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张继先:疫情上报是我的职业要求

新闻中心 > 武汉

2020-11-24 23:51 来源: 长江网
【字体:

  长江网11月24日讯(记者田巧萍)24日上午10时,人民大会堂,“2020年全国劳模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正在隆重举行。

  作为第三批领奖代表,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呼吸与危重症科主任、主任医师张继先走上领奖台。

  这是她第二次见到习近平总书记。3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武汉指挥武汉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时,在火神山医院广场上慰问日夜奋战在抗击疫情第一线的医务工作者,张继先是现场的10名医护人员代表之一。

  再次见到习近平总书记,中国抗疫斗争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生产生活秩序已恢复,张继先很激动:“是总书记带领我们走出艰难时刻、战胜了疫情。”

  11月24日上午,张继先在人民大会堂。张继先供图

  赴京前一天,张继先告诉长江网记者:“比较一下其他国家控制疫情的行动,我们中国不是最富裕的,也不是科技最发达的,但我们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她发现和上报疫情的日子,成为中国抗疫时间轴的起点

  2019年12月27日,张继先注意到病房里新收进的4名病人,1名来自华南海鲜市场,另外3人是一家三口。他们有相同的症状:咳嗽、发烧,肺部CT呈病毒肺炎表现,常规肺炎病原学检查全部是阴性,常规治疗病毒性肺炎的手段全部无效。

  在武汉客厅举办的“人民至上 生命至上”大型展览上展示的疫情防控时间轴。记者柯志刚 摄

  “这个病好怪!”那一家三口原来只是老两口因发烧咳嗽来看病,“一个家里来两个人看病,一般是一个看病一个陪同,看一样的病不常见。”张继先脑海中起了疑团,她问老两口家里还有谁,老两口说还有一个儿子,“把您儿子也叫来查一下吧!”

  儿子来了,没有症状,但肺部CT发现他的肺也是呈磨玻璃状——病毒性肺炎的表现。

  张继先当即通过医院医务科向江汉区疾控中心报告。江汉区疾控中心来了人。12月28日、29日两天,病房里又收进了3名这样的病人,而且全部来自华南海鲜市场。张继先的心揪了起来。

  29日中午,她请求医院组织院内大会诊并再次上报“这些奇怪病例”。她上交了拟定的参加院内会诊的专家名单,连她一起共10位,来自10个科室。

  12月29日中午一点多钟,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召开了全院专家会诊会。10位专家对这7名病人逐一进行了会诊,最后一致支持张继先再次上报的请求。

  这一天是星期日。医院副院长夏文广用自己的手机分别给湖北省卫健委疾控处和武汉市卫生健委疾控处负责人拨打电话,报告了张继先的这7个特殊病例。

  一个小时后,武汉市疾控中心和江汉区疾控中心的流调人员接到上级指令,到达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同时,武汉市金银潭医院ICU主任吴文娟和业务副院长黄朝林也接到上级电话,赶了过来。

  “我上报疫情,就是按照传染病上报流程要求做的。”2020年11月19日晚,张继先在赴京前接受长江网记者采访时说,这个流程一直就有。

  2019年12月27日,张继先发现疫情并第一次上报的日子,成为中国抗疫时间轴的起点,被写进由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白皮书。目前正在武汉客厅举办的“人民至上 生命至上”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专题展览上,中国抗疫时间图示从这个日子开始。

  7个病人在病区里隔离着,传染病专家为她点赞

  2019年12月29日下午,传染病专家吴文娟戴着一只N95口罩到张继先的病房看病人,“我在心里给她点了个赞!”

  7个病人,分别被张继先安置在两间病房,两间病房正好在L型病区的底部,与其他病区相对独立。一家三口一间病房,4个来自华南海鲜市场的病人一间病房,病人根据来源也被分开来。

  张继先。记者肖僖 摄

  “这就是对怀疑传染病病人的标准处理办法。”吴文娟在接受长江网记者采访时,特别赞赏张继先最初发现疫情后采取的措施。“这太重要了,可以避免病区里其他病人感染。”

  从2019年12月27日发现并上报疫情,到3月11日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住院新冠肺炎病人清零,张继先所在的呼吸与重症医学科没有发生非新冠肺炎病人感染和医护人员感染。

  就在2019年12月29日那一天,张继先让护士长在网上给全科30余名医护人员订购了一套细帆布的立领工作服,“这个工作服可以把脖子也挡起来,多穿一层,多遮挡一点,防护就多一层。”

  那一天,张继先还向医院申请了N95口罩。

  2005年,张继先成为呼吸内科的副主任,那时,呼吸科和消化内科在一起。2009年,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将呼吸内科独立出来,张继先由副转正,科室的日常防护成了她天天抓的大事。

  “她对我们日常戴帽子、戴口罩和洗手的要求近乎严苛。”张继先科室的一位护士向长江日报-长江网记者介绍,最开始,大家还不习惯进病房必须戴口罩、帽子,接触了病人后也不习惯洗手,张继先先批评再罚款,一点情面也不讲。

  “这是我在2003年‘非典’中受到的教育。”2003年,从事临床工作14年的张继先,成为江汉区“非典防治专家组成员”。张继先说,参与“非典”的经验,训练了她对传染病的高度敏感,可疑传染病的处置流程在她脑海里生了根。

