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滤孔径仅为发丝的百分之一,华中在建最大地下净水厂开始主体工程施工
长江网9月18日讯家门口河宽水清,河水里鱼虾成群,一直是汉口地区市民对黄孝河、机场河的美好愿望。9月18日,黄孝河、机场河水环境综合治理二期PPP项目传来最新消息:该项目重点子项——黄孝河铁路桥地下净水厂进入主体工程施工阶段。

净水厂俯瞰图。中建三局提供
黄孝河、机场河水环境综合治理二期工程是武汉迄今启动的规模最大水务环保工程,旨在回应市民呼声,还内河水清岸绿。
中建三局绿投公司黄孝河、机场河项目经理朱飞龙介绍,“黄孝河久治难清很重要的原因在于上游合流制污水在雨季溢流至黄孝河。这一污染问题不解决,黄孝河的水质难以发生质变。”
为此,黄孝河、机场河水环境综合治理二期项目涉及排水工程、旱天截污工程、合流制溢流污染控制工程、清淤工程、生态补水工程、水生态修复工程、景观绿化工程、智慧水务工程等8个大类10个子项的建设内容。其中,铁路桥地下净水厂的建设直接关系黄孝河整治的效果。

项目图示。中建三局提供
该净水厂串联黄孝河暗渠和黄孝河明渠,既净化上游黄孝河暗渠的来水,又为下游明渠补水,可以说是整个黄孝河治理过程中的“咽喉”工程。
长江日报-长江网记者在施工现场看到,该工程现已实现支护体系闭环,进入主体施工阶段。项目呈长方形,和一侧的金桥大道平行。基坑轮廓初显,长288米,宽74米,面积接近3个标准足球场的大小。眼下,基坑四分之一的面积已经开挖,数台挖机错落在基坑底部。

施工现场。记者王怡人 摄
由于最深基坑将挖至15.8米,现场机械车正依次拔出前期打下的钢板桩,再在原位置灌入混凝土,让这座地下净水厂的主体结构更加坚固。

拔桩机在工作。记者王怡人 摄
据悉,该净水厂是华中区在建的规模最大的地下净水厂,建成后,日处理规模达到10万吨。除了规模罕见,净水厂的工艺也极为领先。在承接上游暗涵来水的过程中,净水厂在传统污水处理厂末端还增加了MBR膜过滤等先进处理工艺,过滤孔径仅为头发丝的1/120-1/150,净化水质可达准Ⅳ类。
值得一提的是,项目建成后,净水厂上方空地将变身花园,改善水环境的同时,给周边居民提供一个休闲健身的好去处。

净水厂效果图。中建三局提供
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黄孝河、机场河水环境综合治理二期项目是武汉市全面推进“三湖三河”流域系统治理的重点工程。按照计划,铁路桥净水厂将于2021年完工。黄孝河、机场河水环境综合治理二期工程将于2022年全面竣工。(记者王怡人 通讯员廖宇智 张飞)
【编辑:贺方程 邓腊秀】
一周热门
- {{index+1}}{{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