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武汉|“这些人与事给我们带来希望和力量!”武汉这个展览在德国刷屏了

一个以“认识武汉”为主题的
国际摄影展
在众多中外观众的见证下
2月18日网上开展
德国汉堡应用科技大学
Wolfgang教授的团队
从武汉纺织大学沈祥胜教授
拍摄的数百张照片里
精心挑选了78张代表性作品
线上布展
展现了武汉疫情前后的生活
和疫情防控取得决定性成果的
全景画卷

布展页面。通讯员供图
中德两所高校因摄影结缘
武汉纺织大学和德国汉堡应用科技大学的师生近年来一直有着密切地交流。武汉纺织大学传媒学院院长沈祥胜教授和汉堡应用科技大学的Wolfgang Swoboda教授从2016年起,通过师生互访、学生同题创作与作品交流展览等方式,在中德两国之间架起文化交流的桥梁。
3年前,Wolfgang Swoboda教授在武汉纺织大学开设了《认识武汉——中德学生360°全景摄影》课程,与此同时,他在汉堡的学生也进行着同样的课程。2019年,两校师生将双方的跨文化摄影作品带到了在汉堡最难申请的展厅——汉堡市政大厅进行了展览。

作品《武汉的热干面》。通讯员供图
去年疫情暴发的时候,Wolfgang教授对武汉的师生十分挂念,一直与他们保持密切地交流。当得知沈祥胜从2019年4月以来,每天一幅,一直坚持以手机摄影方式拍摄“认识武汉”纪实专题时,Wolfgang教授决定为沈祥胜办一场纪实摄影展。由于汉堡目前的疫情防控措施,展览只能放在网上进行。
让西方民众认识真实的武汉
Wolfgang教授的初衷很简单,就是希望借助这些珍贵的图像资料,让西方民众特别是汉堡的民众认识一个真实的武汉。许多学生积极报名要求参加这个意义非常的项目。为此,Wolfgang教授还从学校申请了专项国际交流基金,邀请中德跨文化交流专家共同来辅导学生布展。

作品《汉正街》。通讯员供图
展览简介里写道:“ 您认识武汉吗?这座城市的文化,她的街巷,她的人民,以及这里的日常生活。 ”
记者发现,这次展出作品时间跨度为2019年11月到2020年8月,记录下了疫情前后的武汉,既有医护人员挺身而出、志愿者下沉社区的人间大爱,也有疫情防控取得决定性成果后,春暖花开的江城生活全景。
不同的国家,同样的感动
对于这次摄影展,Wolfgang教授说:“图片的语言是共通的。我们属于一个世界,有许多生活和情感都是共同的。”

作品《最美天使》。通讯员供图
一位德国学生在开幕式中分享道:“这张题为‘最美天使’的作品让我尤其感动。摄影师沈祥胜教授在国际妇女节这一天,为一位年轻的女医生画了一幅肖像。这位女医生在得知疫情后,骑车300多公里从家乡回到武汉一所社区医院参与抗疫救治工作。面对人类共同的危机,这些人与事给我们带来希望和力量。”
据悉,“认识武汉”专题摄影也是武汉纺织大学传媒学院沈祥胜教授从2019年至今做的一个影像城市记忆项目,之前他还用了十余年时间走遍了武汉的大街小巷,拍摄武汉的历史与变迁,先后出版了《江城记忆》《城市质感》等摄影专著。“认识武汉”专题摄影今年获批了湖北省文学艺术创作扶植项目。
采写:记者施政

◇ 5G智能制造、5G智慧医疗、5G智慧教育……今年以来,武汉5G“新基建”快马加鞭。

工人们正在为一座5G基站扩容、升级。记者孙珺 通讯员王云鹤 摄
◇ 武汉警方严格落实“禁鞭”措施,18日至20日共查处涉鞭案件24起,处罚24人,其中行政拘留4人。
◇ 光谷70位企业高新技术人员“零起点”获评高级职称。
◇ 来武汉越冬的候鸟分批北归,启程返家。21日,9组爱鸟家庭,在府河柏泉天鹅湖目送候鸟回家。

府河上空成群结队北归的候鸟。季飞 摄
◇ 近日,汉口一市民在长江网武汉城市留言板留言询问,房子一直空置着没有住人,为何接连几月产生了水费?市水务集团回复,该市民家中并未新增水费,所谓水费其实是水务部门代收缴的生活垃圾服务费。
◇ 今天白天武汉依旧是晴热天气,最高温在27℃上下。但从今晚到后天开始,雨水将会光临,气温也会明显下降,最高温将会回落至20℃以内。




统筹|陈昌 设计|张莉 记者|龚萍 通讯员|黎娜

◇ 21日,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仍聚焦“三农”。文件指出,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
◇ 22日起,石家庄全域调整为低风险地区。
◇ 安康电视台官方号发布了一段20日朋友看望卫国戍边英雄团长祁发宝的视频,祁发宝身体恢复情况良好。
◇ 我国科研人员研发“猴脸识别技术”,用于识别秦岭地区数千只川金丝猴。
◇ 联合国框架下跨境无纸贸易首个多边协定生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实施,让“家务劳动补偿”有法可依,这标志着法律对婚姻的保障越来越人性化。近日,北京的一起离婚判决中,夫妻双方结婚五年,王女士作为一名全职太太承担了较多家庭生活的义务,最终法院判决丈夫陈先生支付给王女士家务补偿金5万元。全职太太离婚获5万家务补偿,你怎么看?


制图|张莉

整理|谭芳 制图|张莉
(来源:长江日报、新华社、人民日报等 制作:叶凤)
【编辑:张靖】
一周热门
- {{index+1}}{{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