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初中女生攒钱替“偶像”抽奖,妈妈求支招:要不要干涉女儿追星

新闻中心 > 武汉

2020-09-15 16:04 来源: 长江网
【字体:

  长江网9月13日讯(记者王春岚 毛茵)房间贴满海报,省吃俭用攒零花钱定做奖品,在“粉丝群”里抽奖……读初中的女儿喜欢上偶像男歌手,妈妈心里很忐忑:要不要干涉孩子追星?

  “孩子追星,其实是在追自己。”对此,专家表示,家长不宜粗暴干涉,可以陪孩子巧妙“追星”,挖掘“明星”“偶像”的优秀特质,引导孩子发展成为同样优秀的人。

  妈妈急了:

  女儿攒零花钱替“偶像”抽奖

  上周,在长江日报健康院“心晴”心理咨询栏目的青少年心理健康交流群里,市民刘女士的困扰引发不少家长共鸣。

  刘女士的女儿萌萌(化名)刚上初二,她很喜欢一个男歌手,房间里贴满了海报,平时也喜欢购买书签、手幅、扇子之类的“周边”纪念品。刘女士到网上搜索发现,男歌手会唱歌、跳舞,还演过电视剧,平时形象也很正面,就没有过多干涉。

  上个月,萌萌突然收到不少快递,刘女士详细询问才知道,女儿在歌手的“粉丝群”里活跃度很高,为庆祝“偶像”过生日,她拿出积攒的零花钱,上网定做了一批纪念品,准备作为奖品,在群里抽奖、赠送。

  “不干涉孩子‘追星’,担心她今后沉迷于此,影响学习;干涉孩子,又担心影响亲子关系。”刘女士说,夫妻俩很开明,平时很尊重孩子的独立个性,所以孩子到青春期了,亲子关系还算和谐。现阶段,女儿的学习、生活尚属正常,可眼看她“追星”越来越投入,家长不知该不该干涉,该怎样引导孩子?

  专家支招:

  巧妙引导,“化榜样为力量”

  武汉外国语学校专职心理辅导老师、高级心理咨询师张玉霞介绍,初中生追星的现象比较普遍,家长很容易因此感觉紧张。其实,抛开“明星”“偶像”的外在光环,孩子追星只是一种崇拜、欣赏的行为。像萌萌这样,正常的学习生活没有因此受到太大影响,家长可以继续观察,尊重孩子的喜好,建立信任。

  “撒贝宁有个观点:追星其实是你在追自己。家长不妨从这个角度出发,巧妙引导孩子,理性追星。”张玉霞说,孩子喜欢“明星”“偶像”,其实是喜欢他们身上的某些特质,希望自己能成为这样的人。家长不妨陪着孩子,挖掘“明星”“偶像”的优秀特质,巧妙引导孩子发展,成为同样优秀的人。有了强有力的偶像,孩子会更努力成长。

  要不要干涉孩子追星?张玉霞认为,如果孩子沉迷追星,这种成瘾行为的背后,其实是呈现了亲子关系的疏离,及孩子对内在满足的渴望。所以,发现孩子追星太投入,家长应设法探索孩子的内在感受和想法,从源头上做工作。否则,简单粗暴的后果会是孩子更不愿对家长敞开心扉,正常的沟通渠道就会堵塞,也会把孩子推到更加危险的境地。如果遇到这种情况下,家长可向专业人士寻求帮助。目前,武汉市的中小学校都有专职心理辅导老师。

  【预告】

  周三,与专家交流“孩子多动”那些事

  周三线上交流专家陈婷婷

  孩子总是“坐不住”,上课时离开座位到处跑,在家也很难安静待着,会是“多动症”吗?

  本周三(9月16日)13:00-14:30,长江健康心理专家智库专家、武汉市武东医院儿少门诊陈婷婷主任上线,为大家答疑解惑。陈婷婷是中级心理治疗师,对儿童孤独症、多动症等有丰富的治疗经验。

  您可关注《心晴》信息,添加健康小助手,邀请您加入“青少年心理咨询群”,预先留下自己的疑问,届时由陈婷婷主任集中回复。

  【编辑:姚昊】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