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如何突围“卡脖子”?院士聚武汉:科学家和工程师携手解开枷锁
长江网11月11日讯 2020年11月11日-13日,第十七届“中国光谷”国际光电子博览会暨论坛(以下简称:光博会)在汉举行,同期论坛紧扣光学前沿,围绕集成光电子、光网络、生物医学光电子等科技创新领域,以及激光先进制造技术、激光产业、5G光通信、新基建、硅光芯片、光纤传感、硅光产业等热点技术方向,举办多层高峰论坛、专题报告,聚焦光电产业新态势。
据了解,当前,武汉正在围绕打造光芯屏端网产业集群,大力发展光电子信息产业,建设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光子科学、生命科学,科学施策,着力解决重大领域和关键核心技术方面难题,推动技术进步,企业进群,产业进园,推进产业链现代化。
中科院长春光机所展示的机器视觉专用线激光器。 记者周超 摄
国家环境光学监测仪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刘文清:
不仅能做还能用,才算“中国制造”
刘文清介绍,尽管从全球创新发展格局来看,中国仍处于创新型追赶的国家,但创新排名上,中国一直在上升,另外,从中美制造业高技术产业发展来看,20多年来,中国制造业全球占比上升,美国在下降。中国的发展,深刻改变了全球的格局。
“20多年前,我们国家的空气质量自动检测系统,多来自海外,没有一台国内生产的。而且,也没有一家上市公司。而现在我们在该领域的上市公司已有十多家了,中国发展了一系列的大气环境监测技术。
刘文清介绍,科学家用“光”的手段来监测,“各种各样的大气成分都有它的光谱”,用光谱学的方法测臭氧。在外地的一家石化厂,通过监控,捕获了一次泄露的事件,避免了一次安全事故的发生。
刘文清介绍,在战疫期间,空气监测团队曾到武汉火神山、雷神山、金银潭等地,探究疫情期间,特定地点空气中的一些成分,会不会发生一些变化。最终发现,方舱、医院等,负压系统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医院的封闭体系被验证很有效,很难有病房里的气溶胶泄露到空间中。
“我们能不能达到,也能达到,但我们能不能用,不能用。”刘文清说,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主要是因为核心技术受到挑战,“不能用的原因就是你的稳定性、可靠性(达不到),中国制造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光博会展出的高稳定激光器。 记者刘斌 摄
武汉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徐红星:
如果对基本科学不重视,产业也走不远
徐红星说,“光”拉动了一系列高价值产业链,如正在形成的5G产业链等,对无人驾驶、物联网、半导体、云计算,对互联网、万物互联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再如对于医疗器械、半导体影像、体外诊断等方面都会用到很多的光学技术。
他认为,“光”还是搭建未来的产业,“用光进行3D制造、推动一些建筑节能、生物医疗、精密加工等,未来还能用光进行手机的异形屏制造,每个人的屏都能私人定制,光能造福人类。”
徐红星认为,国家出现两大新痛点,一个就是航空发动机,一个是芯片,都与光学有关。比如说航空发动机需要很大的推重比,温差需要特殊材料,需要研究光物质的相互作用、光的精密控制;另一个是芯片,其关键是光刻机,光刻机的核心就是光源。
“如果对基本科学不重视,那么我们产业也走不远。”徐红星说,这些痛点不仅仅属于国家,还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甚至产业界本身的发展。
光博会展出的激光切管机。 记者刘斌 摄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Fellow崔秀国:
科学家和工程师携手解开卡脖子的枷锁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Fellow崔秀国认为,中国在光器件领域发展得非常好,“我们经过这一轮的发展,让我们激光器真的已经是在国内百花齐放,星火燎原,已经非常成熟。重工的技术创造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
他认为,整个光的产业树已硕果累累,从应用到架构到芯片,形成了一棵参天大树。“树越大就需要根越深,如果我们不能把根扎下去树就不稳,而根就是我们的材料,就是我们的工艺,就是我们的理论。”
他说,围绕光产业一定要产业协同,联合一群科学家和众多的工程师到产业大军中来,不懈坚持,一定能够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上把“卡脖子”的枷锁解开。(记者李佳 通讯员张珊妮 邹品伟 汪沁)
【编辑:姚昊】
一周热门
- {{index+1}}{{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