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这项超级工程,90后女孩与丈夫相隔两公里却成了海上“牛郎织女”
长江网12月26日讯 东南沿海,平潭海峡,一座气势磅礴的大桥横跨海峡之上。2612个日夜,数千建设者奋战在此。12月26日,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全面通车,看着驶过的列车,建设者们被海风吹得粗糙的脸颊上露出最美的笑容。
一部微电影,揭秘海上建桥人的生活
在平潭海峡,这里的岛屿没有靓丽的海滩,只有击打着礁石的浪涌;这里的天气少有风和日丽,只有着一年多达200多天的8级大风。大桥建设者们长年工作生活在小岛和海上施工平台,一个月才能上一次陆地。
25日,通车前夕,长江日报记者登上位于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经过的小岛之一——人屿岛。“2013年开工时,这里是一座荒岛,不具备生活条件,连水都没有,我们决定把这里作为现场项目部,一切从零开始。”中铁大桥局平潭公铁两用特大桥一分部经理助理钱林林回忆说,刚上岛时,岛上没有植被,勘探后,发现地下水日产量只有200斤,吃水这样最基本的生存都成了问题。
这些场景,《那海,那岛,那些人》进行了真实的展现,这是中国中铁大桥局拍摄的一部微纪实电影,选取了4个感人的建桥故事。
水的故事:扛水上岛,紧张时一人一天一桶水
刘鹏和80多个同事生活在另外一座小岛——长屿岛,这里不通公路,四面是海,饮用水只能通过船运送到小岛上,水源紧张的时候每个人一天只能分配到一桶水。
扛水上岛。
“小岛没公路,只有台阶和土路,连自行车也骑不了,每次水到了,只能靠同事们一起扛到山顶的项目部,不光是水,所有的生活物资都是扛上岛的。”刘鹏说,在海岛上生活,最珍贵的还是水。项目部配了洗衣机,但大家还是用手洗衣服,比较节省水。
扛水步行到项目部。
风的故事:住在海上平台施工,晒衣服要焊防风钩
为了方便建桥,大桥局建设者搭建了一个海上施工平台,有6万平方米,与陆地完全隔离。
2015年,超过8级以上的大风,就有262天。“一出门就看见海,风大时,在平台上要蹲着走,浪拍打在钢管上,像拍打岸边一样,声音非常响。”一分部一工区经理黄斌说,海上平台摇摆幅度最大能有30度,人会晕船。风,对前期施工影响特别大,吊装材料、机械,都比在陆地上难。
吴金霞是一分部一工区的书记,她回忆,就连在平台上晒衣服,都要特制一种防风衣架,否则衣服就被风吹跑了。
“海上施工,最怕台风,2015年苏迪罗台风来袭前,258名员工从平台撤离。我们人撤离了,但当时非常担心平台上大型机械的问题。8月10日,台风预警解除后,我们重上平台,发现集装房子都被吹翻了,但好在机械没有问题,便立刻恢复生产。”吴金霞说。
台风来临前,施工人员撤离平台。
90后女孩:海岛不是诗,它是热血的青春
李婕是中国中铁大桥局福平铁路项目部二分部资料员,她是二分部的第一个女生,毕业后参加的第一个项目便是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
对于一名90后女孩来说,梦中的海岛应该是像马尔代夫一样,有阳光、沙滩、椰林,是一首诗。可是,这一切在她刚来到平潭时,梦想便被现实打破。
海上施工平台,工作生活全在上面。
“来了以后,每天从办公室到宿舍,永远走不出这个篮球场大小的项目部,不到1平方公里的小岛,和城市相比,这里生活单调枯燥。”李婕说,自己不想消沉下去,所以拿起笔记录下心中的话。经过几年的锻炼,一名普通女孩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建桥人。
家的故事:两人在一起,哪里都是家
中铁大桥局福平铁路项目部二分部办公室主任李晓飞和总经济师孙鹏是项目部上的一对双职工夫妻。妻子李晓飞说,丈夫孙鹏比她早一年到这个项目。
李晓飞、孙鹏夫妇。
“我来之前,他对我说,这里住的是‘海景房’,有阳光海滩,谁知来了以后,根本不是这回事。”李晓飞笑说。
“当时项目部缺人,我就动员她过来,工作特别忙,虽然两人都在小岛上,每天几乎是下班后才能见面。”孙鹏说,最愧对家人,一年12个月,可能只有半个月在家。小孩10岁以前,总共待在一起的时间不到10个月。
“该我们照顾父母的时候,父母又在帮我们照顾小孩。”说到这里,李晓飞眼眶湿润。
看见妻子流泪,孙鹏也有些忍不住,他说:“这么多年,风里来雨里去,没有给你一个安稳的家。”李晓飞安慰他说:“两人在一起,哪里都是家。”
李晓飞、孙鹏夫妇。
其实,像李晓飞与孙鹏这样的双职工家庭还有许多,90后女孩邹露已经记不清多久没见到丈夫了,自2014年7月在项目部举行婚礼以来,她就随丈夫妥鹏留在了这里。
邹露在平潭大桥项目部负责物资调配,妥鹏是海上平台的总工程师,直线2公里的海上距离,隔开了彼此,同事们笑称他俩是海上“牛郎织女”。
“见不到,平时各忙各的,他忙工地的事,24小时都在现场,晚上还有各种检查。我忙项目部的事,下班要照顾孩子,孩子就在项目部附近村子里上幼儿园。”邹露快言快语。
(记者陶常宁 通讯员刘佩娅发自福州)
【编辑:张颖惠】
一周热门
- {{index+1}}{{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