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表白可爱的中国!来看这群中外“楚才”的“情书”

新闻中心 > 武汉

2020-10-01 21:54 来源: 长江网
【字体:

  长江网10月1日讯(记者向洁 戴亮)由“学习强国”湖北平台和楚才竞赛委员会共同主办的“爱国心·报国情·强国志”征文活动自8月17日启动以来持续升温,吸引了一大批中小学生乃至外国留学生投稿,围绕“爱国心·报国情·强国志”主题,以个人与民族复兴、国家富强、新时代新作为的关系为视角,通过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抒发爱国之心、报国之情、强国之志。

  好不容易盼来上学又放假了,小学生称没过够“上学瘾”

  上了一个月的学,进入国庆黄金周,长春街小学五年级学生王邦泽似乎还没过够“上学瘾”,“离开学校近8个月,好不容易重返美丽的校园了,一转眼又放假了。”王邦泽告诉长江日报-长江网记者,他投稿的文章题为《开学第一天》,描写了从开学前一晚,自己如何激动得翻来覆去没睡好觉,满脑子想的都是和老师、同学相见甚欢的那一刻;回到久违的校园后,他看到许多熟悉的人和事,大家一起学习疫情防控知识及纪律,重温武汉抗疫的艰辛,禁不住心潮澎湃,思绪万千……于是,他写了这篇文章表达对祖国母亲和千万抗疫英雄最崇高的敬意!

  初中生反思病态审美,谁才是真正的“明星大咖”?

  南湖中学九年级学生常珈铭投稿的文章有个辛辣的标题——《病态审美不该“呵呵”了事》。说起自己的创作初衷,常珈铭说疫情防控期间线上班会课开展演讲比赛,他作为参赛选手,抽到的题目是《现代社会的病态审美》。了解到身边一些同学和部分网友匪夷所思的“追星事迹”,再联想到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期间不畏生死、不计个人得失、舍小家为大家的医务人员、公安干警、下沉志愿者,他深刻意识到,他们才是我们身边最美丽的人,他们才是当下青少年应该崇拜的“明星大咖”。

  在汉留学生为中国打call,写下现代版《可爱的中国》

  “通过这次战疫,我对中国以及中国人民有了新的感知。”“可爱的中国,我永远热爱这片土地。”9月15日,“爱国心·报国情·强国志”征文活动主办方收到一篇特别的投稿——《可爱的中国》,作者何晓娜是一名摩洛哥女孩。

  何晓娜现为武汉大学电子商务(汉语教学)博研三年级学生,曾在2018年第34届楚才作文竞赛中,以作品《汉语之美》获得一等奖。今年新冠肺炎疫情袭汉后,100多名摩洛哥公民离开湖北省,何晓娜却选择继续留在武汉,并捐款5000元支持抗疫。

  采访中,何晓娜告诉记者,六年前她来到武汉开始她的留学生涯。她喜欢这里的学习和生活,武汉人的热情好客让她感觉很温暖,中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令她着迷,随着对武汉、对中国的了解不断加深,特别是亲眼看见了武汉战疫,她越来越觉得中国是一个了不起的国家,她说,“中国速度”“中国力量”“中国精神”让世界为之震撼!

  “十一”黄金周,何晓娜计划留在学校安心学习,写一写论文、读更多的书、学习西班牙语,同时协助导师完成有关课题工作,她笑着说,“把武汉最美的风景留给外地游客!”

  武汉伢花式祝福“祖国妈妈”:山河无恙 国泰民安

  这个国庆节,武汉育才第二寄宿小学六年级学生王昱婷打算完成一个因疫情而“搁浅”的计划——和表妹去恩施大峡谷游玩。王昱婷说,疫情防控之前,家人就相约去恩施走走看看。然而,突如其来的疫情让这些美好的约定戛然而止。每天,她都会关注疫情的变化,看着“白衣战士”、公安干警、下沉志愿者坚守一线终日不得歇息,她恨不得马上长大,希望自己能助武汉一臂之力。可她只是一名小学生……于是,她写下了《武汉加油》这篇文章,致敬英雄,礼赞袓国。

  “我打算和家人一起去看一部电影——《夺冠》。”节前,西大街小学学生张子木就安排好了“节目”。他说,过去经常听父母长辈提及女排精神,是那个时代的中国精神的“标杆”,而抗疫精神是新时代中国精神的生动诠释。今年“祖国妈妈”迎来七十一华诞,爱好书法的他特意写下“太平”两个字,祝福我们的祖国:山河无恙,国泰民安。

  据悉,此次征文活动将持续至今年11月30日。在鄂学习、生活的全体青少年学生均可参加。投稿方式如下:

