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初冬的韭菜花|花草蒙拾

新闻中心 > 武汉

2020-12-08 08:22 来源: 长江网
【字体:

  作者:蓝紫青灰(植物爱好者,已出版十多部长篇小说和散文集。)

  一千多年前的某年初冬,五朝元老、太子太保杨凝式午睡醒来,忽觉肚饥,想起午饭尚未用过。恰好此时有人送来一盘韭菜花,杨大人就着韭菜花吃了一盘羊肉,心满意足之后,挥毫写就一封答谢的帖子,曰:

  昼寝乍兴,輖饥正甚,忽蒙简翰,猥赐盘飧。当一叶报秋之初,乃韭花逞味之始。助其肥羜,实谓珍馐。……

  杨凝式是唐昭宗时的进士,后历仕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代,官至太子太保,世称“杨少师”。他为人不拘小节,时人称之为“杨疯子”。这封书帖因为内容中出现“韭花”二字,被后人称为《韭花帖》 。《韭花帖》与王羲之《兰亭序》、颜真卿《祭侄季明文稿》、苏轼《黄州寒食诗帖》、王珣《伯远帖》并称为“天下五大行书”。

  世评《韭花帖》,说它章法独特,字句疏朗,笔致萧散,澄静精绝。因为是笔札,随手而写,每个字都趋于平和简静,意趣闲逸,而通篇又具装饰意味,给人一种疏宕旷远之感。因此黄山谷说:“世人尽学兰亭面,欲换凡骨无金丹。谁知洛阳杨风子,下笔便到乌丝栏。”乌丝栏是指织有或画有黑色界栏的绢纸。杨凝式号称“杨疯子”,下笔时却胸有丘壑,像是在有格子的纸上写成,转换毫无障碍啊。

  羜指出生五个月的小羊。用韭菜花来佐小肥羊,味道确实没的说,“实谓珍馐”。直到如今,中华大地上的华夏子民仍然是这么吃的。年近岁末,北风初起,天气寒冷,行将冬至,又到了吃涮羊肉的季节,配涮羊肉的,当属北派韭菜花酱了。

  记得头回去吃涮羊肉,装着很内行的样子,选佐味的小料是一勺香油,一勺腐乳汁,一勺韭菜花,三勺调开的芝麻酱,少许糖,一小撮香菜。多吃两回,就按自己的口味来配了,只用芝麻酱和腐乳汁两种。香油嫌油,芝麻酱里本来就含有芝麻油了;韭菜花嫌咸,有腐乳汁就够了。北派韭菜花酱,颜色乌青酱黑,味道一味的咸,谈不上什么鲜和香。

  我最早知道韭菜花,是从汪曾祺先生的散文里。他不止一次在文章里提到韭菜花。

  韭菜花出曲靖。名为韭菜花,其实主料是切得极细晾干的萝卜丝。这是中国咸菜里的“神品”。这一味小菜按说不用多少成本,但价钱却颇贵,想是因为腌制很费工。昆明人家也有自己腌韭菜花的。这种韭菜花和北京吃涮羊肉作调料的韭菜花不是一回事,北京人万勿误会。

  ——汪曾祺《昆明菜》

  因为有汪老那句“和北京吃涮羊肉作调料的韭菜花不是一回事”打底,倒也没让我对曲靖韭菜花失了兴趣。曲靖韭菜花,初看是一些红的黑的白的碎丁拌和在一起,闻上去又香又辣;尝一点,咸鲜开胃,很合我的口味。舀了一勺放在小碟子里,吃了两筷子,看见里面有黑色的三角形的小颗粒,以为是辣椒籽,挑出来放在一边。才挑了几粒,忽然醒悟过来,这黑色三角形的小粒,就是韭菜花呀。

  其实韭菜花作为蔬菜,在菜市场是时常见到的,也不是什么稀奇少见的东西。夏天的韭菜花和春天的蒜薹一样,是极寻常的蔬菜。春天的蒜薹炒肉丝、蒜薹红烧鳝段都是上佳的时令菜;夏天的韭菜花上来了,我也会买一把回家,细细切碎,用盐稍腌一会,两粒红辣椒爆香,同猪肉糜一起炒,下白粥一流。

  曲靖的韭菜花是农历七八月里开始制作,这个时候,正是韭菜开花的时节。《齐民要术·种韭》中引用汉代崔缇的《四民月令》,里面有一句是:“七月藏韭菁。”韭菁就是韭菜花。七月做韭菜花,看来是从汉代就流传下来的风俗了。

  韭花是很好看的。一般的韭花是白色的,由几十朵小花组成一个圆球形。这个圆球不大,直径也就一元硬币左右。它是百合科的,有着非常明显的百合科植物的特点,六瓣花,盛开时花瓣朝外展开,略有些反卷。一朵小花放大之后,俨然一朵百合花。

  【编辑:张靖】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