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手术机器人、医疗物联网、远程医疗……5G+智慧医疗推动变革

新闻中心 > 武汉

2020-11-20 17:09 来源: 长江网
【字体:

  长江网11月20日讯(记者李佳 通讯员明畅)11月19日至21日,2020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5G+医疗健康”专题论坛在武汉召开。在以“5G+工业互联网构筑数字健康新基建”为主题的专题讨论中,专家们展开探讨,5G环境下,聪明的机器崛起,但能完全取代人类吗?起码在医治环节,答案是否定的。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余晓晖介绍:“目前整个我们国家的5G基站已经超过了70万个,这个数目应该是比全球的其他国家加起来还要多,为我们下一步的5G+工业互联网、5G+智慧医疗、医疗健康的发展奠定了非常良好的基础。”余晓晖说,随着智能化的医疗器械、可穿戴设备的普及,基于大数据分析的人工智能辅助诊断以及区块链技术机制,也涉及到应急救援、手术机器人、医疗物联网、远程医疗等各个场景,正在推动着医疗模式的升级和变革,也在推动着医院信息化程度和管理效率的提升,提高了医疗服务质量,推动了优质医疗资源的共享,增进了人民的福祉。

  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医疗业务事业部负责人张宇鸣介绍,该中心正在探讨如何让院内院外大网和小网融合,“这是我们在下一阶段智慧医院的建设过程中必须要探索和考虑的。”他认为,医疗健康数据的安全、隐私的保护变得非常重要,该中心正在积极推进云计算能力为医疗科研服务,未来将形成机制,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能够共享、共用。

  华中科技大学副校长、同济医学院党委书记、院长陈建国介绍,同济医院跟校内人工智能团队开发出了一个AlphaGo,AI人工智能的阅片软件,这个软件诊断一张数字拍片的时间还不到0.1秒,看一张肺部的CT只需要5秒钟,肺结节发现的准确率高达90%,“据我们评估,阅片水平接近一个比较资深的主治医生的水平,它不会忘记,也不会疲劳。”但陈建国也表示,人工智能并不能取代医生,医者对病患的关注、关怀绝不是冷冰冰的。

  “我们有这样的比对,只要穿着白大褂在门诊一站,必定有很多人会来问你哪个科室往哪里走,什么地方在哪里。我们也在我们医院试过,放一台机器人在门诊,它把我们常用的1000多个问题都输入在机器人上,它可以回答。第一个月吸引了很多人来玩这个机器人,一个月以后,这个机器人就是一个标志性的立柱,没有人会问它,为什么?缺少人文关怀。”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计算机中心主任赵艳认为,生命至上,以人为本,人工智能不能代替医生,“我估计没有一个医院敢把影像核片的工作完全托给机器人,最后出报告还是由医生来完成。AI的发展只是解决了一个我们工作量的问题,远远是不能取代医生、护士和医院的工作。”

  她认为,5G环境下,人工智能场景要落地到医院,成为成熟可靠技术大面积应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厂商要尽快解决我们的医疗设备是不是能上5G。让5G能够为临床发挥更大的作用,切实为医院提高医疗质量”。

  【编辑:朱晨颖】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