  1.供稿链路投稿:已搭建“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供稿链路的单位和地区,通过供稿链路上传。

  2.邮箱投稿:发送至xxqghubei@sina.com或3095188229@qq.com电子邮箱。

  3.“楚才”投稿:打开“楚才竞赛”微信公众号对话框回复“投稿”或发送至cczt2010@163.com电子邮箱。

  以上邮件题目均需加上【强国征文】标注+组别。

  “爱国心·报国情·强国志”征文活动优秀作品展示(节选)

  轻轻的敲门声

  作者:张子木(武汉市汉阳区西大街英才小学三年级学生)

  指导老师:杨恋

  武汉市汉阳区西大街英才小学三年级学生张子木。

  “木木,妈妈今天晚上要去社区当志愿者,晚上不能陪你出去河边绿道散步了。”

  “为什么?妈妈,你每天下班回家照顾妹妹,好不容易答应陪我,怎么说话不算话!”

  “因为妈妈是共产党员,只要有需要,任何时候都要积极响应,为大家服务。你看疫情防控期间保护我们、保卫武汉、服务居民的很多不都是共产党员吗?”

  听妈妈这么一说,我想起疫情防控期间,电视上看到的、老师在网课上给我们讲的志愿者故事,他们都好伟大啊。没想到妈妈也跟他们一样去帮助别人,我想:那我是不是应该跟妈妈一起去,帮助妈妈呢?妈妈摸摸我的头:“如果你愿意,也可以跟妈妈一起去啊!”

  就这样,我们愉快地达成了一致:晚上的散步活动改成了陪妈妈当志愿者。

  妈妈轻轻敲开一家一户的门,我默默记下妈妈跟别人宣传的话语,不断小声念着:“您好,我们是社区志愿者,现在武汉市在创建文明城市,这是相关资料,麻烦您看一下,谢谢配合!”可是一敲开门后,却不知道说什么,刚递出宣传单,脸就红了。但是开门的爷爷奶奶还有叔叔阿姨,一看见我袖章上的“志愿者”,都夸我是个好孩子。慢慢的,我胆子也大了起来。

  在此,我想说明一下:如果你听到一下、两下、三下,轻轻的敲门声,那或许是我来为您服务了。

  病态审美不该“呵呵”了事

  作者:常珈铭(武汉市南湖中学九年级学生)

  武汉市南湖中学九年级学生常珈铭。

  美,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欣赏美的事物,是人类的本能。审美的价值是隐性的,往远了说,这种基于艺术素养作出判断的能力决定了人类发展方向;往近了说,审美水平和相关产业、设计以及你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但在信息爆炸的现在,无目的无方法的信息接收加以诸多误导降低了我们的审美水平,甚至变得畸形和病态。

  广西“网红”周立齐本是一个小偷,以偷窃旧电瓶为生。他不知悔改,面对记者采访时,公然说:“让我去打工是不可能的,这辈子我都不可能去打工。”就是这样一个人,却成了很多人崇拜的对象,称其为“窃·格瓦拉”。

  除了“周立齐”们所折射出来的病态审美外,随着互联网技术发展,以“蛇精脸、高山根”为代表的新生代网红异军突起,越来越多的人渴望当网红、受众人追捧,而“网红”良莠不齐,引发诸多社会问题,为博眼球甚至不惜挑战社会公序良俗,散发着猎奇、拜金、颓废的气息……

  学者尼尔•波兹曼曾在其著作《娱乐至死》中告诫人们:毁掉我们的,不是我们所憎恨的东西,而恰恰是我们所“热爱”的东西。面对眼花缭乱的各种“泛娱乐化”现象,重温和思考这种理性之声,很有必要,也很有价值。

  那么如何在当下纷繁复杂的自媒体时代明辨是非,分清美丑,培养健康的审美观呢?

  我认为一是要多读书,树立中国传统文化自信心。以文化人,更在育人,一个社会和国家的流行文化拥抱什么、拒绝什么、传播什么,确乎是关系国家未来的大事。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需要抵制不良文化的侵蚀,更需要优秀文化的滋养。

  二是要相信主流文化,选择当代精神偶像。如“非典”时期“全民偶像”钟南山,曾号召“把重症病人都送到我这里来”的院士,今年以84岁高龄再次挂帅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如“硬核医生”张文宏,在疫情防控中讲真话,金句频出,稳人心,深受年轻人喜爱;如“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湖南农业大学演讲不亚于“大型追星现场”,大学生们为之欢呼呐喊。2019年9月“共和国勋章”颁发后,屠呦呦、黄旭华、于敏、张富清等闪亮的名字频频出现在社交媒体,年轻的粉丝群体将追星对象指向了他们——共和国最闪亮的明星。

