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35岁的武汉动物园即将改造,“回忆游”活动开启!有机会终生免费游

新闻中心 > 武汉

2020-10-21 12:08 来源: 长江网
【字体:

  长江网10月21日讯(记者黄亚婷)武汉动物园纪委书记、副主任汪建春,明年就要退休了。他和许多老员工一样,在武汉动物园诞生之初就一路跟随,也把全部职业生涯交付于此。眼下,有着35年历史的武汉动物园正在举办“时光机”展览。三十五载,岁月如歌,武汉半城童趣,藏在动物园里。人类和野生小伙伴在这里相识相处,它留住过几代人的童年时光,见证过中外城市的友好交流,藏下过城市的变迁脉络……

  今年内,武汉动物园将公布开园以来最大规模改造计划,用3年时间,打造七大动物展区,跻身全国一流动物园行列。怎样才算“全国一流”?汪建春等武汉动物园的老中青饲养员们,各怀各的期待,谈到最核心标准,还是能否创造更适合动物们生存的环境。

  动物导师课,杨毅给孩子们做动物科普。

  “请”来河马、大象等大型动物

  建武汉动物园曾是武汉市“六五”计划十件大事之一

  汉阳墨水湖畔,沿动物园路行至60号,武汉动物园坐落于此。2005年改造的大门显露出年代感,早上8点30分,已陆续有推着儿童车的游客入园,驾轻就熟。刚刚过去的国庆小长假,近16万人次游览了动物园,武汉人都说,没去过动物园的童年,是不完整的。

  汪建春的办公室里,裱了一幅武汉动物园地图,他指着图上的湖、桥、路、门,将往事从回忆里一一翻捡出来,“不知不觉几十年”。

  在武汉动物园建设之前,武汉中山公园动物园早在上世纪50年代已到多个城市巡演,那个时期的各种动物园,规模小、经营理念落后,动物们多养在狭小封闭的笼舍里。

  武汉动物园的筹建,历经1975年至1984年十年时间,包括武汉市园林技工学校开办“动物班”,专门为筹建动物园培养人才。1981年,汪建春等28人从武汉市园林技工学校第一届“动物班”毕业后,进入武汉动物园的前身云梦泽游乐园工作。

  武汉动物园建设,在1982年2月被列入武汉市“六五”计划,并定为十件大事之一。不再是过去狭小的笼舍,武汉动物园的定位是规模化、半自然式的动物园。为此,1984年10月,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军民共建武汉动物园“百日大会战”,分别建成前区与中区的路、堤、大门、停车场、环湖路等8项工程,中山公园的动物们也全部移交于此。

  1985年2月20日恰逢农历大年初一,武汉动物园和重建后的黄鹤楼,同天正式对外开放。

  河马、大象等大型动物的到来,是武汉动物园规模化的一个标志。

  1986年,武汉动物园内的儿童游乐园区开放。

  1985年4月,四头亚洲象从云南远道而来。怎么把大象装进动物园?当然不是笑话里讲的——打开门、把大象放进去、关上门就行。当时担任“食草队队长”的汪建春清楚地记得,为了让大象登上云南开来武汉的火车,武汉动物园专程去铁道部请命,武汉市委老领导亲自出马协调大象来汉相关事宜。

  半自然式的大型动物园,在当时理念先进。1987年7月,国家建设部将武汉动物园列为全国八大动物园之一。

  1997年,从海南引进两头非洲象。

  带金丝猴走出动物园

  动物们曾是国内外城市友好往来的使者

  武汉动物园的标志,是一只吊臂戏耍的川金丝猴。分布于湖北神龙架等地带的川金丝猴,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也是中国特有的珍贵物种。

  上世纪80年代,武汉动物园的金丝猴曾作为城市友好使者,出访海外,1985年在日本犬山市展出3个月,1988年又远赴美国展出。

  1985年,金丝猴在日本展出。

  饲养员张帮胜是汪建春“动物班”的同学,1984年后,他开始饲养金丝猴和黑叶猴。他记得,“1985年至1995年间,每年都有新出生的金丝猴,鼎盛时期,武汉动物园的金丝猴种群达到了21只。”

  上世纪80、90年代,武汉动物园与国内、国外动物园有着广泛的交往,先后与日本犬山动物园、美国俄亥俄州的克利夫兰动物园、德国的杜伊斯堡动物园结成友好动物园,并进行了大批量的动物互赠互换。

