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酷了!4名武汉伢花7年时间在游戏中“还原”母校
你会用什么方式怀念自己的母校?
日前,武汉外国语学校初中部的四位毕业生,花了7年时间、拍摄了1200余张照片,在游戏中精细模拟出了母校校园,用这种特别的方式致敬母校和自己的少年时光。
△从左到右依次是胡靖童、龚郑泽、杨铭石、王伯轩。
为了“还原”母校
他们自学了编程和制图
龚郑泽、胡靖童、杨铭石、王伯轩是武汉外校初中部2012年入学的同班同学。初二时,他们都在玩一款《我的世界》的电脑游戏,在游戏中可以利用各种方块,设计、建造建筑物,甚至做出一座城市。4个人凑在一起时想到,大家每天都生活在外校,不如在游戏中把学校“还原”出来。于是,他们成立了一个“鱿鱼MC工作室”,开始了尝试。
△还原母校里的变形金刚雕塑让雕塑在游戏中动了起来。
中学几年,4个小伙伴忙着考高中、申请大学,只能在学业之余一点一点“修建”学校。刚开始,他们的效率很低,铺路只能一块砖一块砖地“手动”慢慢铺,光模拟出一个操场就前后用了两年时间。
△铺路只能一块砖一块砖地“手动”慢慢铺。
初中毕业的暑假,大家有了整块的时间,开始研究怎么用指令去高效地工作。使用指令,类似编程,需要掌握不少计算机信息技术。他们搜集了很多教程,边自学边研究,学会了用指令“施工”,一次就能把一条竖直的路铺完。编写指令的量也很大,有时一个设计就需要数千或上万条指令。4个小伙子开始自学编程,自己写代码,设计了写指令的程序,效率大大提高。
要做到精准还原母校,需要判断好各种建筑的比例、尺寸。一开始,他们“修建”的操场比例不对——建得太大了。他们找来各种版本的卫星地图,打印出来描在坐标纸上,画出了母校的“建筑图纸”,再通过比例尺计算游戏中需要方块的数量。“我们后来发现,这种方法在实际操作中会有很大的误差”,杨铭石说,后来,他们又自学了用Photoshop软件做图纸,“施工”精准度也上来了。
△坐标纸上描的图纸
爬过教学楼房顶、钻过食堂后厨
他们7年拍摄了1200余张母校照片
7年前,4个小伙子就开始了在校园里“探索”。他们曾偷偷爬到教学楼、科技楼的屋顶,拍下学校的俯视图,“潜入”食堂后厨,观察食堂内部结构。初中毕业后,他们又相约回到校园十余次,拍摄各个角落的细节图和视频,7年里,拍摄了1200余张照片和100多条视频。
△回校园拍摄各个角落的细节图和视频。
除了真实还原校园建筑,他们还在其中加入了一些创意,让游戏里的校园“动起来”。外校小学部里有一个变形金刚雕塑,游戏里,他们不仅做出了这个雕塑,点一下,变形金刚还能变成一辆车。校园里有一座喷泉,他们看过几次喷泉开启,觉得很美,就在游戏中把喷泉模拟了进去,还加上了音乐。每一个音符、喷水的每一个高度都是一行代码,最终集合在一条指令中,建成了他们理想中的音乐喷泉。他们毕业之后,学校把小花园重新修建了一次,新花园和他们记忆中的花园已经不一样了。于是4人把花园做了两个版本,只要按下按钮就能切换。
“还原母校”承载着
对少年时代的不舍
到今年8月29日,游戏中的母校已经“修建完工”,4位少年也已经成了大三学生。4人之中,胡靖童在加拿大滑铁卢大学读计算机科学专业,王伯轩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读电子工程专业,龚郑泽在卡耐基梅隆大学读电子与计算机工程专业,他们的兴趣爱好影响着专业选择。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读物理专业的杨铭石说,在游戏中模拟母校后,他的“创造欲”更强了。“在游戏中创造会受到很多限制,而在现实中的创造会更丰富”,杨铭石说,这也是他对物理专业感兴趣的原因之一。
△校园建筑还原。
△校园卫星地图。
初中三年承载了4位少年很多美好的记忆。龚郑泽记得,当时学校规定,不能在走廊上踢足球,于是他们就捡回很多饮料瓶盖,在走廊上玩“踢瓶盖大赛”,还认真地制定了一整套游戏规则,回想起来就觉得快乐。后期,他们打算把“踢瓶盖大赛”等场景都加入到游戏中。
9月11日,“鱿鱼工作室”把模拟出的母校录在视频中,上传到B站,三天内就有2万的观看量。视频也勾起了很多外校学子的回忆。有网友留言说“瞬间穿越回去了,看到母校想哭”,弹幕中不断有人刷着“从这里走向世界和未来”,这句话一直挂在外校的教学楼上,也成为历届外校学子不忘的精神。
想念母校
就常回去看看吧!
如果你想了解
最新教育资讯
楚才竞赛相关详情
小记者精彩活动
欢迎加入楚才小记者群
来源:超级云课堂 出品:长江日报楚才教育院 统筹:舒筱 文:记者刘嘉 视频:记者刘嘉 制作李彤 审看寇鹏 封面制图:王语哲 文字制作:刘昊洁 朱佳琪 校对:陈礼平 胡蝶
【编辑:贺方程】
一周热门
- {{index+1}}{{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