  武汉加油

  作者:王昱婷(武汉育才第二寄宿小学六年级学生)

  武汉育才第二寄宿小学六年级学生王昱婷。

  黄昏,武汉,一切是多么的寂静。

  往常充满欢声笑语的欢乐谷,现在却十分清静;以往人山人海的地铁站,如今却空无一人。晚上七点仿佛置身于凌晨三点,武汉,像被按下了暂停键。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后,我便开始了我的“宅”家生活。一开始,我还十分兴奋,在家和爸妈一起玩,我们三人玩跳绳比赛、扑克牌游戏,不亦乐乎,可渐渐兴致过去了,便十分无聊,可疫情防控还没有结束。

  有一天晚上,我正无聊地躺在沙发上和妈妈看电视,阳台那边传来了十分小的声音,开始我还没在意,可声音越来越大,越来越响亮,我实在坐不住了,向阳台走去,听清楚之后,我十分震惊——原来我们小区的人都在一起呐喊;“武汉!加油!武汉!加油!”

  我也跟着大家一起喊:“武汉!加油!武汉!加油!”我的声音越喊越大,因为我是一个中国人,更是一个武汉人,也许我不能去抗疫前线,但我们也在用自己的方式去关心我们深深爱着的城市,为她祝福,祈愿。

  也许病毒扩散得很快,但我们中华儿女的爱与希望,比病毒蔓延得更快!

  开学第一天

  作者:王邦泽(武汉市长春街小学五年级学生)

  武汉市长春街小学五年级学生王邦泽。

  “多宅家,少出门,有异常,不到校;

  在路上,多独行,少触摸,手卫生;

  进校门,必测温,有异常,速隔离;

  吃饭前,先洗手,食不言,饭不语……”

  2020年9月1日,受新冠病毒疫情影响,沉寂了238天的武汉市长春街小学校园,重新响起朗朗童音……在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认真诵读《常态化疫情防控小知识》。口罩后每一句齐声诵读,都奏响“复课”“平安”的最强音! 

  今天是特殊的一天!昨天晚上我就兴奋得难以入眠,今天一大早,我提前在“江岸教育”公众号上报健康情况,背着书包走进铺着长长红色消毒地垫的校门,前后间隔1米,排队通过人工、视频测温区,然后沿着绿色的单向“入口”走进教学楼。眼睛怯怯地东张西望寻找新教室,脚步却不自觉地不断“加速”,心儿则早已飞到好朋友身边……

  班主任陈老师开心地摸摸我的头,指引我在新座位坐下,解释道:“为了保持安全间距,本学期的座位将布置为单向单人,大家暂时没有‘同桌的烦恼’咯!”

  很快,50个座位全坐满了,同学们仿佛都憋了一肚子话,叽叽喳喳聊得热火朝天,“八个月过去了,你们一点没变,还是那么闹!”陈老师摇摇头,但语气中却没有往日的严厉,反而多了几分爱怜。

  历史终将铭记:正是有了国家的坚强领导,有了习总书记“人民至上”的郑重承诺,拥有10多亿人口的中国,才能在短短数月内将新冠病毒基本控制住,武汉的经济生活正逐步恢复正常。我们伟大的祖国显示出令人叹服的大国力量和“中国效率”!

  可爱的中国

  作者:何晓娜(武汉大学博研三年级学生)

  指导老师: 唐艺豪

  武汉大学博研三年级学生何晓娜。

  为什么说中国是可爱的,因为她的人民是可爱的。

  虽然我是摩洛哥人,但中国人民对我十分友好,对我的生活和学习都提供了很多帮助,这让我在异国他乡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她成了我的第二个家乡。中国有句古语:“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在这种紧要关头我更不能一走了之,我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回报中国人民,我想留下来同中国人民并肩战斗,同心抗疫,同舟共济。

  为什么说中国是可爱的?因为她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华夏文明也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文明之一。中国的四大发明在欧洲近代文明产生之前陆续传入西方,对西方科技发展产生一定影响。中国文明起源五千年,发展五千年,至今连续进化一万年,堪称世界历史上独一无二的“中国奇迹”。

  为什么说中国是可爱的?因为她始终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

  在此次疫情防控中,中国政府提出了“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工作方针,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打响了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我在武汉亲身感受到,一个人口过千万的超大城市,一夜之间全员行动,令行禁止,十天建好火神山医院,同时物资供应基本充足,人们的吃、喝、水、电、网络都照常无碍……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世界再次见证了无坚不摧的“中国力量”。

  这就是可爱的中国,我永远热爱的一片热土!

  【编辑:张玲】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