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登记在册特种设备风险分4级,风险越高监管频率越高
长江网9月18日讯(记者唐煜 通讯员李永红)特种设备是否安全,是否存在风险,近日,武汉市市场监管局将特种设备安全风险从高到低分为四级,根据安全程度进行针对性监管,将特种设备风险控制在隐患形成之前。
据了解,截至今年9月初,全市登记在册特种设备22.2839万台(套),总量较2019年底新增3215台(套)。
信息化、智能化于一体的全市特种设备安全检验管理系统,将特种设备安全风险从高到低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四个级别,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示,“可对特种设备是否存在风险做出提示,又可让特种设备监管部门可根据颜色、风险高低进行针对性监管”。
“全面推行特种设备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是坚持风险预控、关口前移原则,进一步强化隐患排查治理,实现把特种设备风险控制在隐患形成之前、把隐患消灭在事故发生之前。”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武汉市对特种设备监管全覆盖,分级管控特种设备风险解决了设备多、监管力量不足问题,对风险高的地方,监管、检查的频率则相对要高。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是特种设备安全的责任主体。据悉,市市场监管局将根据使用相关单位的特种设备安全风险分级分类,科学制定日常监督检查计划。各区市场监管局将结合特种设备使用相关单位风险等级辨识结果,实行差异化管控,结合专项整治加大较大及以上安全风险监督检查的频率和力度。
“根据颜色、风险高低,对全市特种设备风险实时进行监控,每个月进行排名,严格隐患通报制度,对存在风险的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进行通报批评。”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将强化特种设备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整治,加大监管执法力度,落实执法措施,严处重罚各类违法违规行为,保障特种设备安全可靠。
据悉,武汉市为进一步推动全市特种设备安全生产工作科学化、信息化、标准化,构建了特种设备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形成点、线、面有机结合,严格排查,及时消除隐患,实行闭环管理,坚决遏制特种设备重特大事故发生。
【编辑:姚昊】
一周热门
- {{index+1}}{{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