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民族路名号“陈天保”|口述汉口

新闻中心 > 武汉

2021-02-23 06:35 来源: 长江网
【字体:

  作者:张垠(公务员,业余研究汉口历史和纪实摄影,曾出版相关作品。)

  从清乾隆元年开始,汉口沿汉江修筑码头,沈家庙码头成为其中著名的药材码头。来自河南、江西等地的大量中药材在此起坡,并由此在沈家庙河街和沈家庙正街一带形成中药材大市场。据1926年刊印的《汉口商业一览》记载,有大昌、天祥和杨万盛等共计62家药材行汇聚于此。

  上世纪二十年代初,陈淦川来到汉口,颇具经营头脑的他找到沈家庙河街药材行,以打工形式考察。1922年,时年28岁的陈淦川觉得时机成熟,便在汉口沈家庙河街租了一门面,取名“淦记”,做起药材生意。不久,将店号更名“复昌祥参燕药材号”。

  资料表明,当年武汉中药材行业中,分为行、号、店3类:所谓行,即代客买卖药材,从中赚取佣金,一般无自有资金。有的行,只代客卖货,称作山货药材行,土垱街(今统一街土垱巷一带)居多。中药材行,以“荣昌”“正昌”信誉较好,其散布于沈家庙河街里巷和三皇殿一带。所谓号,即药材号,本身有资金经营,可出庄采购地道药材,南货北运,北货南调,起到沟通渠道、调剂市场的作用。其中范围较大的有川帮“何德记”,陕帮“协盛全”、赣帮“永康”等。资本较为充裕的经营出口,远及港澳等地。所谓店,即专门经营生药材的批发店,趸货拆零,通过整理,区别等级而后销售。资金大小不一,独资多,合伙少。其中如本帮“张万顺”“永泰祥”“复昌祥”等,属于大型。次如“德顺恒”“钱永兴”“钱大有”等属于中型。

  复昌祥的经营初见起色,陈淦川即筹措1000元大洋,买下位于长胜街(今民族路)的“天葆堂”药铺,改名“陈天保”,这便是“陈天保”店号的来历。

  复昌祥赚取的第一桶金,颇具故事性:1924年,江西都昌药商运来一批蔓京子、菌陈等中药材到汉,一时难以脱手,便要求在复昌祥寄售。陈淦川收下了这批药材,第二年,恰遇武汉疾病流行,这批药材转瞬成了畅销货。

  于是,陈索性将“复昌祥”改为药材行,专门代客买卖,经营批发,雇工30余人,生意在沈家庙河街一带做得颇有名气。“陈天保”则作为药店,专门出售自己所聘药工精心炮制的膏、丹、丸、散,店员多达40余人。并在民族路设立分号。

  据了解,1908年后,武汉三镇大、中、小药店多数无坐堂医生,只有知名药店叶开泰、保滋堂和万鹤龄等20余家中药店设有坐堂医生。至民国时期,三镇知名的坐堂医生当推陈天保药店的徐济安、初开堂药店的胡济武、仁寿堂药店的王玉田等人。

  上世纪三十年代初,陈淦川在民族路194号开设陈天保分号。该分号位于孙中山铜像背后,左侧为志诚布店,右邻聚益兴酒铺,地理位置优越,门前人流如织。一经开张,生意奇好。

  1948年4月,陈淦川聘请的民族路分号经理徐海珊离职。为减轻离职负面影响,陈淦川亲自主持民族路分号店务。他制订了一套严格完整的经营管理制度,使制药、销售、账务和现金管理既运营合理,又具监督机制。柜台销售分头柜、二柜、三柜和帮柜;药工分头刀、二刀、三刀及大办做、二办做等,各司其职,循章而作。在店务管理方面,他对店员一视同仁,不因亲友而徇情。

  据说,他在炮制室检查药品质量时,发现大黄办制的虎骨酒内有沉淀物,立即将其开除。当时店里售药,钱银入箱。钱箱的入口为凹形,有次店员将钱款扔进箱时,有两枚镍币弹落地上,被店堂清洁工拾去。店员将此事报知陈淦川,陈老板却并未处罚清洁工,而是要求店员当场指出,让其退款。

  冷面佛心。春日痢疾流行,陈淦川将熬药铁锅置于药店门口,熬好便免费送给患者,由此在武汉市民中树立起了口碑。1934年大旱,家乡农民无米下锅,陈及时运来米、面、蚕豆等粮食30余木船,约100多吨。一部分免费发给本村和附近贫民,一部分则按平价在当地出售。他还捐款为村里修建了一口既大且深的水井,让乡人感恩至今。

  抗战期间,陈淦川经营有方,不仅没有放弃生意,还把生意做得越来越大,药号四处开花,在武汉商界的影响力逐步提高,1946年6月还当选为汉口市参议员。1953年,“陈天保”药号同其他两家同行大户联合,加入了新成立的武汉健民制药厂。

  【编辑:张靖】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