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蜻蜓宝宝长大后依然是“娃娃脸”,小朋友发现有趣的小秘密

新闻中心 > 武汉

2020-09-26 22:17 来源: 长江网
【字体:

  跳跳龙老师讲解蜻蜓稚虫。博得自然提供

  长江网9月26日讯(记者艾晨光 通讯员叶向东)一对蜻蜓扇动双翅在空中交尾时,弯曲的身体刚好拼成了爱心状。一张稀奇有趣的照片,让15位听课的孩子,个个看得目瞪口呆。

  这是26日下午,在解放公园“蜻蟌之舞”湿地通识课上出现的一幕。参加湿地通识课的孩子们对于蜻蜓的生活习性、产卵方式早已了如指掌,而现在对于蜻蜓身上藏着的一些“小秘密”,感到既惊讶,又有趣。

  交尾的蜻蜓身体拼成爱心状。博得自然提供

  此次课程的授课老师、湖北博得自然生态中心研究员跳跳龙带领小朋友们来到解放公园的一处洼地,近距离观察蜻蜓的稚虫,寻找蜻蜓身上的“小秘密”。“小朋友们知道蜻蜓小时候喜欢吃什么吗?”跳跳龙发问。平日里鲜有关注蜻蜓饮食问题的小朋友们,都摇了摇头。跳跳龙解释道:“蜻蜓从小就喜欢吃肉,而且从不吃素,是一位肉食主义者。”

  跳跳龙仔细介绍了蜻蜓与豆娘的辨认方法。“蜻蜓的复眼是挨在一起的,头部长得像球体;豆娘的复眼是长在脑袋两边,头部很像哑铃。”老师风趣的解答让孩子们意犹未尽。现场,不少小朋友对蜻蜓稚虫的长相充满了好奇,纷纷议论起蜻蜓“长大后”是什么模样。7岁的张希晨说,他觉得蜻蜓小时候和长大后的模样应该是一样的,依然是一副“娃娃脸”。古灵精怪的回答逗得众人哈哈大笑。跳跳龙用蝴蝶和蜻蜓作比较:“蝴蝶小时候是毛毛虫,长大后才完成华丽蜕变。而蜻蜓则不同,稚虫与成虫的长相很相似。”

  孩子们在自然中释放天性,发现动物们的“小秘密”,让不少家长深有同感。桂希文小朋友的妈妈告诉长江网记者,课本上的知识给不了孩子独特的户外体验,这种湿地体验课能让孩子在自然中找到久违的快乐。

  【编辑:贺方程】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