  11月19日下午,赴京领奖头一天,张继先在工作中。记者柯志刚 摄

  从她的病人肺泡灌洗液中找到了新型冠状病毒

  2019年12月29日下午四点多,黄朝林和吴文娟把张继先的这7个可疑病人全部会诊完了,得出三点意见:病因不明,有聚集性,不排除传染性。他们向在场的市、区疾控相关负责人建议将这些病人转到金银潭医院隔离治疗,同时也请示了张定宇院长。

  当晚11时40分,张继先的7个病人中,6个由负压救护车陆续转到金银潭医院,其中一名轻症病人坚决要求留在张继先这里继续治疗,这名病人在今年1月7日痊愈出院。

  这是武汉市集中收治新冠肺炎病人的开始。当时还不知是什么病,他们的病历上写的是“不明原因肺炎”。

  第二天,为了尽快查清病原,张定宇院长决定对这批病人进行肺泡灌洗。当天下午,张继先的这6个病人和从武汉市中心医院转来的1个“不明原因肺炎”病人,接受了肺泡灌洗。他们每个人的标本被分成了4份,一份送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一份送武汉市疾控中心,两份留在金银潭医院的样本库。

  2019年12月31日,武汉市疾控中心和武汉病毒研究所都检出了阳性。武汉病毒研究所明确,这是一种新型的冠状病毒。

  从张继先成功上报疫情到找到“不明原因肺炎”的病原,不到4天时间,为武汉制订疫情防控策略争取了时间。其实,就在张继先上报疫情后的第二天,武汉市卫健委疾控处和医政处分别就加强监测和报告“不明原因肺炎”向武汉地区医疗机构下了文,也是从这一天,各医院的类似病人都开始往金银潭医院集转。

  她的泪,为病人为战友而流

  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是离华南海鲜市场最近的医院之一。最初的那几个病人转走了后,医院的呼吸科门诊这类病人越来越多,张继先将病房里非“不明原因肺炎”病人劝回家,全部用来收治这类病人。直到2020年3月11日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住院新冠肺炎病人清零,张继先领导的呼吸与重症医学科是医院集中收治除插管病人之外的危重症病人的科室。

  2020年1月29日上午,原定约好的采访,因张继先在隔离病房里崩溃大哭而取消。第二天中午采访时,当记者问什么令她崩溃时,她的泪又哗哗流下来。

  那是武汉的疫情防控形势最严峻的一段时间。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支援了兄弟医院40名医护人员。20多天后,这些人回来了,一多半感染了,全部住进了张继先的病房。张继先看着这些走时健健康康、回时缠绵病床的战友,悲从心来,平时在下属面前有些严厉的她,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

  那几天,病房里天天有病人去世。“我用尽了我一生所学,还是拉不回他们的生命。”面对凶狠狡猾的病毒,张继先陷入深深的无力和自责中。

  采访中,她伸出手来:“如果今天下午酒精到不了,明天,我的病人就没有酒精消毒皮肤,打不成针了!”她的泪大颗大颗滚落下来。

  在武汉最艰难的日子里,“我一生的眼泪都流光了。”

  在那段日子里,她在病房里,没有晨昏的概念,没有月头月尾的概念,她的心中只容得下一件事:尽可能救回更多的病人。

  那一天,张继先悲伤的眼神在记者脑海里挥之不去。临近傍晚,记者忍不住打通医院领导的电话,开口就问:“你们的酒精找到了没有?”得到肯定答复后,才为张继先松了口气。

  病人需要去安慰

  2月6日,湖北省人民政府给两位一线抗疫人员记大功,一位是张定宇,一位是张继先。随后她又获得全国卫生系统抗疫先进个人,这次她走进人民大会堂接受国家表彰。

  今天,11月24日,刚刚走出人民大会堂的张继先在接受长江网记者电话采访时说:“党和政府给我的荣誉太多了,我只是尽了一个医生的本分。”

  随着武汉复工复产,张继先所在的医院也开始恢复正常,“张继先名医工作室”成立了。张继先的生活节奏也恢复正常:上班看病人,下班回到家里看书,看书累了就做点家务调剂一下。这个习惯,张继先1989年从医学院毕业分配到医院后,一直保持着。

  现在来找张继先看病的,除了武汉市内湖北省内的,还有省外的。“复杂的病人多了”,有些初次来的病人看到了张继先上报疫情的新闻,他们说,“这么认真负责的医生肯定是一个好医生”。

  上周,张继先接诊了一个南昌来的病人。来时,这个病人非常紧张,她的胸口有一条地方老是痛,看遍了南昌的医院都没治好,于是怀疑自己得了绝症。张继先认真地听她慢慢讲,最后给她一点一点分析:她所描述的病不是一种病,而是一个一个的病,她认为的“绝症”也只是普通的支气管炎。这个病人,前前后后花了张继先几个小时,最后才放下包袱,登上回南昌的火车,“病人是需要去安慰的”。

  如果再遇到疑似传染性疾病,张继先说,只要自己看到了,还是会第一时间去上报,这样才能给国家给社会减少损失。她说:“我们认认真真做的每一件事,都会对国家、对社会、对自己有正面的回报。”

  【编辑:邓腊秀】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