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湖北曲艺传承人,何祚欢等曲艺大师传经送宝
长江网11月13日讯(记者万建辉)湖北评书、湖北大鼓、湖北小曲、湖北渔鼓等曲种,产生了何祚欢、张明智、何忠华、付群刚、郝桂萍、姚俐玲等一批曲艺大师。为培养更多优秀曲艺人才,传承湖北曲艺艺术,13日,由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2020湖北曲艺传承人群培训班”在江汉大学开班,来自武汉和全省各市州的36名曲艺传承人将在江汉大学接受为期一个月的培训,何祚欢、付群刚等曲艺大师将现场为传承人传经送宝。
据介绍,非遗传承人培训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的组成部分,该计划是国家“十三五”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提出的重要任务,旨在为非遗保护工作提供高校的学术和教学资源支持,通过组织非遗项目传承人群到高校学习专业知识、研究技艺,帮助非遗传承人群强基础、拓眼界、增学养,提升非遗保护传承水平。江汉大学2013年成立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要负责非遗十大类之一的曲艺类研究和传承工作。2018年,受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委托,已成功举办第一届湖北曲艺传承人群培训班。
此次参加培训的36名学员,12名来自武汉市,有来自硚口、东西湖、江夏、新洲等区的楚剧团、文化馆的非遗传承人,也有来自江汉楚风曲艺社、武汉市善书宣讲团、长江职业学院等单位人员,他们中每人均承担着一项曲艺项目的传承责任。
培训期间,学员们的专业方向课,将有何祚欢的湖北评书表演艺术、付群刚的湖北大鼓表演艺术、姚俐玲的湖北小曲表演艺术等课程,专业基础课将有田克兢的湖北曲艺的喜剧表演风格、江汉大学武汉研究院院长涂文学教授的汉口戏码头的文化特征等课程。此外,主办方还邀请了吴文科、鲁广峰、黄永林、孙正国等来自北京、重庆、江西和我省的曲艺研究专家来讲课。
【编辑:贺方程】
一周热门
- {{index+1}}{{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