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饺子、写春联、剪窗花,外籍教师留汉体验中国年


今年他们夫妻做了一个决定,留在武汉过春节。“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是一家团聚的日子,今年不打算出行,邻居已经邀请我们一起包饺子,我们也会邀请朋友来家里聚会。”富士山说。
提起中国春节,瑞贝卡显得非常兴奋:“大家都会做各自拿手的食物,还有特别的风俗,比如拜年、发红包,氛围非常好。”
在长江国际学校,用英文撰写的对联、大写的“福”字在教室随处可见,各种春节元素将学校装点得分外喜庆。
文嘉恩也是长江国际学校一名教师,来汉多年,是一名“中国通”,说着一口流利的汉语。在教室里,文嘉恩正拿起一张张红纸教孩子们学习剪窗花,一个个生动独特的图案跃然纸上。“春节对中国人很重要,节日期间,自己会穿上漂亮的衣服参加一些活动。去年,大家都经历了很多困难,今年,很高兴能和大家在一起,过一个快乐的春节。”文嘉恩说。
武汉长江国际学校的校长——柯爱珍(Carlson, Erika J)说,自去年以来就一直坚守在学校,今年她也决定再次留汉。
据了解,作为国家级开发区,武汉经开区有来自世界20多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近400名外籍学生在此就读,今年不少外籍人士选择留汉过年。
(长江日报记者邓志鹏 通讯员胡深博 张隽)
【编辑:丁翾】
一周热门
- {{index+1}}{{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