  1988年,金丝猴在美国展出。

  克利夫兰动物园1986年赠送给武汉动物园黑猩猩、环尾狐猴、金刚鹦鹉、浣熊等4种8只动物,1990年又赠送金刚鹦鹉、松鼠猴、白头绒猴、红毛猩猩等4种10只动物;杜伊斯堡动物园1989年赠送武汉动物园斑马1对,河马1只,1994年赠送长颈鹿2只,是一对双胞胎。

  这些友好使者来到武汉动物园,不光丰富了动物品种,更重要的是让动物园可延续发展。张帮胜解释:“动物要生活得好,需要繁殖形成种群。但如果动物园不进行交流互换,动物们近亲繁殖在遗传上会产生大问题,种群会慢慢衰落。不流通的动物园,最终会成为一潭死水。”

  1995年,从上海港运回的长颈鹿。

  让动物们享受更多福利

  尽可能还原自然环境,尊重动物自身习性

  而今,武汉动物园仅有一只川金丝猴,年龄28岁了,在猴中属“老奶奶”级。1987年出生的黄磊是青年一代饲养员,中秋节前,他把窝窝头压成了月饼形状,配上胡萝卜、苹果等,给川金丝猴“奶奶”送上了节日食盒。川金丝猴吃月饼的视频上传网络后,很多人点赞。黄磊说,“用适合动物吃的食物做月饼,并不是人类一厢情愿非要它们过中秋。这种设计过的食盒,最重要是给动物们增加取食乐趣。”

  采访这天,黄磊的桌子上还摆着摊开的《生态学基础》。他是退伍后分配到武汉动物园的,此前没有动物养殖经验,一面靠自学,一面靠老师傅传授经验。“之前以为养动物像养小孩,其实很不一样。”黄磊是两个孩子的爸爸,在饲养川金丝猴前,他还饲养过袋鼠。他按着给小孩添加辅食的模式喂养小袋鼠,把胡萝卜切得细细的,结果袋鼠根本不吃,“老饲养员告诉我,袋鼠吃东西习惯抓着吃,切得太细不好抓,它就不吃了。”

  这几年,各界对动物福利的讨论很多,动物园和员工们,都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学习,更新理念。武汉动物园今年从北京动物园请来了明星饲养员、科普网红杨毅担任动物管理部负责人,专门改善动物们的生存环境,给动物加福利;还邀请科普网红“花落成蚀”担任网民园长,介绍其它动物园的优秀经验,并引入网民智慧与建议。

  什么是动物福利?落到每一种动物身上,就是它们能享受到什么。

  秋意渐浓,青草快要退市,邓克成已着手逐步减少青草开始添加干草,“得一天天慢慢减量,猛地从青草到干草,犀牛的肠胃会受不了。”

  在武汉动物园,犀牛和它的邻居大象,都拥有一小片烂泥坑。但邓克成有时候挺无奈,“有些游客不理解,说脏,其实这是特意弄得更接近野生动物们的原生环境,对于犀牛大象这样少毛的动物,在泥地里打滚,刨刨坑,玩玩沙,是他们的护肤方式,也是游乐方式。对待野生动物,需要观察,需要爱心和耐心,但并不需要过多的亲近和自以为是,根据动物们自己的习性来,跟野生动物们保持适当距离,才是真正的关爱。”

  2019年,为迎接大熊猫春俏和胖妞,武汉动物园修建了占地5400平方米的新大熊猫馆,室内馆有新风系统和中央空调,常年保持适宜大熊猫生存的气温,室外馆则设置了各种栖架、玩具等。汪建春介绍,“特意把场馆修成了坡地,因为大熊猫在野外就是山地生活。”

  1999年,都都37岁生日。

  武汉动物园的现任大熊猫饲养队队长陈军,曾经是大熊猫“都都”的饲养员。1999年,“都都”以37周岁高龄在武汉动物园自然离世,创造了熊猫寿命的吉尼斯世界纪录。春俏和胖妞在武汉动物园生活了一年,各自胖了一圈。“武汉动物园曾经位列全国八大动物园。”陈军和所有老员工一样,提到过去的辉煌总流露出一股自豪,自豪中又夹杂着些许落寞与期盼,“后来因为各种原因拉开了差距,现在要迎头赶上”。

  但吃些什么、住得怎样、有没有玩具,对野生动物们来说,只是一部分福利,最大的福利还是能不能形成种群、适不适合繁衍生息。邓克成过不多久就要退休了,他最大的遗憾,是现有条件下没能让他的大牛、小牛(邓克成给犀牛取的昵称)繁殖,“期待改造后能给犀牛们更好的环境。”

