈怀民路外,还命名了张自忠路、郝梦龄路、刘家麒路,颇可展现武汉人民对抗战英雄的纪念与缅怀,凸显武汉这座英雄城市的精神内核。
【编辑:邓腊秀】
一周热门
- {{index+1}}{{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