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刚开始觉得这些碗好重,现在感觉没什么分量了”,女大学生苦练“顶碗舞”传承舞蹈文化

新闻中心 > 武汉

2020-11-07 16:34 来源: 长江网
【字体:

  长江网11月7日讯 11月6日上午10:30,在武汉工商学院体育馆的一间舞蹈教室内,一群女大学生身穿民族服装,头顶3只瓷碗,在老师的指导下,踏着欢快的舞步跳起了“顶碗舞”。这是该校艺术学院2018级舞蹈表演专业1班学生们的一堂舞蹈课。

  舞蹈队队员们在训练。通讯员供图

  任课老师周琪介绍,“顶碗舞”是必修课《中国舞》中的一种少数民族舞蹈,是中国舞中非常经典的舞蹈形式,训练的难度比较大,要求学生在跳舞的时候保持脖子的平稳,学习该舞蹈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舞蹈技艺,同时也有利于学生们了解少数民族的民俗风情,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据了解,3个瓷碗重约1.5斤,学生们顶在头上有一定的重量,为了保证碗的完整和减少碗的损耗,每个碗上都缠上了比较厚实的胶带固定,就算碗从头顶掉落,一般也不会摔碎。“之所以不选用塑胶碗,是因为瓷碗比较重,稳定性较强,跳舞的时候不容易‘飘’走或掉落。”

  舞蹈队队员们在训练。通讯员供图

  对于学生们来说,想要学好“顶碗舞”并不容易,尽管已经上了一个月的课,但是想要从头到尾顶着碗跳完一支民族舞还是有难度的。在课堂练习的过程中,偶尔会有碗掉落下来,她们就会迅速捡起来重新放在头顶训练。

  训练了一节课后,学生们拿下头上的碗坐在舞蹈室的地上休息,学生钟云霞表示:“刚开始训练的时候觉得头顶的碗好重,脖子也容易酸胀,练了一个月后慢慢地就觉得碗的重量变轻了,这个舞蹈以前很少接触,跳起来感觉挺有趣的,为了了解顶碗舞,我还专门学习了顶碗舞这个舞种的由来和少数民族的舞蹈文化。”  

  舞蹈队队员们在训练。通讯员供图

  “目前我还没有掌握好动作要领,两节课下来脖子就感觉很僵硬。”学生段川辉说,为了练好这门技艺,她和同学们课后常常顶着碗在食堂、操场等地训练。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舞蹈文化,不同民族的舞蹈都有着各自的特色和技巧,展现着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地域特色等,希望学生们通过学习不同民族的舞蹈,让这些民族文化能够一代代传承下去。”周琪说。(记者陈晓彤 通讯员安芳芳 蓝静)

  【编辑:张玲】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