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我回武汉了”,援鄂医生:一个“回”字表达了我与她有多亲

新闻中心 > 武汉

2020-09-30 23:24 来源: 长江网
【字体:

  长江网9月30日讯(记者王超然)9月27日,广东援鄂医疗队队员刘晓春重访武汉。“这次回到武汉有两个目的,最重要的是完成和一个18岁小伙子见面的约定,看看他到底长什么样。其次是再回到自己战斗过45个日夜的地方,看看还有没有当时的影子。”

  相似的经历,让他们许下再见的约定

  援鄂医生刘晓春是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创伤骨科的主治医师。今年2月,他在武汉江汉“方舱医院”工作时,认识了一位18岁的小伙子。“我发现他一直都静静地盯着手里的书,但很久都没翻一页。”向护士打听后,得知男孩今年参加高考,“我自己也是非典时期的高考生。”相似的经历使刘晓春非常清楚男孩的心理状态,恐慌、紧张、压力缠身,这些不好的情绪很容易把人击垮。因此,除了生理上的治疗,刘晓春每天都会帮他进行心理疏导,也时不时讲讲笑话、教教粤语。在男孩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送他出院时,男孩一句“谢谢哥”让刘晓春瞬间泪目,两人许下高考后相见的约定。

  9月再次相见,男孩已经顺利入学,他们相约在校园中重聚。这天,男孩摘下口罩对刘晓春说:“我一直想再当面谢谢哥,感谢你当时对我的鼓励,我才能考上大学。”看到男孩一切安好,刘晓春放下心来。“他是一个很紧张的孩子,在我4月份回到广东后的这段时间里,我们也一直保持着联系,我时刻关注着他的心理状态。”

  刘晓春这次的行程非常匆忙,男孩想带着他在武汉到处看看,品尝一些地道的武汉小吃,这个心愿一直无法实现。刘晓春安慰道:“没关系,这不会是最后一次见面,来日方长。”说完,他送上了自己从广东带来的礼物:一本记录了抗疫时刻的书籍——《武汉一定赢》。“当你遇到困难的时候可以翻开这本书,想想自己都已经经历过了生死,还有什么问题是解决不了的吗?”听到这句话,男孩坚定了信心,向刘晓春许下今后会继续深造的目标,等到放暑假时,一定要到广东再看看这位大哥哥。

  亲切、熟悉,英雄的城市完全不像大病初愈的样子

  “当时是坐高铁来的,所以这次也同样选择了高铁。”一出高铁站看到熙熙攘攘的人群,刘晓春感到城市应当已经恢复了常态。“我其实很讨厌堵车,但这次在车上,我甚至期盼着要是能遇上堵车该有多好,这说明城市已经在正常地运行了。”当晚,他还去了长江大桥,“第一次看长江大桥就是疫情防控期间坐巴士路过,但一个人都没有,冷冷清清的。”而这次在桥头堡下看到很多跳广场舞、抽陀螺、跑步锻炼的人,让他感受到了武汉的活力,他说:“现在的武汉完全不像大病初愈的模样,能这么快就恢复如常,真的是座英雄的城市。”

  刘晓春介绍援鄂期间居住的酒店房间。 记者李彤 摄

  重返武汉,刘晓春订了当时入住的房间,“住回这里,感觉一切都太熟悉了,我还清楚地记得行李箱摆放的位置。”当晚,他接到广东朋友约饭的电话,回复道:“改天吧,我已经回武汉了。”在被问及为什么用“回”这个字时,他表示:“这座城市带给我不一样的经历,现在看她,感觉很亲切。”

  离开酒店,刘晓春前往曾经的江汉“方舱医院”。在网约车上,刘晓春向长江日报-长江网记者回忆起每天上下班的情景,还为司机师傅指路:“再往前些,再有一个路口就到了。”

  刘晓春再次回到武汉国际会展中心。 记者李彤 摄

  进入武汉国际会展中心,刘晓春说:“今天看到这里在布置展台,如果不是之前在这里工作过,根本不会想到这里曾是个医院。”看到这里已经没有了几个月前的痕迹,他感慨道:“建医院的目的就是救治病人,现在目的达到了,会展中心恢复了往日的功能,武汉疫后恢复的速度超乎我的想象。”

  【编辑:丁翾】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