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议政厅”受邀市民代表:“凝民心,聚民意,我对武汉未来的发展更有信心了”
长江网9月25日讯(记者汪甦)在25日的“网络议政厅”活动中,有一名特殊嘉宾端坐在会场,他的视线紧盯在各位职能部门负责人、政协委员、专家学者身上,全神贯注地聆听他们对网友的回应,不时将意见建议用纸笔记录下来。他就是本次活动首次邀请的市民代表张秋实。“今天的活动凝民心,聚民意,大家把全市人民的智慧和愿景做了一次很好的梳理总结,也分析了很多具体问题。我备受鼓舞,对武汉未来的发展更有信心了!“
长江网武汉城市留言板热心网友、市民代表张秋实。记者何晓刚 彭年 摄
说起获邀参加活动,35岁的张秋实笑称从线上来到了线下,“我是城市留言板的‘老粉丝’了,因为留言太多才被选中的吧。”他告诉长江日报-长江网记者,他是土生土长的武汉人,一直很关注这座城市的发展,特别在留学加拿大后回汉,更能体察到城市的变化,目前在汉经营一家科技公司。“和国外城市对比鲜明,武汉真是每天不一样。越是爱它,我就越能发现问题,提出意见建议,帮助它不断地向好发展。”
2017年,张秋实开始在城市留言板发帖,他对第一个帖子仍然记忆犹新,“那是对汉口火车站广场前要不要设立标志性雕像的建议。”
长江网记者翻看他的网络建言记录,到目前为止,已达11页数十条,最近的一条是5月23日发布的“关于武汉市民何时可在公共场合摘口罩”的建言。除此之外,他还发布了江汉路应引进宜家迷你店等国际网红家具店、长江主轴亮化既要注重正面也要注重背面、武昌临江大道江滩一侧的电线杆应该入地、武昌临江大道可以考虑增加上下长江二桥匝道等建议。
“我喜欢观察生活的点滴细节,加以思考,最后成文发帖。有时候建议写得太长,超过了1000字,我还要‘忍痛’删减了发。”张秋实说,他之所以长期坚持发帖,还有一个原因是这些建议意见全都得到了相关部门的回复,“这样的互动给了我建言献策的动力。特别是参加了今天的活动,以后我发帖留言还能直接参与城市的‘众人之事’,让我对网络议政有了更深一层的喜爱。”
【编辑:张靖】
说起获邀参加活动,35岁的张秋实笑称从线上来到了线下,“我是城市留言板的‘老粉丝’了,因为留言太多才被选中的吧。”他告诉长江日报-长江网记者,他是土生土长的武汉人,一直很关注这座城市的发展,特别在留学加拿大后回汉,更能体察到城市的变化,目前在汉经营一家科技公司。“和国外城市对比鲜明,武汉真是每天不一样。越是爱它,我就越能发现问题,提出意见建议,帮助它不断地向好发展。”
2017年,张秋实开始在城市留言板发帖,他对第一个帖子仍然记忆犹新,“那是对汉口火车站广场前要不要设立标志性雕像的建议。”
长江网记者翻看他的网络建言记录,到目前为止,已达11页数十条,最近的一条是5月23日发布的“关于武汉市民何时可在公共场合摘口罩”的建言。除此之外,他还发布了江汉路应引进宜家迷你店等国际网红家具店、长江主轴亮化既要注重正面也要注重背面、武昌临江大道江滩一侧的电线杆应该入地、武昌临江大道可以考虑增加上下长江二桥匝道等建议。
“我喜欢观察生活的点滴细节,加以思考,最后成文发帖。有时候建议写得太长,超过了1000字,我还要‘忍痛’删减了发。”张秋实说,他之所以长期坚持发帖,还有一个原因是这些建议意见全都得到了相关部门的回复,“这样的互动给了我建言献策的动力。特别是参加了今天的活动,以后我发帖留言还能直接参与城市的‘众人之事’,让我对网络议政有了更深一层的喜爱。”
【编辑:张靖】
一周热门
- {{index+1}}{{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