  武汉动物园今年也迎接了一些新生的动物宝宝。园中现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叶猴6只,今年又迎来了一只小黑叶猴“嘿嘿”。饲养员刘琴说,这是武汉动物园的黑叶猴家族时隔6年再添丁,“动物并不是有公有母就会繁殖,只有在生存条件理想的状态下才会繁殖后代。迎接动物宝宝,是饲养员最开心的事。”

  去动物们的家里做客

  动物园是反映人和城市文明程度的窗口

  并不是每一种动物,都能像春俏和胖妞一样,住在5400平方米的场馆里。武汉动物园老了、旧了,这些年,游客们的这类声音越来越多。武汉动物园的员工们,也有类似的感受,“早就该改造了,终于要改造了”。

  这次改造之后,不管是大熊猫、金丝猴这样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还是其他动物,都能在武汉动物园住上“豪宅”。

  但汪建春对“豪宅”一词有不一样的定义,“并不是按人类的标准装修得多么漂亮,而是模拟自然状态,返璞归真的‘豪宅’。可能比现在的新大熊猫馆更好,毕竟理念更先进了。其实对于野生动物来说,在动物园里的场馆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在汪建春看来,全国一流的核心,就是动物生存环境一流,而后还要包括游客体验、科研团队、科普教育、管理理念、技术人才等方面的一流。

  汪明权是武汉动物园野生动物保护研究所所长,他1993年从华中农业大学兽医专业毕业后,就来到了武汉动物园。从1998年至2010年,园内只有他一位兽医,“很多人来了又走了,条件不如人意,人才很难留住。”

  动物园该不该存在?为什么武汉这样的城市,需要一座一流动物园?

  “动物园的存在,最重要是起到了很好的科普作用。”汪明权说,“游客们都喜欢动物生命力最旺盛的状态,但其实动物们并不是每时每刻都活泼好动,生老病死是动物们的完整生命过程。还有很多游客看到老虎吃肉整个吞,会投诉说老虎没养好,牙齿坏了,其实老虎进食就是这样的,不然怎么会有‘狼吞虎咽’这个词呢?这些年,很多人的生态理念提高了,但还不够高,动物园是了解野生动物的一个窗口。”

  动物导师课,杨毅给孩子们做动物科普。

  丹顶鹤饲养员熊家炳,经常带着他的孙女来动物园,“我孙姑娘说‘爷爷最喜欢的,是他养的丹顶鹤’。从小认识野生动物,对于小朋友的成长,以及养成保护野生动物的生态环境理念,非常重要。”

  杨毅今年也在武汉动物园开设了公园大课堂系列品牌活动自然导师课,专门给孩子们做动物科普。

  除了科普功能,动物园的存在,在某种程度上也起到了野生动物保护的作用。汪建春说:“如何对待野生动物,反映着人的文明程度,城市的文明程度。武汉这样的城市,需要一座更好的一流动物园。”

  汪明权如今不再是孤身奋战的唯一兽医,现在有5位兽医了。今年有两位华中农业大学的师弟师妹成了他的同事,但他认为还不够,“广州动物园有11位兽医,我们还要继续补充人才力量,可能是方方面面的人才。希望改造之后的武汉动物园,让动物们尽可能回到最快乐的状态,表现出更多的自然行为。未来到动物园,是到动物们的家里做客,无限接近这个境界。”

  征集:武汉动物园开启“回忆游”活动

  说出你的故事,有机会终生免费游园

  未来武汉动物园如何生存下去?来游玩,就是最大的支持。

  陪伴了武汉市民35年的武汉动物园,是否留下过你的故事,小时候父母带你去过,现在你又带着孩子来?

  武汉动物园即日起启动改造前的“回忆游”活动。如果你有和武汉动物园的合影,如果你在这里发生过特别的故事,如果你对改造有相关建议,或者你期待武汉的未来拥有一座怎样的动物园,不要私藏,讲给武汉动物园听吧!这些照片、故事、建议、期待,将被制作成武汉人与动物园的展览,作品入选者还有机会获得以下丰厚奖品:

  一等奖1个 终生免费游园资格,一人中奖,全家免单(本人及家人最多不超过8人,中奖后登记身份证)

  二等奖3个 体验券(体验改造后新场馆并参与新馆丰容)

  三等奖6个 围观券(动物场馆改造后的第一次围观)

  征集时间:10月21日起至11月30日

  征集邮箱:aiwuhanzoo@qq.com

  【编辑:张颖惠】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