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触手可及的“小微”人文空间|吾观世事

新闻中心 > 武汉

2021-02-23 06:37 来源: 长江网
【字体:

  作者:李御(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高级记者,出版多部散文、短篇小说、传记文学作品。)

  文学离人的生活不遥远。当一首诗好或不好会被众口评说时,当我们被一本小说一首诗深刻打动时,当我们会因为一个故事被搬上荧幕而激动时,正说明我们的物质生活再丰富,也会自动给人文留出空间。

  前几天看到一则消息,令我眼前一亮。封面新闻记者发文称:著名的《星星》诗刊社将自家的发行部改成“纯文学期刊杂志铺”,特别的是,这个“杂志铺”所在的地段,是成都市红星路二段的临街门面,可谓寸土寸金。

  有人谓之一股“清流”,对于文学爱好者来说,更是一股暖流,能消融心中块垒。这家杂志铺除了售卖《星星》外,还有许多国家级的和省一级的文学刊物,从图片中我还意外看到了武汉的《芳草》杂志。在当代,不是文学廉价,而是文学似乎无法直接创造出高昂价值。于是乎,想随时买到一本杂志,似乎不是那么容易的事,要买也得先劳神费力订购。但在这里,随手可以捞起一本心仪的文学期刊。

  《星星》主编龚学敏说,他曾率领部下“摆摊”卖刊物,反响与收获居然都还不错。他觉得,并不是人们不爱诗歌不爱纯文学,而是很多因素让人们没法直接接触文学,特别突出的一点是生存压力与生活节奏,让人与文学轻易错过。即使闲下来想吟哦一番,也不知文本在何方。这一“纯文学杂志铺”还兼具交流功能。倘若听说你手头有得意诗作,楼上办公室的编辑便会下楼与你交流,好的作品便有了发表的机会。著名作家阿来对此大加赞赏。他恍然觉得,人文空间又回来了,又一个文化地标正在冉冉升起。

  看到远方的好消息,再环顾我所居住的环境,不禁独自黯然。我居住的小区,是全市三大居民住宅区之一。十几万人的小区,原来还有一家大学旁边的小卖部,除了售卖文具、饮料与日用品之外,还可买到二三十种文学刊物,我几乎每个星期至少要光顾一次,挑选我中意的刊物。坦言,我的有些小说作品,也是在读过许多刊物后产生联想,继而爆燃原有的积淀欣然成篇的。

  多年前的一天,我路过小店时,已是闭门落锁。再经过时,已成了快递仓库。我不禁感到气馁:仅存的文学之光被浇灭了,快速迈进的时代难道容不下一个售卖文学刊物的小店吗。欲说无言,欲说还休,我却不知该向谁发问。

  小区买不到,只好寻找邮政大厅,想来应该会有海量杂志供我挑选,但铺天盖地的流行刊物让我愕然。我为这类善于捕捉市场的刊物庆幸,也为文学刊物悲哀。工作人员告诉我,原来整个市区售卖文学刊物的店铺大概有近百家,逐年萎缩,现在已所剩无几。

  没辙,我只好开车去了汉口的图书批发中心,它离我居住的小区来回大概有20多公里。还好,这里的文学杂志还算得上琳琅满目,任意挑选。我每月必开车去一趟,选上几本中意的刊物。有的是固定的,如《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小说月报》,有的则是随意挑选。每晚坐在床上翻阅,当读到好文章时,那种快意与愉悦,便是所谓的精神慰藉、灵魂滋养吧。

  我们可以从源头至末端作一些梳理:其一,无论风起何处,市场如何变幻,总有一些文学刊物的订阅数、销量一直稳定甚至上升,这说明真正接地气、入人心的好作品自然有识货人。文学刊物要办得更贴近读者,少些关系稿,少些浮皮潦草、不知所云、离地十万八千里的悬空之作。其二,守护我们的人文空间,表面看是“蚀本”的生意,但实则在“强本”“固本”。城市的“小微”人文空间其实可以并不刻意。读一首诗、一篇小说像买一瓶酱油那样容易,如此举重若轻更让人心动。

  【编辑:张靖】

一周热门