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武汉连续七次荣膺“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

新闻中心 > 武汉

2020-10-20 16:09 来源: 长江网
【字体:

  长江网10月20日讯(记者徐锦博 通讯员侯西子) 10月20日,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命名暨双拥模范单位和个人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武汉连续第七次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

  武汉市双拥办有关负责人介绍,四年来,全市各级投入10多亿元,为驻军办实事1000余件,累计接收安置退役军人22764人,发放各类抚恤补助逾10亿元,各类优抚对象待遇标准年增长均在10%以上,6000余名部队子女进入武汉优质中小学和幼儿园就学。同时,如期完成退役军人信息采集工作,全市退役军人四级服务保障体系全覆盖,烈属、军属和退役军人家庭光荣牌悬挂实现应挂尽挂。

  视人民为亲人、把驻地当故乡。驻汉部队大力支持武汉建设发展,积极参与脱贫攻坚、扶危帮困、助学兴教、捐助援建、医疗巡诊、志愿服务等社会公益事业。最近四年,驻汉部队共出动官兵、民兵4.3万余人次,完成了一大批急难险重任务,主动与20多个村镇进行结对帮扶、共驻共建,捐助帮扶资金1200万元;援建学校13所,资助贫困学生逾百名,捐助助学金、教学设备等价值500余万元。

  据了解,从1997年开始,武汉已连续七次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这一届的表彰大会上,江岸区后湖街道办事处荣获“全国爱国拥军模范单位”称号。

  链接:

  数说武汉“双拥”这四年

  双拥工作包括哪些内容?

  拥军优属。指热爱人民军队,关心和支持军队的建设和改革,学习军队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做好优抚工作,安置好复员、退伍和转业军人,帮助军队培训两用人才等。

  拥政爱民。指军队拥护政府,爱护人民,遵守政策、法律、法规和群众纪律,尊重地方干部,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听取地方政府和人民群众意见,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等。

  什么是双拥模范城(县)?

  双拥模范城(县)是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密切军政军民关系,服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军队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历史使命等方面成绩突出,具有榜样和示范作用,并经过一定程序命名的先进典型,是当地党委、政府、驻军领导机关和全体军民共同的政治荣誉。

  从1997年开始,武汉已连续七次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从2016年连续第六次获评该称号至今,4年来,武汉双拥工作有哪些亮点和创新?一起来看看这7组数据。

  1、1000余件

  武汉完善双拥投入保障机制,将双拥工作经费足额列入市、区两级财政预算,年均增幅达15%以上。近四年,全市各级投入10多亿元,为驻军办实事1000余件,全力支持部队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真正让部队满意,让官兵受益。

  2、10亿元

  近四年来,武汉累计投入3.8亿元慰问生活困难优抚对象,投入1227万元修缮7座烈士陵园和1214处烈士散墓,发放各类抚恤补助逾10亿元、义务兵家庭优待金9.78亿元,各类优抚对象待遇标准年增长均在10%以上,真正让优抚对象后顾无忧。

  3、22764人

  四年来,武汉共接收安置退役军人22764人(其中计划安置转业干部2537人,自主择业干部2230人,符合政府安排工作条件退役士兵1138人,残疾军人103人,自主就业退役士兵16756人)、随军随调家属152人、军休干部1139人、无军籍退休职工61人。

  4、3413个

  武汉如期完成退役军人信息采集工作,烈属、军属和退役军人家庭光荣牌悬挂实现应挂尽挂,有序推进退役士兵社会保险接续工作,共受理申报14944人,已审核通过12969人。目前,已设立退役军人服务机构(中心、站)3,413个,实现了全市四级服务体系机构全覆盖,让退役军人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温暖。

  5、6000余名

  四年来,武汉安排6000余名部队子女进入优质中小学和幼儿园就学,为393名符合政策的现役军人、烈士、残疾军人、因公牺牲军人子女,给予中考成绩加10分或20分的加分优待。

  6、4.3万余人次

  四年来,驻汉部队共出动官兵、民兵4.3万余人次,完成了一大批急难险重任务。人民子弟兵在保护国家利益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中当先锋、打头阵,在处置突发事件和抵御自然灾害中与武汉民众风雨同舟。

  7、1200万元

  四年来,武汉驻地官兵参加义务献血2000余人次,献血总量40万毫升;主动与20多个村镇进行结对帮扶、共驻共建,捐助帮扶资金1200万元;援建学校13所,资助贫困学生逾百名,捐助助学金和学习用品、教学设备等价值500余万元;开展医疗巡诊100余次,援建地方医疗机构46家,为贫困群众义诊2万余人次,送医送药价值近2000万元;植树造林8万余株,平整绿化场地50余万平方米。

  【编辑:邓腊秀】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