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浅浅缘何入职高校比她的诗更值得关注|长江评论
长江网评论员杨于泽
近日,作家贾平凹之女、西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贾浅浅的若干诗歌作品,在网上引发很大争议,被讥为“屎尿体”。有人说,“屎尿体”好不好见仁见智。又有人说,对贾浅浅的否定是以偏概全,她也有“好诗”。
还有人指责贾浅浅是“文二代”,她进大学教书是凭着父亲贾平凹的关系甚至是贾平凹一手操办。撇下诗歌的争议不说,如果贾平凹真的是通过操作把女儿贾浅浅弄进大学,再让女儿在大学里吃“贾平凹研究”这碗饭,贾浅浅反过来再专门吹捧父亲的文学与“书画艺术”成就,这将给社会很坏的印象和示范。
网上已经有人提供了贾平凹居后操作的线索:比如2003年贾浅浅自西北大学本科毕业,直接去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当了教师,从事当代文学研究,而此时贾平凹担任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人文学院院长;等到西北大学2015年成立贾平凹研究中心、2020年组建贾平凹文学馆,贾平凹以院友身份在此呼风唤雨,而贾浅浅则跳槽到西北大学文学院,当上了副教授。
还有人找出了一个铁证:贾浅浅在散文《我的父亲贾平凹》中自供,她刚上大学时写了篇《我爱辣椒》,父亲打电话交给本来向他约稿的某杂志编辑,结果文章就发表了。
大学是公器、学院院长是公职,事实到底如何,需要进行调查与澄清。比如很多年以前,国内相当多高校已经非博士不能担任教师,有的高校师资甚至“非海归不进”,贾浅浅以本科毕业的学历,是如何进入公立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再以硕士学位跳槽到西北大学的?
有人会觉得,这是多大事儿?其实高校师资引进涉及制度、公平公正问题,此事非小。大学师资是一种工作和人生发展的机会,它应当是对所有人开放的。长期以来,很多名校硕士、博士毕业时都未必能得到入职高校的机会,可是贾浅浅以本科学历直接就当了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师,这涉及一种“起点公平”。
大学是发展人类知识的组织机构,不能用于生产伪知识。西北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二校先后建立“贾平凹文学馆”,据称还要创办《贾平凹研究》期刊,似乎要建立“贾学”了。研究贾平凹不是不可以,但要把握一个度。中国现当代文学家很多,即便所谓“西部作家”也是一个不小的群体,让两所大学的文学院去研究一个贾平凹,到底能够生产多少知识?
事实上,作家能否留名文学史、文学作品能否传之后世,是需要时间的淘洗的,很难一时定论。即使其作品当下的价值,也应该是供人们阅读欣赏,而不是建馆展览、创办期刊研究。以贾浅浅为例,从目前其研究贾平凹成果看,题目多指向贾平凹的书法、绘画艺术、贾平凹书画与文学艺术精神关联性,都具有很大的争议性,有没有生产出任何“真知”,值得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这很可能是一个文化领域近亲繁殖、产下怪胎的一个典型例子。女儿肯定父亲的成就,这到底是一种情感呢还是生产了知识?到底是一种学术呢还只是一种态度?财政支撑起大学,人民滋养了学术,我们不能以玩笑的态度对待大学与学术。
【编辑:姚昊】
一周热门
- {{index+1}}{{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