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武汉高端高新产业集群加快形成新动能

新闻中心 > 武汉

2020-12-01 09:21 来源: 长江日报
【字体:

   

  11月23日—25日,武汉开展了为期3天的“比学赶帮超 决战四季度”2020年全市重点项目互观互学互评互促活动,展现出了武汉主动作为、奋发有为态势。

  全市各区不遗余力推动相关产业聚集发展,产业特色鲜明,并向中高端迈进。决战决胜四季度,武汉动能转换成效显著,抢占技术前沿、填补产业空白、推动转型升级,“光谷”“车谷”“网谷”“星谷”等高端高新产业集群加快建设。

  光谷闪耀芯光

  “光芯屏端网”和生物医药

  两大万亿级产业集群加速崛起

   

  光纤生产、下线测试、合格封装、包装发运……烽火通信是我国光通信骨干企业,在近期三大运营商5G承载招标中,烽火累计中标23%以上的份额。

  长江鲲鹏生态创新中心内,武汉与华为共同打造的“武汉云”,正在加速串起一条完整的国产计算产业链。

  华引芯(武汉)科技有限公司内,国内最小尺寸Mini LED产线正在试运行,将让中国在下一代显示技术上实现全球引领,这家海外人才创立的企业正致力于成为全球最顶尖的高端LED芯片与光源供应商。

  目前,东湖高新区已建成国内最大的光纤光缆生产基地、光电器件生产基地、最大的光通信技术研发基地和最大的激光设备生产基地,光纤光缆生产规模全球第一。

  决战四季度,“光谷”将强化创新第一动力,把创新摆在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核心位置,并突出重点,重点围绕“光芯屏端网”和生物医药两大万亿级产业集群,在核心技术攻关领域抓项目、争突破,大力支持数字经济、在线教育、互联网+、5G、工业软件等产业发展,提升产业链水平。

  车谷驱动未来

  武汉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基地

  正在加速扩容

   

  时下,武汉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基地正在加速扩容,将新增第二批78公里5G自动驾驶开放测试道路。今年内,基于5G的车路协同自动驾驶开放测试道路总里程将突破100公里,成为全国最大的5G车路协同自动驾驶示范区。

  中国车谷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战略,优良的生态环境吸引了一大批高新技术企业入驻,毗邻汤湖公园的南太子湖创新谷启迪协信科创园,聚集了智能网联、射频芯片、高端生物医疗等数十家科创企业,创业中不乏海归博士、清华教授。

  位于武汉西南的武汉经开区,不仅被誉为中国车谷,更是“实力车谷”“动力车谷”“活力车谷”“魅力车谷”。

  决战四季度,“车谷”将巩固汽车产业优势地位,突破性发展新材料、新能源产业,推动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做好生产性服务业文章。

  网谷网联数智

  以数字经济为引领

  实现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

   

  中金数谷武汉大数据中心园区内,自北向南3栋5层大数据机房一字排开。120天建成国内最大集装箱数据中心——武汉超算暨云计算(数据)中心过渡机房项目,这里未来将成为华中地区超大型、高安全等级和高可用等级的绿色数据中心,成为以云计算、超级计算、大数据为核心经营内容的信息化资源聚集与产业聚集地。

  一街之隔,国家网络安全学院矗立,千余名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师生已经入驻。这里将打造成世界一流的网络安全学院,承担着培养从事网络安全领域相关工作高学历人才的职责。预计到2025年,在校本硕博学生将达3500人左右。随着网安学院顺利开学,这里成为全市国家级产业基地中的“成长领头羊”。

  决战四季度,“网谷”将以数字经济为引领,促进食品、机电等优势支柱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

  星谷横空出世

  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

  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聚星满天”

   

  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目前,厂房主体结构已完工,力争在年底实现投产。项目建成后,将牵引卫星产业相关配套厂家落户周边,打造3公里产业生态圈,为互联网+产业发展和数字中国建设注入新动能。一路之隔的火箭产业园项目(一期)已完成验收,正进行设备调试,即将投入运营。

  在长江之滨的新洲双柳,这里将打造商业航天、高端装备、新材料三大产业集群,用10年的时间,形成近600亿产值的产业新城。

  决战四季度,在“星谷”,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预计年底能够实现年产120颗行云卫星、20发快舟火箭生产能力。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阳逻经济开发区先进制(智)造业聚集区,正在加速“聚星满天”。

  【编辑:毕婷】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